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评价

2023-10-29李瑞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正确率双减作业

李瑞

随着“双减”政策在全国各地的落实与推进,关于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想要降低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应先从作业入手,在精简作业量的同时保障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教师应重点关注作业设计的各个环节,细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作业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评价促减负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的有效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减少作业量,而且应格外重视小学数学的作业评价。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作业评价经常采取打分制与评级制,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给出评判。教师应当在数学作业的评价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写评语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信心,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整体性原则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模式中,正确率是教师衡量一份作业完成成果的唯一标准,评价设计仅仅以结果为导向。然而,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夯实基础,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评判作业的过程中就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正确率,还应当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

(三)多样化原则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模式中,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正确率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或者“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单位,这种较为固定、内容单一的评价内容难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指导性作用。教师应当在作业评价中遵循多样化原则,运用不同的方式给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多样化的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期待教师的评价,消除抵触心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为了赢得较高的评价而更努力积极地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正确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评价策略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根据作业内容,进行分项评价

想要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评价的策略,教师应当思考什么样的数学作业才可以算是一份优秀的数学作业。评判一份数学作业优秀与否,不能只看学生的解题过程与题目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从多项指标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进行分项评价,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指明方向。

在实践过程中,我将作业评价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涵盖了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态度、思维能力水平与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内容。四部分的第一项表示“双基”方面的评价,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合理性与步骤的完整性作为主要评价内容。第二项表示书面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运用的符号、绘制的图形以及书写的工整性、格式的规范性进行评价。第三项表示思维能力水平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面对题型变化、一题多解、分情况讨论以及推导证明类题型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到学生思维水平的切实发展。第四项表示创新方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巧思、独创性以及课外延伸等。这样的分项评价能够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份作业中有哪些优点。

(二)根据学生能力,进行个性评价

教师应当在数学评价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关于鼓励性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份作业评价背后教师的良苦用心,既能够让学生认真面对作业评价中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又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具个性化。

例如: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一位在计算方面频频出错的学生在这次的作业中没有出任何一个计算错误,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作出个性化评价:“老师知道你很棒,相信下一次你也能做得又快又好。”又如:当教师发现一位平时的学优生虽然正确率较高但是字迹潦草时,教师也可以在评价中写道:“我一直相信你完成作业的正确率,相信你的学习态度可以和你的正确率一样优秀!”

个性化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立即发现自己作业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改进与调整。

(三)创新评价主体,进行多元评价

数学作业评价,既是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又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教师在数学评价活动中应创新评价主体,通过引入家长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面评等评价方式,来推动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1.家长评价。家庭是学生的第二个学习场所,家长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家长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可以要求家长进行二次评价——在作业提交前对学生的作业态度、书面整洁程度以及作业效率进行评价,既发挥监督作用,又帮助教师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科学评判。在作业提交后,教师可以要求家长进行二次评价,写下对学生正确率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期待,使其成为鞭策学生前进的动力。

2.同学互评。学生互评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在评价其他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现象,从而综合性地评判自己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规避此类的错误,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水平。不仅如此,同学互评有利于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生的思路与优秀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改错与辨析的能力,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3.学生自评。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学生一直是被评价者,很少具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容易忽视自己的正确率、书面工整度等基本作业情况,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也缺少对自己的约束。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提交作业前对自己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业有整体性的认识,在提交作业前改正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自查自检的好习惯,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师面评。作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变,获得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作业问题多种多样,在一些时候仅凭借书面评价难以进行全面的反馈,教师可以适当进行面评,一边评价,一边讲错纠错,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改正的方式以及努力的方向。不仅如此,為避免面评活动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当就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意识到面评不等于批评,面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做得更好。

(徐德明)

猜你喜欢

正确率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作业
生意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