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路径研究

2023-10-30胡苏阳吉祥波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趋同化事务管理跨文化

胡苏阳,吉祥波

(无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江苏无锡 2141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自2000年以来激增。2018年,我国留学生人数增长至492 185人[1]。来华留学生生源国覆盖了19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等院校达1 004所[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路径[3],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任务和推进政策进行规划和引导。根据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ICAUR)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我国现有此类院校716所,占全部1 270所本科院校的56.4%[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大后,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留学生工作滞后、发展缓慢等问题。来华留学生及其管理严重边缘化,高校没有办出其应有的质量水平[5]。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留学生教育起步晚,办学思想滞后,趋同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制约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和成效。三是留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给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障碍,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逐渐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三、文献综述

很多学者从宏观或微观视角探索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强百发从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梳理了跨文化管理思路[6]。王剑军从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7]。彭庆红等人用管理学中“分层次管理”理论探索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的跨文化管理模式[8]。白瑛从留学生管理机制入手,探讨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9]。陈荣明从宏观角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管理策略[10]。史玉才通过分析高校留学生培养现状和问题,提出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改进措施[11]。刘宝存等人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演进特征,对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提出了建议[12]。张静以高校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强调“双向趋同”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13]。

以上文献研究集中于研究宏观层面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笔者通过CNKI官方网站进行进一步搜索,发现2011至2021年间,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题的核心论文有501篇。在中国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有191篇。其中,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问题”的论文仅58篇。总体而言,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中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相关研究较少。

笔者对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梳理,对其跨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能够提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水平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乃至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霍氏文化维度理论

荷兰管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在《文化的效应》中提出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并在《文化与组织》中更为详细地阐释了文化维度理论。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公办为主体,学校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来培养学生,在教育取向上强调社会价值,对学生的管理往往有严格的规定。留学生所属国家的教育则更注重体现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差异性和需求性。这决定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设计与制定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冲突。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对现有的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合理解决留学生群体特有的教育背景与现行的留学生管理政策之间的文化冲突,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二)跨文化趋同管理理论

语言相对性原理(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语言使用者因其文化概念和分类的不同,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不同,即有着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思考方式、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14]。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思维是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都应具备的管理思维。基于语言相对性原理,应用型本科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事务管理要遵循“同中有异”的原则,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合理考虑留学生因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教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能够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内涵。通过跨文化管理路径,实现来华留学生事务的趋同管理,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逐步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策略,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精神,而且契合国际化、多元化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和旨归。

(一)明确办学定位,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是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高校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中,需体现趋同管理原则和理念。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一般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国际化”与“应用型”融为一体,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把培养高素质的来华留学人才作为国家和学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留学生教育建设路径,把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配备、课程体系相结合,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全面布局,制定长期的工作规划。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接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历史较短,对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加上自身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来华留学生事务的跨文化管理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机制存在较大困难。推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仅仅靠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改革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国家和政府要从政策层面给予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多的支持,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其专业优势、区域经济资源优势,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工作,建立长远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体制。

(二)优化管理模式,实现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内涵式发展

《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15]趋同化管理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而且是来华留学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趋同化管理并非简单地将留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学生管理体系。在推进工作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也会面临问题和挑战。

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从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上进行转变,全方位开展趋同融合工作,将留学生工作纳入中国学生管理工作范畴,以留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为依托,建立并完善覆盖全体留学生的协同机制,推动留学生工作体系成为全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留学生的活动开展与校园生活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融合关键期,如新生入校、校园文化活动赛事等,加强对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指导,鼓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在校园国际化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从教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质量,自上而下支持、推动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工作,促进校园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要兼顾留学生管理的趋同化与差异性,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趋同管理和校园国际化建设工作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考虑留学生特有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秉承与中国学生管理“同中有异”的工作理念,采用灵活、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方式,将趋同化与差异化结合起来,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协同配合,加大教育投入,形成工作合力

在传统的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留学生事务管理往往被视为国际教育学院单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但留学生招生、日常事务管理、毕业等涉及多个部门。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明确涉及留学生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留学生工作统筹规划和布局,建立校内国际、教务、财务、后勤、科研等部门分工配合的协同机制;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强与外部教育行政、财政、外事、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与联动,有机整合分散的管理服务资源。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还要加强与同类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全面、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统一、规范、系统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包括先进的育人理念,明确的培养目标,优质的师资、生源、课程体系,完善的软硬件保障和育人环境等。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管理实践水平的助推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其内涵发展既依赖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构建与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投入与保障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来华留学奖学金覆盖面,提升对国际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四)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能力建设

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是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出台关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政策,重视并关注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内涵式发展,包括坚定的政治素养、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工作管理能力、合格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以及良好的自我修养。应用型本科高校还要建立针对辅导员团队和管理干部的心理干预机制,为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实现来华留学跨文化事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大引进外籍教师的力度,适度提高外籍教师的比例,从增加留学生教育的辅助软硬件资源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留学生培养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束语

要想把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事务管理工作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就要坚持“国际化”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建立严明的趋同化管理机制并切实执行,形成来华留学生事务内涵式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在国际化、多元化、“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给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带来的良好内外部环境,积极发挥跨文化管理模式的内在优势,实现来华留学生事务的跨文化趋同管理。

猜你喜欢

趋同化事务管理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趋同是否正在发生?——欧盟公司治理趋同化研究
我国政党趋同化现象的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分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综合事务管理
社会事务管理
经济事务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