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摘下口罩的女孩
——用接纳承诺疗法帮助小学生重建自信
2023-10-30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中心小学珠海519170
◎ 陈 曦(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中心小学,珠海 519170)
一、个案概况
小丽(化名),女,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无重大疾病史,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在本学期心理普查中,小丽的心理测评结果归为三级预警,心理教师在与班主任沟通时了解到,小丽平日在班级中沉默寡言,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尤其在开学的集体照拍摄时拒绝脱下口罩,老师们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最后低着头完成了拍摄。于是班主任在询问了小丽本人意见后,推荐她来心理辅导室。
家庭情况:家里五口人一同居住,小丽有两个弟弟,和弟弟的关系较好。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低,认为孩子唯一的优点是有爱心,其他的如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不好,而且胆小,缺乏自信。
心理方面:小丽有较强的自卑感,自我评价低,并且伴有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她对自身外貌、性格不满意,对家庭条件也不满意。
认知方面:小丽存在负性的自动思维,遇到不良事件时倾向于以自我贬低的方式来回避,以避免受到伤害。一次次的回避让固化的认知越发牢固且隐蔽。
行为方面:社交回避,为了防止他人的“嘲笑”,小丽不主动与人交往,害怕被拒绝。
二、辅导目标和方法
(一)辅导目标
1.厘清小丽自卑感形成的原因,多方合作帮助小丽重新树立自信,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
2.缓解小丽由于自卑引发的一系列消极情绪体验,帮助小丽调整情绪状态,提升情绪活力。
3.帮助小丽提升心理灵活性,改善人际退缩。
(二)辅导方法
接纳承诺疗法(简称ACT)被称为第三代行为疗法,与经典的行为疗法不同,ACT 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灵活性,从而使个体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想法,接纳自己的感受,用更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ACT 有六个核心过程:接纳→解离→关注当下→以己为景→价值澄清→承诺行为。
三、辅导过程
(一)探究原因,初步接纳
小丽第一次来到辅导室时显得有些紧张,交谈时多次抚摸口罩,偶尔瞥一眼老师,谈及到伤心的事情时眼眶泛泪。在与小丽建立好信任尊重的关系后,小丽的表述增多,从简单回答老师的提问转为主动倾诉。摄入交谈之后,小丽的肢体逐渐舒展,情绪也得到了宣泄,与老师的眼神交流增多。
以下是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刚刚我看到你的眼眶湿润了,是想到了什么吗?
小丽:我这周和好朋友吵架了,我在班上只有一个朋友,关系还不好,感觉很糟糕。
心理教师:和朋友吵架一定很难过很无助吧。你们因为什么事闹了矛盾?
小丽:一些小事。也许她根本不想和我做朋友,只是没人一起玩了。她不和我玩了,相当于我没有朋友了。
心理教师:你为什么会感觉自己没有朋友呢?是你不愿意和别人做朋友,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小丽:他们不愿意和我做朋友,因为我家里条件一般,成绩也不好。每次我被批评,总有人在下面嘲笑我。
为了验证小丽关于被同学嘲笑的表述,心理教师后续找班主任沟通,班主任表示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间的交流氛围较好。
心理教师:你觉得他们不喜欢你,你说的他们是指谁?
小丽:爸爸妈妈,还有同学。
心理教师:刚刚你提到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你,从什么事情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呢?
小丽:爸爸总喜欢怪我,妈妈总揪着我的缺点不放,所以我不爱和她说话。在家里我都不敢犯错,妈妈有时候让我晾个衣服都要一直说我,有时候不知道错在哪里就被说了。(哭泣,不停摸口罩)
心理教师:(拍拍小丽的肩膀)爸爸妈妈对你的批评让你感到很伤心很失落,是吗?
