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路径探究

2023-10-30董丽凤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腐败机制监督

董丽凤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做好审计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各级单位应持续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经济权力运行和揭示问题的优势,提升腐败治理成效。

一、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

(一)聚焦权力规范运行,揭示腐败问题

内部审计最直接的作用是通过审计线索发现和揭示腐败问题。腐败行为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腐败过程往往都有经济往来或利益交换,最终在单位的财务账、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中有所体现。内部审计从经济行为着手,聚焦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盯决策环节,追踪资金使用,关注财经纪律执行和廉洁从业等情况,这些正是腐败的易发高发领域。内部审计应用分析性复核、计算、询问、观察和监盘等专业方法对经营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相关账目报表、资金流向等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揭示经营管理问题、腐败问题和违纪违法行为。

(二)促进制度机制完善,从源头遏制腐败

内部审计是健全管理、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内部审计聚焦重大问题、关键领域、重要风险,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实现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揭露和查处权力运行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倒逼单位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健全内控体系,堵塞漏洞,督促领导干部廉洁用权、依法用权、秉公用权,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

(三)纪检、审计协作配合,提升监督效能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通力合作、联合办案,可提高案件查办质效。有些腐败领域涉及的经济案件错综复杂,涉及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仅靠纪检监察机关很难处理,需要借助审计部门的技术经验和专业优势,对单位管理活动、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进行检查评价,识别单位经营管理行为是否违规违纪,保证查办证据的准确性。内部审计与纪检协同办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直接形成监督合力,增强案件查办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二、内部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贯通融合机制尚不健全

内部审计主要承担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经济体检”工作,纪检监察侧重于党纪和政治的监督,受制于工作要求和工作性质等因素,二者的合作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往往导致工作出现缺漏、重复等问题。内部审计在调查取证、疑难问题定性、相关资料查询、数据安全共享等方面未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在深层的业务交流、培养复合型监督人才等方面缺乏互通渠道和平台,未能整合资源及职能优势,真正实现融会贯通。

(二)审计成果运用不够

目前,审计通常只有建议权和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1],审计的惩治和警示作用由党委、纪检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等根据审计结果作出处罚而得以发挥,审计部门没有对问题的查处权。实际上,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意见和整改建议未得到严肃认真的贯彻落实,未受到相关责任部门的重视,存在应付整改、拖延整改等情况,导致问题“屡审屡范”,严重影响审计效能。此外,审计结果与审计成果转化方面缺少督促和约束,审计问责追责力度不够,整改浮于表面,审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可能导致埋下更大的腐败隐患。

(三)审计技术方法受限

审计工作涉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内部审计的数据数量大、范围广、内容复杂,给传统的审计技术和信息数据获取渠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审计技术、方法、手段的局限性,审计可以触及的范围有限,对于一些职务犯罪、贪污腐败问题只能捕捉表面的信息,无法查深查实。以往的审计工作主要对单位的经济进行审计,覆盖面受限、系统性不强,腐败手段的多样化与高科技化进一步增加了查处腐败的难度,限制了审计人员对贪污腐败、职务犯罪问题的整改。

(四)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内部审计职责和审计业务的变化,对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队伍自身的素质、业务经验、专业知识在反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的理念、目标、职能和内容都有了新的要求,审计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一个大型审计项目通常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审计队伍的素质、业务经验和技能、专业知识背景等都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效。而当前审计人员以会计类专业为主,法律、计算机、工程、经管和纪检监察等其他专业的人员较少,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项目存在一定困难,审计队伍的综合能力与工作需求有较大差距。此外,部分审计人员对政策理论钻研不深,不善于追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能发现一些腐败问题或线索。在执行某些重大专项任务时,缺少既懂审计业务又熟悉法律、精通大数据审计等的复合型人才。

