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
2023-10-29王萍
王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跨学科融合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教学设计的综合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加速人才培养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复合型发展的转变,应当是每一位教师都着重思考、深入探究的关键性问题。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理论性,为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跨学科知识,丰富教材的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成果。
一、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与优势
(一)顺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
跨学科教育顺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基础上补充了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既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灵活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虽然看上去对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但理解并不深刻,无法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指导且作用于自己的生活。而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融合、整理、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知识都能得到背景与实例的补充,学生不仅能加强认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
(三)有助于推动教学设计的丰富与创新
为保证跨学科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切实的效果,教师应当推动教学设计的丰富与创新,针对不同学科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合策略,既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发展,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魅力。
二、跨学科融合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一)推动政史融合,丰富历史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政史不分家”的言论,诚然,历史的发展蕴藏着政治智慧的光芒,政治方略的设计与制定也应当根植于历史逻辑。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根据其本质特点,进行历史背景的补充,让学生站在历史与政治的交汇点,纵横古今,加强认识,丰富思想。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的教学中,我们学到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事件,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历史课程,讲一讲类似的历史事件。学生想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历史事件,也在讲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先辈们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思想上的教育。
将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设计相融合,既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反思历史事件,又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辅助学生轻松且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加强文政交融,提高思想内蕴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發,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文学科的相关课文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内蕴的提高。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下册所学过的课文《驿路梨花》,让学生在回忆所学内容的过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更是一门艺术”。这种教学设计既能够让学生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又能够基于所学文章理解“积极奉献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推荐学生阅读《雷锋叔叔的故事》等助人为乐主题的书籍,丰富学生的思想内蕴。
(三)实现政美结合,提高美育价值
“美育”作为“五育”的组成部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而面对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设计的方略,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政美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眼前一亮”,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在规范自我的同时引导他人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后,为学生设计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就本课所学的内容设计一幅呼吁他人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手抄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能够提高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思考如何运用适当的方式给他人带来思想与心灵上的启迪。将美术教学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达到德育意义与美育价值兼备的教学效果。
(四)实现政地结合,增强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加强德育的关键。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爱。究其根本,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并没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融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就显得重要且必要,教师可以通过政地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深刻的爱国之情。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八年级地理上册《从世界看中国》的内容,引导学生记住我国的位置与地理国情,推动学生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国土意识、主权意识以及海洋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我国的人口总数、增长趋势以及分布情况,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口道德意识,明确人口增长应当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开放三胎”政策进行讨论与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道德与法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入地理知识,有利于让学生对我国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正视发展与挑战,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跨学科融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趋势之一,顺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有利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解,推动教学模式朝着丰富化与创新化的方向稳步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堂内容,与历史、语文、美术、地理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领悟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魅力。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