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的探索研究

2023-10-29李林孙晓杰吴琦徐晶王小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医学思政

李林 孙晓杰 吴琦 徐晶 王小龙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交叉性强,不仅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1]。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检验设备的普及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往往更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2-3]。基于此,在2016 年、2018 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两次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教育明确列入专业课的大纲编写要求中,即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检验专业核心临床课程,具有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知识量大且抽象的特点[4-6]。课程不仅包含分子检验知识,还蕴含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政元素。“敬畏生命”的职业责任思想、“医者仁心”的道德思想、“积极创新”的科学思想贯穿于整个课程。文章选取《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智慧树平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进课程中,力求提高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开放的网络教学中。

1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修订教学目标

结合齐齐哈尔医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要求,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教学总体目标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技术及管理等岗位上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基于总体培育目标,本课程从岗位胜任能力角度出发,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目标进行修订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验技术。(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检验知识结合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完成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项目的分析,理解治病机制,正确提出诊疗策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2 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目标与方法

2.1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目标

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置,由于各专业课知识体系的差异,教学目标可灵活掌握,不要求完全相同。授课教师要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目的是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中,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章节的知识目标是能够描述不同病毒病的基因结构特征,列举出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了解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技能目标为通过查阅文献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提出相应疾病合理的检测方法;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为通过讨论哪些相关疾病也可以应用核酸检测技术,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及高尚的职业情操,融入对医学检验职业的热爱。在原有教学目标中引入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思想政治课加入专业课中,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针对性地占用专业课的课时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发挥隐性思政作用,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专业精神层面进行正确引导。

2.2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其具有的精神内涵合理地融入原有的教学中,而不是改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设计。同时要避免将思政内容强行植入,应做到顺理成章、潜移默化、不留痕迹地将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合到知识点中,而不是“宣传”或“宣教”[7-8]。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档的形式呈现课程思政内容,展现真实案例、名人名家、感人事迹,将思政元素蕴含其中,触动学生的心灵[9]。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教学策略融入课程思政,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难度大,设计案例要结合临床、贴近生活、精选适宜。同时要结合教学目标选取要遵行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及针对性。围绕“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课程主要技术知识—技术在临床应用—临床意义”为主线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2.1 课程思政库的建立

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立可以有效辅助授课教师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可根据医学检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医学检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增强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基于“三导向”人才作为培养要求建立临床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1)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医学检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必须具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10]。因为检验专业学生今后大部分都要走上医学检验的工作岗位,而检验报告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责任重大。因此检验专业的医学生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同时对待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临床标本处理与分离纯化技术章节教学中引入检验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案例,阐明职业操守与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的重要性。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实验上,通过对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筛查”和疾病诊断分析,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检验工作作风。

(2)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价值信仰,引导学生作为医务人员要有甘于奉献与牺牲的精神,思政元素可以以时代楷模事例作为元素,例如介绍“抗疟药”的发展以及英雄人物屠呦呦[11],为了研制战胜疟疾的良药,甚至自己充当试药的“小白鼠”,拯救了无数的疟疾患者。以此学习她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合称为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成才尤为重要。自信、自强、自律的人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出客观的判断。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要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冷静分析失败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可以通过引入名人事迹增加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例如华罗庚克服贫穷和病痛,通过顽强自学,成为我国伟大的数学家[12]。在肿瘤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一章授课中,教师可以分享中国肿瘤发病情况报告,分析肿瘤发病率、发病趋于年轻化等案例[13],结合学校制定的早操政策,使学生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2.2.2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统筹兼顾

“互联网+”时代,各种学习平台接踵而至,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便捷地获取网络资源[14-15]。通过网络平台,海量信息冲击着学生的视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也极易受到网络错误思想的误导,对自身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这也为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课程思政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授课,线上教学也必不可少。

教师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在线上通过智慧树,QQ 群等平台推送相关知识并结合思政元素的相关文字、图片和动画等信息,组织学生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课下讨论。例如绪论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在线上分享自己的学术偶像故事,谈一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激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热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第五章核酸体外扩增及定性检测技术中,在核酸检测方法中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应过程中的“复性”即退火温度,比引物的解链温度低5℃左右,这是前人总结无数次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佳条件,但在临床,需要根据实验室条件季节变化、温湿度等进行预实验从而确定适合的最佳退火温度。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学生们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是否照搬照抄以往经验?以此培养学生不仅要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同时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辨能力,把好检验关,获得精准的临床检验数据。同时在线下通过课堂上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发言,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做到课上、课下的连接教学。在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中,增加人文素质、德育教育。

3 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课程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层面上[16],只有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才能体现思政教育效果,因此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既要全面也要客观[17]。同时作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评价不能够只停留在校园内,更要体现在家庭生活和临床工作中,主要可以通过4 个途径进行评价:(1)任课教师向辅导员回访或组织学生代表进行座谈;(2)学生自主学习时长、学习成绩评价;(3)向学生家长电话回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是否起到积极向上;(4)临床实习回访所在科室医生及患者,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评价包含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习方法、知识获取、专业认同感、爱国敬业精神等方面是否有获得感,具体评价方案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教学学习效果评价

4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反馈

本课题组对近两年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生进行了《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反馈的问卷调查,期末通过QQ 小程序不记名投票,2018 及2019 届学生共161 名参与,对思政元素融入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结果表明对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认可度为85.1%。通过教学融入课程思政,83.6%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热情,使抽象的课堂不再枯燥无趣,增强了自身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证明,以往专业课生硬地引入课程思政现象不再出现,但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挖掘生活中的课程思政案例,让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升华于课堂。通过对2018 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30 名临床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及责任感进行打分。结果表明95.3%的指导教师认为与往届学生对比,此届学生职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更强,遇到困难与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有所提升以及心理素质较好。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沟通“基础医学”和“检验医学”两个学科门类的桥梁学科[18],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除了具备“分子生物学”和“检验技术”的特点外,还涉及现代化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和临床分子病诊断知识[19]。“课程思政”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以专业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职业道德素养提升为重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理论技术过硬且医德高尚专业的医学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思政教学模式,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的临床检验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医德水平,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