小丽:是的,所以我喜欢很晚回家,有时候放学早,我就在小区逗猫或者看小鸡,不想回家。
为了缓解小丽的不良情绪,在后续辅导中心理教师积极共情学生,引导小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自信想法,降低对这种想法的焦虑,并一起制定了放松身心的方法,例如手指放松法和写日记等。
第一阶段的辅导结束后,不难发现小丽很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因为父母总是批评自己,导致小丽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情绪,例如失落、焦虑、生气、压抑等。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勤奋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父母以批评的方式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退缩感,从而不敢主动尝试。在家中的自卑感还会迁移到学校中,导致她认为同学们也看不起自己。
(二)解离消极认知,关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
第二阶段的辅导开始时,小丽在辅导室情绪活力有明显提升,自然地进入房间并放置好自己的物品,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她仍然戴着口罩,但看得出小丽在微笑。
以下是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这周感觉如何?
小丽:还可以,和我的朋友又和好了。
心理教师:很高兴听到你和好朋友和好的消息,为你高兴!
由于小丽目前的支持系统还比较匮乏,在心理教师给予关心和理解后,小丽产生了移情,对心理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教师及时强调与小丽之间的适度关系,引导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的力量上。
心理教师:上周我去你们班级,看到了你们的大合照,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你。
小丽:(不好意思地笑)因为我低着头,我在第一排,不过我戴了口罩。
心理教师:为什么你戴着口罩低着头呢?
小丽:(沉默)我不想面对镜头,很难看。
心理教师:什么很难看?
小丽:我的样子,我就觉得我自己不好看,我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我抬起头,大家都会笑我。
心理教师:这个声音是谁发出的?我记得你说喜欢画画,你可以把这个声音的主人画出来,让我看一看好吗?
小丽:(拿起笔思考了一会)好的。是画出一个人吗?
心理教师:画出他在你心中的样子。
小丽画了一位男孩,手中拿着武器。
心理教师:你画的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现在面对你画的这个人物,你看着他,觉得怎么样?
小丽:他是一个恶魔,看到他,我感觉那个声音又出现了。
心理教师:他有名字吗?
小丽:叫不自信恶魔。
心理教师:好的。那他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后会做什么呢?
小丽:上课下课的时候都会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说“你肯定回答不上”,下课的时候会说“大家都在说你坏话”。
心理教师:你喜欢他吗?
小丽:不喜欢。
心理教师:那目前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赶走他吗?
小丽:有时候可以看书,看书的时候就不去想别的了,或者画画,画得很搞笑的时候就很开心。
心理教师:真是不错的方法。假如我手上这张白纸就是他,现在我来移动他的位置,你告诉我你能看到什么,好吗?
小丽:嗯。(点头,坐直准备)
心理教师先将纸几乎贴近小丽的面部。
小丽: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片白。
心理教师将白纸移开至离小丽半米的距离。
小丽:我看到了你的手,还有周围的桌椅。
心理教师再将白纸移开到一米开外。
小丽:都能看到,还有你的脸和背后的墙壁,什么都看见了。
心理教师:感觉怎么样?
小丽:感觉视线变开阔了,刚开始“他”离我很近的时候心里很闷,后来变远了,就没有那么压抑了。
心理教师:你的不自信恶魔就像这张纸,你到哪里都带着他,就会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认为大家都看不起你。可是当你找到方法远离他时,你就能看到还有很多欣赏你、看好你的声音存在。
小丽:所以不是所有人都看不起我,而是我没有接收到更多人的想法,对吗?
心理教师:理解得很棒!比如我今天就发现了你很多优点,你理解能力强,待人友好,懂礼貌,画画也很棒!
