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真实情境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性

2023-10-29杨玲玲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生活

杨玲玲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其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初中语文是衔接小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初中语文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具有生活色彩的真实场景,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在此背景下,学生将有所思、有所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语文学习成效。本文将从创设真实情境的意义入手,探索创设真实情境的现实路径,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跨学科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意在通过真实情境引领学生获得认知、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真实情境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化解学习疑难,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学科知识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本质,强化语文应用意识,将情境、知识以及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助推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提升核心素养。跨学科情境突破了学科限制,在多学科情境中,知识充盈、内容有趣,学生可以卸下压力,积极参与。不同学科之间多元知识的汲取和融合都将为课堂赋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

采用跨学科的方式创设真实情境,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知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例如,在《狼》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课本剧的改编、现场表演以及剪辑多段适合课文情境变化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等活动。在集合文学、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适时点拨和指导,可以强化学生对屠户和狼的形象的认知。其次,在创设真实情境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狼”与“屠户”等角色,针对教材内容为狼导入对白,结合情境,以对白呈现狼的心理活动,增强文本的可读性。

又如,在《活板》这篇课文教学中,单纯从文字层面难以理解活板制作流程,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橡皮擦刻字、排版并印刷,然后现场展示并讲解,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此方法融合了手工制作的真实课堂情境,生动解释了活板制作流程。

再如,在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并哼唱以这首词为曲的《但愿人长久》,在优美的旋律中,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从中感悟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以及旷达的胸襟,从而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积淀文化素养。

二、综合性情境——增加感悟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以文字的形式刻画了人们眼里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字面含义,缺乏真实感悟,从而难以在认知、素养、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综合性学习中创设真实情境,带领学生走入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在增加见闻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理解活动的初衷,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所能,彰显自我风采。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基于此,教师以综合性活动为依托,赋予学生主动权,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发展思维、提升自信、加强协作、助推成长。同时,创设真实情境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真实情境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在真实情境中,学生将紧跟活动的节奏探索未知世界,此时,学生将在真实情境的引领下增长知识、升華情感、提升素养。

例如,在“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实地考察本地的文化遗产,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白塔、寿山石、油纸伞、鱼丸等,掌握相关发展历史、特点、人文价值和制作工艺等,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素材、提升认知。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文化遗产的价值,了解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学生可以通过“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呈现自己的实践成果,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当学生初步了解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后,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民俗巷”,组织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文化资源,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分析语文知识的构成和教学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导游、店主、游客等角色,在“民俗巷”活动中分析与解读文化资源的构成与价值。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导游或店主,你会如何介绍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商品呢?”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展开体验式学习。

又如,在“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思考互联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学生可以深入生活,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网络用语,从流行的、过气的、被收录的三个角度归纳网络词语的特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现象、归纳原因。在真实情境的带动下,教师设计互动话题,围绕“我了解的网络文化”展开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促使学生主动挖掘文化资源,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三、单元情境——融会贯通

语文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形成新观念、大格局,立足学情,从逻辑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并从发展能力、培育素养角度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受的知识比较零散,并未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在融会贯通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情境以真实为基础,在情境中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活学活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真实的理解、真实的感受以及真实的想法将造就学生丰富的思想,使学生在知识中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新闻”大单元教学中,五篇课文呈现了特写、通讯、消息、评论四种新闻形式,学生只是单纯地通过课文内容及教师的讲解粗略地感知新闻,并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有大单元教学设计意识,理清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整合关键的新闻知识,以便将知识引入情境,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

首先,以成都举行的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为例,中国选手的精湛球技激发了全国观众的极大热情。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利用新闻特写的形式详细描述比赛的精彩瞬间。其次,国庆节时,教师安排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新闻通讯的形式记录并描述整个过程,使学生利用所学新闻知识讲解生活情境。再次,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期间,现场氛围浓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消息的方式及时、简短地报道班级比赛情况,既鼓舞了士气又加强了消息的写作实践。最后,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学生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写一篇新闻评论,在新闻评论中阐述对政策的认识以及所思所想,促使学生对“双减”政策进行理性思考。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寫作情境——提升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要求,创设服务于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知识应用意识,并在应用知识时,不断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写作是语文输出的重要体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抓手,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写作情境,以增强其写作动力,使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创设写作情境,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写作过程、掌握写作方法,在写作中以情境为出发点,以所学知识为依托,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在作品中阐述所思所想以及真情实感,使作品更具有人文性。以写作训练驱动学生展开探究,可以深度挖掘课程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逐步学习语文知识,在写作情境中,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合语言知识。

正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写作教学中,立足课堂、回归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情境变化,并将所思所感利用写作抒发,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均是描写季节特点的文章,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迁移知识,从而丰富情感体验。

首先,《春》一课中的“春花图”这一段,作者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对春花展开描述。学习这篇课文时正值秋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或充分发挥想象,感悟秋之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听觉入手,抒写秋季的景物特点。其次,《背影》一课中“买橘子”这件事描写得详实、具体而又生动,充分体现了父爱的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亲人,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详细描述某个场景,还原生活本真的状态,表现自己家庭中的亲情,了解亲人的同时,拉近了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对生活也有了更多关注与思考。最后,在学习《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练笔。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找相似角度、巧用联想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有的学生用洁白的粉笔象征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有的学生用美丽灿烂、转瞬即逝的烟花象征自己美好快乐的童年生活,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因此,写作实践中真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留意生活,更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活动情境——深度交流

活动情境将学生体验、课堂互动等活动融为一体,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依靠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全新的文化育人课堂。当专题活动的教育价值逐步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在驱动学生开展专题活动的同时独立构建真实情境,在情境中挖掘语文知识,感受文化、情感与思想,实现人文意识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育人活动中,加强文化知识与语文教学资源的融合力度,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学习,有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深度创新。

例如,在《白杨礼赞》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真实情境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以户外环境为教学场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依托环境驱动学生人文情感的发展。一方面,教师结合《白杨礼赞》的有关知识和表达展开互动,解读白杨树的特点:挺拔、笔直,可以用作绿化,也可以用来制作建材,是具有价值的。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白杨树的特点,掌握作品借物喻人的表达技巧,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多元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延伸教学范围,除了白杨树之外,导入专题写作活动,围绕树的品质与人的品格展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展现自身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如“松柏赞歌”“赞美桦树”等,在多环节的互动中,引导学生应用相关创作技巧提升语文审美能力,实现情感育人。加强语文活动与学生情感之间的交互,深度挖掘语文知识,以真实情境驱动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才能构建有温度、有价值的语文课堂。

六、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学科教学规律、核心素养发展等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体现语文知识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知识的魅力、明确知识的价值。真实情境将还原文本世界,增加文本色彩,使学生在情境中增强感悟、提升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活动、综合性学习、大单元教学、写作教学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在情境中的感知。同时,教师应跳出传统思维,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内容,通过情境赋能,转变教学样态,使语文教学迈向新的征程。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生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漫生活?阅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