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策略

2023-10-29饶蔚秋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陶行知劳动幼儿园

饶蔚秋

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严重不匹配,缺乏理论性指导,存在参与机会少、形式化、单一化、任务意识不强、评价方式不当等问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幼儿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活即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利于幼儿获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起点,有待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在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并未涉及幼儿园劳动教育,而且在幼儿园指导文件中,劳动教育也并未单列,可见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严重不匹配。因此,整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文献,寻找指导性的理论视角,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是时代教育的需要。五育融合,实现知行合一,这与陶行知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行是知之始”,陶行知眼里的劳动教育要培养的是“手脑双全”的人,也印证了知行合一的要求。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可以为幼儿园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参与劳动的现状分析

一日生活中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相对较高,能主动告诉教师今天轮到谁值日,会特意在自己值日的当天提前到达幼儿园,在教师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地去做,乐意為集体服务,也喜欢帮助他人。虽然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的机会不多

从发放的问卷及访谈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对教育部新出台的关于劳动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对劳动教育的专业书籍涉猎较少,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再加上长期以来幼儿园重智轻劳的理念,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参与劳动的机会不是很多,比较常见的是值日生及种植养殖活动。值日生一周轮到一次,做值日时,由于幼儿做得不够熟练,会由教师包办代替;种植养殖更是走形式,平时大部分的种植养殖任务由生活教师代替,这让幼儿缺失了很多劳动的机会。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在长期重智轻劳的理念下,教师对劳动教育关注不够,幼儿园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劳动教育价值受到影响。如种植活动,往往是教师演示栽种,幼儿象征性地挖坑、播种、浇水并拍照,其余过程都由生活教师代劳。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较少,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劳动内容单一,存在“为了劳动而劳动”的现象,劳动技能靠教师讲授,缺乏实践,无法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难以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无法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大部分劳动任务以值日的形式开展,包括分发餐具、整理桌椅、擦桌子、浇花、收拾玩具等,任务固定、形式单一。另外,劳动内容不完善,主要集中在室内,缺乏户外及游戏活动。长期采用单一的劳动形式,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势必影响劳动教育效果。

(四)任务性意识不强

幼儿园劳动任务的分配以教师为主体,每次给值日生安排任务时,如午餐前分发勺子或纸巾时,教师就会问今天谁值日,然后让值日生去做。大部分幼儿知道自己哪一天值日,会在值日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是很少有幼儿主动在餐前提出自己是值日生,并自主协商分配任务,说明幼儿有劳动的积极性,但是没有主动劳动的意识。

(五)评价方式不当

有的幼儿园劳动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劳动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幼儿劳动过程的评价,评价功利性较强。例如,值日生任务结束后,大多数时候教师会看一眼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口头表扬:“桌子擦得真干净”“椅子摆得很整齐”,针对的都是劳动成果,然后奖励幼儿一朵小红花。评价只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展开,忽略了幼儿劳动过程中的闪光点。

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

解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寻找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谋手脑相长”,核心“在劳力上劳心”,用双手带动大脑思考,进而实现手脑协调发展。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需要劳动,教育需要劳动教育。在幼儿园中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实现生活的需要,解决当下幼儿参与劳动的现状问题。

(一)劳动教育融入生活活动,形成劳动好习惯

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通过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在长期、持续的劳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如自我服务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以及服务性劳动的值日等。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让幼儿在自我服务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晨间接待时放好自己的书包、运用七步洗手法清洁手卫生、正确饮水取放杯子、户外活动前穿脱外套、整理鞋袜;用餐时自己倒适量的牛奶、自取水果点心、餐后清洁桌面、整理碗筷;午睡时整理床铺、叠被子、穿脱衣物;如厕时穿脱裤子、自主如厕;大移除中幼儿自己打包、运送被子,其间采用两人抬、单人挑、利用室内滑梯完成楼层间运送等。幼儿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一日生活活动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服务性劳动,在幼儿园通常以值日的形式出现,如晨间接待时值日生照顾植物角的花草、收拾玩具、整理汗巾、包干区清洁等;进餐前值日生分发餐具、摆放桌椅、监督其他幼儿洗手、餐后指导其他幼儿漱口擦嘴、协助清洁桌面地面等;离园前挂好消毒毛巾、整理衣柜;担任礼仪小天使、垃圾分类管理员等。幼儿自觉、自主地参与服务性劳动,在服务他人中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形成劳动的好习惯。

