APP下载

新时期义乌国际商贸发展研究

2023-10-30冯丽玲

中国商论 2023年20期
关键词:义乌出口额进出口

冯丽玲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义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国际配送中心,每年前来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就有近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外商常驻义乌。从“鸡毛换糖”的故事到初具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再成长为今天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定位和决心,义乌的成功背后一定有可以挖掘和总结的经验分享。Ran Li等(2016)对当前“义乌模式”做了总述。首先是小商品交易的增长;其次是将义乌的市场与城市的工业发展联系起来;最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完善物流体系支持国际贸易和投资。盛乐(2017)运用波特五力模型总结出义乌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六个方面:开明的政府, 传统文化, 时代机遇, 强大的国内需求, 相关和支持产业, 公司结构、战略和竞争。

义乌过去依靠和平与稳定的世界局势抓住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方经济水平靠发展起来的商贸模式获得快速提高。如今,国内外正经历百年一遇的大变局,发展格局也由原来的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朱华友等(2019)建议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维互通, 推进义乌对外贸易方式转型。卢超男等(2021)对新时期义乌小商品贸易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其中谈到了出口贸易形势严峻、成本比较优势消失等。我国由原来的国际规则和秩序的跟随者和接受者转为越来越有可能影响或塑造新的国际规则和秩序,因而研究义乌新时期的国际商贸发展有助于发现并解决义乌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堵点和困难。

2 新时期义乌国际商贸发展研究

2.1 义乌商贸发展现状

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其发达的商贸和创业商机吸引了大量外商。它利用先行者优势带来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抓住机遇以应对环境变化,成就了一个国际中心。由图1可知,义乌地区生产总值近5年一直逐年增加,其增幅受疫情三年的影响变动明显,但2021年凭借出口防疫物资增幅显著提高,2022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为1835.54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616.28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2.35亿元,增长3.0%,可见,义乌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的小商品进出口贸易带动。

图1 2018—2022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2022年义乌进出口总额4788.0亿元,增长22.7%。出口4316.4亿元,增长18.0%;其中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1031.4亿元,增长40.2%,占出口额的比重为23.9%;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3264.2亿元,增长12.6%,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75.7%。进口471.6亿元,增长93.5%,进口消费品224.7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市进口总值的47.6%。由此可见,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义乌顶着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快速调整,得益于市场采购贸易为主的方式,但其对外贸易以纺织品和饰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企业应急转型防疫物资行业,出口额达到其总出口额的1/3,同时进口额远小于出口额。“义新欧”班列经常满载商品出关,空车而归,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义乌模式得以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便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2022年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3907.28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电子商务内贸交易额2823.78亿元,同比增长4.5%;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83.5亿元,同比增长6.9%。2022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量为3825.21万票,销售额68亿元,同比增长60%。我国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贸易。2018年7月,义乌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见表1);2019年义乌正式开启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创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推动了义乌跨境电商B2B发展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义乌灵活调整电子商务重点,疫情期间将其重点由外贸转为内贸,开始重拾内贸份额,并抓住网络直播机遇。2022年义乌网络零售额达到2272.28亿元,同比增长3.9%,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表1 义乌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线

2.2 新时期义乌国际商贸发展的困境

2.2.1 产业价值链升级困难重重

义乌的外贸产品虽逐步全面,但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2022年,义乌生产的电热毯等取暖产品畅销欧洲,订单呈爆炸性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义乌出口电热毯等保暖用品共计1.9亿元,同比增长41.6%。由此可见,义乌的出口商品以纺织品、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导,其市场需求弹性小,只有依靠数量的增长和价格的竞争来提高其出口额。虽然义乌的高科技产业在逐渐发展壮大,但其出口份额依然很低,因此从低成本、低质量的制造业向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2.2 人才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

义乌的外贸公司大多以市场采购为主的形式进行交易,跨境电子商务和线上付款所占比重小,但随着义乌电商的发展和不断升级,对劳动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若想继续为电商企业工作,就必须再培训,但仅靠再培训的劳动力根本不能满足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发展历史的不同,义乌缺少像杭州、深圳等城市拥有的高技术工业和高技术人员,而要真正完成跨国电商交易,就必须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体系进行高效沟通。

2.2.3 进出口外贸风险加剧

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疫情后正缓慢恢复活力,而局部战乱频发,国家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严重扰乱了外贸的正常发展速度。义乌新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商贸模式直接受到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导致进出口纠纷不断,义乌的中小企业受制于语言、地理位置等的差异,能力有限,偃旗息鼓,进而无法集体行动维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无法规避逐渐加大的外贸风险。

3 新时期义乌国际商贸发展对策

如今,国际形势正经历大变革,义乌作为以外贸为主要经济增长的城市,新冠疫情使得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损失惨重,暴露出自身发展的很多现实问题。因此,新时期义乌的发展对策尤为关键。

第一,转变外贸发展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层面,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产品出口效益;国家层面,应加强对贸易体系的指导和支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的发展。重新定位整体产业结构,发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对外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降低贸易摩擦;调整加工贸易布局,促进市场转变,实现内外贸易融合。

第二,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义乌模式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创新,要把“义乌制造”变成“义乌智造”,培养一批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义乌的经营方式要进行改革,需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通过跨境电商系统完善现行通关流程,引进数字关境服务,包括分布式计算、云计算、数据挖掘、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从而提升跨国货物的便捷和高效,加快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的发展。

第三,重视进出口公司的外贸发展风险。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进出口总额达9.37万美元,但同时贸易争端,特别是新冠疫情引发的贸易争端显著增多,严重妨碍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预防并解决进出口纠纷,需改变重数字、轻质量的思想,定期召开进出口风险分析会,经常组织进出口纠纷的培训,让管理者熟悉进出口纠纷预防的方法及处理的技能、熟悉政策与趋势,不盲目开展进出口业务及海外投资,提高防范及处理的能力。

猜你喜欢

义乌出口额进出口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义乌展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