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3-10-29吕晴晴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吕晴晴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终极目标。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实现深度教学,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大单元教学实现了由关注单一课堂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关注教学的整体设计,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让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真正落地。

一、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与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情境性与具身性,与大单元教学理念相得益彰。

首先,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体现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合为一体的整体性,相较于三维目标更为综合与完整。而大单元教学本质上是一个系统,正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大单元目标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评价体系关注于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强调了学生的品格、态度、价值观,学习活动环环相扣,指向单元目标,是对核心素养综合性的最好呼应。

其次,情境性特征要求教师基于真实情境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而具体的问题。而大单元教学充分强调了真实情境在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性,将学生的经验作为逻辑起点,让地理知识在特定的情境下由抽象的符号转变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媒介。在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任务往往体现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需要基于特定情境思考问题、找到答案,将新知与旧知巧妙结合,内化成为个人的实际经验。大单元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寓于真实情景中,与其情境性特点完美契合。

最后,具身性特征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摒弃以应试为目标、知识背记为要求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推动心智发展,实现身心共同参与。而大单元教学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符合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具身性要求。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的必然路径。

(二)有助于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以单一课堂为主,导致知识点的讲解几乎是孤立的,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建立起整体框架,更难以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完全是两个独立的要素,以致学生在面对具有真实的特定区域时,难以从综合性的角度出发,作出全面的理解与深入的认识。而大单元教学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大单元教学在内容上给予了学生整体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整体性的清晰知识框架,将一系列零散的知识巧妙组合成为科学合理的体系,直观地体现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大单元教学基于单元属性确立学习主题,能够更为清晰直观地帮助学生感受到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快速抓住要点,掌握重点,促进学习效率的切实提高。最后,大单元教学往往是由大概念所驱动的,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对教学结构作出正确合理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一个具有确定性的目标,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这无疑会导致教学深度、质量与成果的显著提高。

二、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路径探究

(一)立足学情,进行科学规划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想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及时更新观念,提高站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整本教材,并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二次開发与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且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系统化的地理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基础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年龄特点等角度出发,依照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推动教材内容实现逻辑化、成体系的统一整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大单元教学理念,依照教学设计的步骤展开教学活动,按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在单元设计中,首先,教师应当创建出一个适当的单元主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习方向。其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重要概念进行有中心点的架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共同发展。再次,教师应明确单元链并且编织单元网络,通过深度挖掘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单元链,并且依照大概念的逻辑构建单元网。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概括、开发引导、确认关键技能以及设计学习经验等工作。只有当教师科学合理地构建起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大单元教学才能够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大中有细,培养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地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盲目追求“大”,而忽略了中心思想与关键原则,没有让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为核心素养的培育“保驾护航”。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只有这样,教学的逻辑框架才能科学合理的形成。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想观念由“学生必须学会什么”转变为“学生应该怎么学、怎么用”,摒弃传统模式下单一零散知识点的教学,将眼光放远、格局放大。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师就可以以“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征及气候分布”“分析当地的经济特点”“说明当地居住以茅草屋为主的原因”“说出当地面临的人地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这一教学目标将人文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要素充分综合运用在一起,引导学生基于知识框架展开思考,推动了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做到“大中有细、大中有物”。

(三)加强实践,构建真实环境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试教育的教学形式已然落幕,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中加强实践性,让实践成为重要的驱动力,构建出情境化的真实环境,达成沉浸式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促进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切实提高。

以“工业”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地理环境展开教学设计。在山东省淄博市,工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关于淄博市主要工业门类、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基于真实情景进行综合性思考。

(四)注重反馈,评价教学任务

教学反馈与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大单元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具有更长的教学周期,为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与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基于科学清晰的评价目标,展开综合性评价。

评价教学任务包括形成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必备技能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应当采用分层量表的方式,关注于学生知识灵活运用与迁移的能力。表现性评价比起形成性评价更关注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思考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与品格,形成性评价的对象应当呈现多元化,可以是组内的学生互评,也可以是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家长参与评价。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运用科学的策略,树立创新理念,从整体思考课程内容与结构要求,围绕着地理大单元进行教学设计。

(徐德明)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