(二)劳动教育融入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幼儿提出问题、给予假设、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习得新知。如幼儿园户外野趣有一块场地由于泥泞需要改造,班级就此展开劳动教育主题课程,从参与设计图的绘制、丈量到施工现场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包括施工现场饮水机的防尘、柠檬树的移植、安全围挡、制作安全警示牌、清理施工现场的树枝、搬运花草、种植草坪等,工程改造完成,但是幼儿的主题探究活动仍在继续,他们将植物角的小鱼放生到水池中,发现卡死在下水口的小鱼以及掉落的葡萄柚,并由此展开探究。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劳动探究中完成了饮水机的包裹、柠檬树移植、搭建施工围挡设施和制作警示牌、合作搬运树枝和花草,寻找并发现搬运过程中可以借助的各种省力工具;发现卡死的小鱼是由于水池放水时下水口的水流吸力导致,从而进行下水口改造;掉落的葡萄柚引发幼儿开柚子、剥柚皮、观察柚瓣、品尝柚子等活动。教师适时提问、引导、追问,让幼儿不断探究,在主题实践中体验了劳动、学会了思考,验证了陶行知的“手脑相长”。幼儿在与工人叔叔一起劳作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劳作的辛苦,进而促使幼儿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养成正确的劳动观。

(三)劳动教育融入户外运动,体验劳动的力量

在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中创设幼儿劳动的机会,将劳动教育融入户外活动,让幼儿通过搬运体育器械、协助教师整理活动场地,在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养成劳动习惯,体验劳动的成就感。如运动前幼儿自己规划运动场地,搬运运动器械,搭建运动场地;运动后整理运动场地,归纳摆放;平时清洁和打扫运动区等。户外运动器械都是比较重的,在搬运搭建的过程中幼儿会思考需要几个人搬、如何搬运比较省力,会尝试使用工具、通过不断调整找到最节省空间的收纳方法,在劳动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思考意识。幼儿在自己搭建的运动场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在劳力上劳心,体验劳动的力量。

(四)劳动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享受劳动的乐趣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一种“工作”,“工作”也就是劳动。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游戏就是劳动游戏的一种,幼儿通过游戏再现劳动,如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理发师给客人烫头發;扮演书店老板卖书;扮演餐厅的服务员擦桌子、收拾碗筷、点单、上菜等;扮演妈妈照顾娃娃、带娃娃看病等。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将自己想象成大人,投入度极高。在游戏中,幼儿的假想思维伴随着创造行为,可以促进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如“书店店员”创造了“盲盒”游戏、“医院的医生”使用水果网包扎受伤的腿等。劳动教育也能够融入区域游戏,开设“劳动区”,如钟表维修区、清洗区、编织区、劳动工具制作区、木工区等,让幼儿在区域游戏的操作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以戏代劳”的形式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学习劳动技能、获取劳动知识、培养劳动素养。

(五)劳动教育融入竞赛活动,感受劳动的魅力

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造“做”的劳动环境,让幼儿体验“做中学”的趣味性和劳动性,可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让幼儿通过努力进行竞赛,感受劳动的魅力。如开展五一劳动月“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包括整理书包文具、穿脱衣服、叠被子、系鞋带、扫地等,将一日生活中的劳动事务以竞赛的形式开展,让幼儿在劳动的同时享受竞赛的乐趣。又如,开展“劳动之星”大比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每周开展一次自评和互评,鼓励幼儿发现劳动过程中的闪光点,评选“劳动创意星”“劳动美德星”“劳动小能手”“最佳劳动小组”等,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劳动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劳动的魅力。这种“以赛促劳”的形式有效地实践了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的劳动教育理念。

(六)劳动教育融入种植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

种植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幼儿园开展生产劳动的主阵地。如种植萝卜,从选种、翻地、播种、施肥、浇水、抓虫、制作稻草人、搭建暖棚,幼儿一天一天地照顾,直到萝卜成熟,再体验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刨皮、晒萝卜干、泡萝卜等,通过持续劳动探究事物并展开观察记录,体验劳动收获的全过程。每年的植树节,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以种植小分队的形式到户外开展种植活动,宣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理念。挖树坑、种树苗、填土、浇水、挂树牌,这种种植活动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而且能够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正如陶行知所说,种田就要学生在田里做,田里学,教师也在田里教。不管是种植萝卜还是植树,都应该将幼儿带到相应的地方,实地做、实地学、实地教,最终实现“教学做合一”。

三、联合社区和家长,形成园内园外劳动共育

社区和家长在幼儿劳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下,幼儿园应积极联合周边社区,挖掘社区中可利用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幼儿园劳动教育向园外拓展。如组织幼儿参加周边社区的“洁家园”“垃圾分类”“交通督导员”等活动,通过真实的社会服务性劳动,让幼儿体会劳动之甘苦,尊重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家庭也是劳动教育主阵地,幼儿园可以利用短视频、照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分享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进步,感受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从而为幼儿提供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在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感和能力,感受亲子合作的乐趣。如开展家庭劳动任务清单活动,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在扫地、拖地、洗碗、洗衣服、倒垃圾、叠衣服等真实的劳动情境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形成园内园外劳动共育。

四、结语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在劳力上劳心”,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利于实现“手脑相长”,促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师要通过一日生活真实情境进行劳动教育,挖掘一日生活中的劳动内容,完善劳动教育目标、策略及评价,融合园内外劳动教育,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培养幼儿的劳动素养,从而构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活动体系。

注:本文系2022年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MYJXD202203085)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

猜你喜欢

陶行知劳动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