三、内部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实现路径

腐败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部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腐败治理的重要环节。可从制度机制、协同合作、执纪审查、结果运用、技术方法和队伍能力六个方面出发,通过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协作办案机制,抓好审计整改落实,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探索构建内部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2](见图1),提升反腐成效,体现审计价值,发挥审计作用。

图1 内部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示意图

(一)深化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制度性保障。第一,将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工作方法、目标、程序等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内部审计在反腐败中的职权、责任、范围和权限,保证工作的规范性[3]。第二,完善腐败问题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办理情况反馈等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移送反馈和督办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及时移送,及时查办审计查出的问题线索,及时反馈核实结果,为监督、处置、治理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完善违规追责协同机制。健全规范问责程序,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职责范围和操作规范,保证审计问责的有效性。对于审计需要的协助事项,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对于不配合审计的情形要有相应的责任追究规定;对于阻碍审计权力执行的行为,赋予审计机关相应的处罚权,发挥审计的惩治和警示作用。

(二)健全协同合作机制,凝聚腐败治理合力

一是持续完善监督体系运行,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业务交流平台,明确监督协作配合的内容和方式,拓宽协同渠道[4]。二是对协同工作流程、结果运用、信息反馈等进行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计、重复监督,提高审计监督效能。三是内部审计通过联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专业检查、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等监督工作[5],对财务、重大决策、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以及资产投入、资产处置、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加强审计和规范性监督,发挥整体工作优势。四是增强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权力,审计部门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可以提请其他监督部门适时介入,共同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取证,获得充分、适当、可靠的证明资料,提高审计证据质量。

(三)完善协作办案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第一,健全纪检、审计联合办案机制,规范协作流程、方式、程序等具体事项,推动办案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第二,加强对线索的梳理、分析和研判,根据审查调查事项的类型特点明确办案重点,合理配置人员,充分调动人员主观能动性,做到把准方向、注重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监督团队。第三,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要明确各自的监督职能和分工界限,贯彻落实协同治腐方针,不断优化反腐体系,发挥审计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组织协同作用,增强监督效能;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平台,加强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交流,提高审计干部政治站位,加强审计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程序的认识,切实提高反腐工作成效。

(四)抓好审计整改落实,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效果

审计成果运用对于推动审计价值创造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大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等长效机制,规范整改标准,促进审计整改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第二,建立由牵头部门统筹,整改责任部门落实,审计部门监督的联动整改工作机制。第三,各主管业务部门加强协同,对审计结果共享共用,强化主管领域审计整改工作监督检查及整改问责措施实施,推动整改落地见效。第四,探索采取审计整改情况内部通报会、专题联席会等方式,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扩大审计结果的影响力。第五,建立审计整改台账,根据审计整改检查结果,实行审计整改销号管理,并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经营业绩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促进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强审”

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首先,单位要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人力支持,做好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和交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考核和指导,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其次,审计工作要转变过去的审计思维方式,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树立大数据思维,积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增强数据挖掘、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数据内的隐形关联关系,加快审计业务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再次,加强审计工作模式的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信息化流程和审计模型,不断优化和整合资源,促进审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审计模式的变革,提高数据利用分析能力,增加内部审计监督深度、广度和精度。最后,强化数据支撑,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将审计信息化与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在复杂的数据资源中整合分析出有价值的审计信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发展根基

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队伍是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加强审计人员配备,优化队伍专业结构,适当补充法律、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拓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人才潜力。其次,审计人员要转变监督观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深对党规党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种形态”、纪法贯通等的理解,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能力[6];通过参与巡视巡察、执纪审查等工作加强实践锻炼,扩充知识储备,培养查处大案要案的能力。最后,审计部门要找准职责定位,主动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思想,勇于尝试新的审计方法和思路,将腐败治理要求纳入审计全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渠道、多角度发现腐败问题线索,推动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结语

腐败治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内部审计要坚持监督职能,不断健全审计体系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监督协同,有效运用审计治理腐败权力,拓宽审计治腐路径,多维度进行管理制约,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防止权力滥用,为单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腐败机制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