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之光点亮语文之“趣”

2023-10-29王登云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火烧云理解能力阅读教学

王登云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具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意义,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启蒙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当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革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力,提高学生品词斟句的审美力,促进学生咬文嚼字的理解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为后续的语文学习积蓄潜能与力量。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阻碍学生前进的直接因素并非是智力因素,而是理解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理解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造成“题意理解不清”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理解能力的欠缺会给学生造成“难以举一反三”的问题……理解是学习的前提,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学生便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脱颖而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学生多阅读、善感悟,才能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主旨精髓,将所学知识更好更快地内化成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可以说,理解能力的提高与阅读能力培养息息相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只有提升了阅读能力,才能够真正领略文字的魅力,进而越读越想读,领略书中的“黄金屋”。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将阅读视为自己人生的“好伙伴”,视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厚积而薄发”的教育效果。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有待提升,比起抽象的文字,他们更容易从具体的实践情境中获取经验。因此,许多学生在面对课内外阅读时,经常会存在着理解偏差,难以真正领略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基于此,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顺应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趋势。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只会“背答案”,而应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写出答案,这就对阅读能力有了一定要求。阅读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形成深度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创设具体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以兴趣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有关键性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资源补充,通过多媒体设备等电子信息技术,让书中的文字在学生眼前“活”起来,给学生搭建起一条沟通抽象与具象的思维桥梁。阅读文本教学配合着影音视频的补充,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出自著名作家萧红之手的优秀写景之作,详细地描述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由于平时缺少细心观察,而对火烧云缺乏一定的了解,导致其在阅读过程中难以通过深入的理解与想象感知文本所描摹的优美画面。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影音视频给学生展现火烧云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描写火烧云“上来”的阶段,作者重点描写了大地笼罩在温柔的霞光里,万物都因其改变了自己的颜色。很多学生都对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万物改变颜色”感觉到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制作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霞光笼罩下万物的颜色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享受这一视觉效果,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霞光之中。这种教学策略将文字与图像视频相结合,既辅助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来的阅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适当放手,提高自主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教师所授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照单全收”。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效率高,但学生只记住了答案,却没有掌握方法,致使综合素质与阅读能力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想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适度放手,给学生的自主理解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体会阅读的喜悦,真正做到能阅读、会阅读、善阅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逐句逐段地带领学生理解文中的阅读重点,那么学生就很难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主性,真正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兴安岭中的季节及其原因”。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给学生的阅读与欣赏以充足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阅读文本中去,悉心体悟作者笔下的小兴安岭的四季,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桎梏,在阅读中促进理解能力与审美水平的升华。

阅读教学的自主性是教学实践中的重点,也是很多课堂教学都缺少的内容。不少教师将“提高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致使教学活动存在片面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阅读教学应当适度放手,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领学生感受文字世界的魅力所在。

(三)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课内外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量并没有达标。对于许多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量受制于小学语文课本,不少学生除了教材以外所看过的书籍寥寥无几。然而,阅读需要积累,阅读面需要拓宽,课内文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资源整合,立足课内,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实现课内课外相联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感悟、有提高、有思想、有开拓。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到了精彩生动的童话故事,对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教师要立足于课内,为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中国名家经典童话》等知名童话类作品,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拓宽视野,感受童话世界的精彩纷呈。在学生完成阅读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童话”推荐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所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梗概、特点以及自己喜欢这篇童话故事的原因。这种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與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促进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切实提高。

教师的教学应当立足于教材,但是学生的阅读不能受制于教材。阅读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不能“束缚”学生翱翔的翅膀,让他们“坐井观天”,而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与自由飞翔在阅读的天空,让他们自主阅读、大量阅读并最终爱上阅读,让阅读习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之路与成长之路上亦师亦友的好伙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关键影响与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显著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正视且重视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顺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趋势,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理念,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教学适当放手,提高自主能力”以及“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课内外结合”等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显著提高,让学生能阅读、善阅读、巧阅读、爱阅读,让阅读之光点亮语文之“趣”。

(柳艳芳)

猜你喜欢

火烧云理解能力阅读教学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