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对策
2023-10-29钱黎彬
钱黎彬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各个教育阶段中各科教学的根本要求,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愈加迫切,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让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同样要以“双减”为基本导向构建高效课堂,带给学生高效的学习体验。国家实施“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学足,使整体学习效果更佳,本质上减负不减质,这表明构建高效课堂相当有必要。初中地理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双减”政策下全力构建高效课堂,转变与丰富地理知识的呈现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
虽然“双减”政策已经颁布近两年的时间,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在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交流,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大量的中外地理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没有掌握识记地理知识的技巧,那么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导致不少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排斥心理,最终影响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一些初中地理教师愿意主动配合“双减”政策的落实,只是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如在课堂上喜欢使用“划重点”的教学模式,并非采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自然影响“双減”政策的有效推进。同时,有的教师没有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不会主动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没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没有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仅影响了“双减”政策的实施,而且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三)课后作业布置不恰当
在“双减”政策改革实施的大环境下,不少初中地理教师都没有准确把握“双减”的本质与精髓,曲解了“双减”的含义,认为减少作业数量就是落实“双减”政策,而没有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对作业质量也不是特别关注,导致作业实施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难以真正体现出“双减”精神。另外,部分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仅仅在于巩固基础知识,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作业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在作业方面出现“吃不饱”“不够吃”的现象,明显与“双减”理念相悖,阻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对策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奠定高效课堂基调
教育部门颁布“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要想在“双减”政策下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从新课导入环节切入,这不仅是一堂课的第一个环节,还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导入质量如何将会关系到后续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基调。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格外关注新课导入环节,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引入一些有趣的资源或地理现象,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自觉踊跃地参与新课学习,奠定高效课堂基调。
例如,在学习与“珠江三角洲”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就可以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在高亢激昂的音乐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提出问题:“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谁?他画的圈在哪里?哪些城市随之崛起了?”大多数学生对《春天的故事》这一歌曲耳熟能详,但对其内容指向没有明确了解,因此都十分好奇歌词中隐含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以及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画个圈”就能让一个城市飞速发展,地理教师可以趁机导入新课。通过这样新颖且富有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既能营造生动、新奇、神秘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初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新课学习充满期待,为“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调。
(二)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是地理教育的初始阶段,以教授基础性的地理知识为主,主要介绍我国及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与世界,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深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更新陈旧和落后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固有知识、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实际情况讲解地理知识要点,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需求,使其学习行为更高效。
比如,在“天气”相关知识教学中,首先,教师谈话导入: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相关调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为《天气预报》,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收看这一节目的人这么多?学生先自主思考,同桌之间再相互交流,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说出一些常见的天气,感受地理课堂既新奇又亲切。其次,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常见天气的图片,如晴天、阴天、多云、小雨、大雪等,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每张图片分别描述的天气现象,并说出一些其他常见的天气类型,教师加以补充,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并不神秘,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天气有哪些特点?反映的时间长度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从某一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角度举例说明,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
(三)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驱动学生高效学习
上文提到初中地理知识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将地理知识的讲授放置在生活环境中,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更容易,学习效率也会更高,有助于“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所授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衔接点,巧妙引入一些生活化素材,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驱动学生积极分析地理现象,主动学习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高效掌握新内容,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以“中国的气候”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哈尔滨与广州春节的对比图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的景象,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地区在同一季节的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知道这是由于两地的气候不同,从而产生想要了解中国气候差异的欲望。其次,教师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引领学生从数值的变化归纳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小,使其结合太阳光照图和季风图初步分析原因,观察等温线的延伸部分和突变部分,找出0℃等温线并描下来,找出穿过的地形区域与河流,思考变化的原因,得到中国冬季的气温特征。最后,教师利用“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设计教学,指导学生探究中国夏季气温的特征,使其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当地的气候,以及影响本地气候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知识呈现形式
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一大亮点,如线上教学、微课、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越来越流行,将这些方式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多维度的课堂,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使其学习行为更高效,有利于促进“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生成。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优化地理知识呈现形式,扩大教学范围,助推学生更好地研究、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改善学习效果。
例如,在“中国的地形”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的片段,并提出問题:“大家能从歌词中听出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吗?知道青藏高原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吗?”学生根据歌词能够简单描述青藏高原的地形概况,尝试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青藏高原的位置,从而明确新课主题。其次,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幅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指引学生结合图例说出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找出中国地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地形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再次,教师出示中国山脉图,引领学生分类找出不同山脉的走向,按照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南—东北、弧形的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使其按照类比进行记忆,帮助学生掌握简便的记忆方法。最后,教师利用中国地形图带领学生记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与三大平原的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推动高效课堂生成
虽然初中地理教材中选编的内容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地理毕竟是初中阶段新增设的一门学科,对不少专业术语都较为陌生,仅仅依靠个人能力很难透彻理解,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和疑点展开合作探讨与学习,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高效课堂的生成。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随机邀请三名学生,分别代表中国学生、南极考察员和赤道地区初中生,介绍当地的气温与降水情况,引发疑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气候会千差万别?由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让他们意识到本节课主要探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地球的形状与气候”部分,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之中太阳的高度角是否一样?一年之中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是否一样?有什么变化规律?世界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是否一样?有什么变化规律?”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合作探究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指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
(六)开设课下实践活动,促进高效课堂构建
针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来说,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不仅要做好课上教学工作,还需注重课下环节,开设课后实践活动,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增强课堂上下的联系。初中地理教师应以完成课上教学任务为基本前提,围绕本节课的主题积极开设课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当成一种开放性的作业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基于地理视角分析一些生活现象,使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中,课上环节,首先,教师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带领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资源特征、气候、地形地势等,使其结合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了解当地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以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成果经验,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与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其次,在课下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实践调查类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地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与环境问题,记录下来并归纳整理,然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校园、社区、街道大力宣传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同时创新作业形式,实现减负的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透彻理解“双减”政策的本质与内涵为基本前提,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思路,结合所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对策,从多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及流程,为学生带来个性、新颖的学习体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