小丽不好意思地歪头笑了。
本阶段的辅导目标是让小丽在接纳不自信观念的基础上,将极端化的负面评价解离出来,以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我是不被人看好的”转变为“我有认为自己不被看好这种不合理想法”。同时引导该生看到更多的现实可能性,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内心的“不自信恶魔”作斗争,从而打破不自信带来的屏障,关注到更多彩的外部世界。
之后,心理教师找到小丽的父母开展了一次辅导,并针对目前家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改进建议。同时与班主任沟通,在班级增加“小助手”,带领小丽融入班集体,建立新的人际联结。
(三)价值澄清,承诺突破自我
第二阶段的辅导结束后,小丽越来越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在班级中会尝试主动为同学提供帮助,在家里会帮助妈妈做家务,和父母的关系有所缓和。课间小丽加入了班级玩耍的“大部队”,笑容越来越多,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也更加响亮。在家中,爸爸妈妈积极表扬小丽,以前最苦恼的辅导作业现在也变得更轻松了。
根据小丽目前的变化,及时制定第三阶段的辅导目标:澄清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引导下采取一致且有效的行动,并由此做出承诺,朝着确定的方向改变。
以下是辅导片段:
小丽走进辅导室时没有戴口罩。
心理教师:最近的感觉怎么样?
小丽:非常愉快!我感觉我的生活里又出现了一位自信天使,她会在我有两种想法的时候出来,帮我打败不自信恶魔。所以这周在图书馆的时候,我就帮助了一个同学,他拿不到书,我帮了他,他谢我的时候我感觉很温暖,但因为太害羞,我没说不客气。
心理教师:谢谢你的反馈,自信天使这么厉害,她有什么魔力吗?
小丽:她的魔法就是太阳。
心理教师:这个太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来代表?
小丽:(思考)就是别人对我的感谢,对我来说就像太阳一样温暖。
心理教师:嗯,很好,那一定是因为你的热心和善良感染了大家。
小丽害羞地笑了。
心理教师:看来你把我们上次制定的目标完成得很好。(和小丽击掌)有信心继续挑战吗?
小丽:(没有犹豫)有信心!
心理教师:太棒了。今天我们来绘制一个你的能量花盆,为了你的花盆能开花,你要选好种什么花,用什么材料播种、施肥、浇水。
心理教师带领小丽一起选择花朵(总目标),需要的材料(I am,I have,I can)。解释完每部分代表的含义后,小丽开始绘制。
在制作能量花盆时,小丽用的时间较长,思考得很仔细。对自我的意识、拥有的资源、能完成的事情都采用了积极而有力量的表达。小丽写下的目标是:在学期结束前和班级每位同学主动交流一次并帮助他们。
以下是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上周回去后,开始实施你的目标了吗?
小丽:是的。这周我朋友过生日,我送了她生日礼物,她和我说谢谢,我觉得很高兴。而且我这周在家也尝试和爸爸说了谢谢,他说不客气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说谢谢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没那么害羞了。我就希望帮助更多人。
心理教师:完成得真棒,有遇到困难吗?
小丽:有,同学A 让我给他抄作业,我当时不知道该不该。
心理教师:后来发生了什么?
小丽:我就和他说,这样不能帮助他提升成绩,让他自己赶紧写。
心理教师:(摸摸小丽的头)完成得真不错!老师为你感到欣慰,希望在学期末看到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本阶段在带领学生做出承诺,获得方向感后,心理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目标的完成度。
四、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学生的自我评价更灵活、宽阔,出现了更多积极的评价,逐步建立起自信。她的情绪活力提升,能关注到生活中正向的事件,并且愿意摘下口罩与人交流。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帮助他人。支持系统变得丰富,她和父母的关系有所缓和,和班级同学建立起更多的联结。
(二)辅导反思
目前学生自信乐观的状态仍不稳定,可能会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要持续多方关注。
前期辅导过程中,学生移情较明显,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后续辅导中应该有意识地改善,引导学生建立起独立的自主意识。
还应助力学生回归生活本身,延伸辅导效果。辅导刚结束时,可能双方都感觉良好,学生也积极做出改变,但是回归到现实生活后,很可能没有实际进展。心理教师后续仍要保持对学生的关注,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帮助小丽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