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提升美术教育课堂效果

2023-10-29卢瑾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印章

卢瑾

随着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动落实,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趋于多样化、丰富化、深刻化,引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开发利用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博物馆作为广泛征集、典藏、保护、陈列、展示以及研究自然文物遗产的重要场所,兼有美学意义与公益价值,具有向广大公众提供教育、学习、欣赏服务的重要作用。博物馆中所陈列的丰富的文物资源更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将博物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利用博物馆的各类资源进一步延伸教学的广度,挖掘美术的深度,丰富了课程内容,打造出“实物+探索”的学习机制,将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这种具有创新性教学方法的美育与德育价值,能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力与艺术修养的同时构建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形成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的意识。本文以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例,探究了博物馆在美术教育课堂上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路径。

一、长沙马王堆汉墓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美育价值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三千余件,且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存,成为了沟通古今、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在出土的文物中,有精美绝伦的漆器,彰显着当时繁盛的髹漆工艺,有雍容华贵的锦绣华服,呈现出汉代服饰纺织的璀璨文明。马王堆汉墓总共包含四个单元,被命名为“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以及“永生之梦”,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考古的目的不仅要让现在的我们回顾先人的璀璨文明,而且要让先人的历史文化为当代人的生活与思想带来发展与启迪。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古董文物陈列在博物馆中记录着一段段过往的历史,而且要让这些历史文化在当今时代继续发挥光芒。在美术教育领域,长沙马王堆汉墓具有美育价值,将其与美术课堂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博物馆展品的美术教育功能,推动学生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美与创造,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与“美”的感知的人才,想要让学生拥有“美”,就应当先带领学生来到“美”的面前。“实物+探索”的教学机制,能够让学生审美水平的发展有所依托,构建出多元文化的认知维度,让“美术”有内涵,让文物有温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使用博物馆这一课外资源,并形成“以物鉴史”“由物知美”的态度与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与落实。

二、长沙马王堆汉墓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路径探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指导。想要让马王堆汉墓博物馆真正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应当深入探究并且找到双方内容的契合点,在教学设计前明确教学活动的任务与目的,从而推动课程设计朝着高效率、高成果的方向发展。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便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查询相关信息,通过应用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文物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一)橡皮印章刻制教学:让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四枚印章,分别为“利苍”“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妾辛追”,这四枚印章代表了墓主的身份,小小的印章包罗万象,拥有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印章,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印章并不陌生,却很少有机会动手制作印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场“橡皮印章刻制”的手工活动,让学生结合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印章的艺术文化价值,立足现实,设计出具有传承与创新的印章作品。

首先,在手工制作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与印章相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马王堆四枚印章的文化价值形成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向学生普及印章在古代的作用,带领学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印章,引导学生讨论相同点与不同点,向学生展示古今中外优秀的印章作品,为学生的印章制作打好文化基础。

其次,在印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投影设备向学生展示刻印的基本刀法,讲述印章的留白方法,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鉴赏马王堆出土的四枚印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印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在模仿马王堆出土的四枚印章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有些学生在雕刻的过程中自行设计了字体,有的学生将自己的名字用隶书进行雕刻,还有的学生将马王堆出土的四枚印章加入了现代元素进行创新雕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践过程中,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与审美意识融入到小小的印章中,在制作与应用中促进了人文素养的切实提升。

拓模、翻印、刻制……印章虽小,但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科学技术远不如今的汉代,依然能制造出如此精妙绝伦的印章,学生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更深刻认识到了马王堆汉墓出土印章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二)“仿制”汉朝服饰:培养文化生活审美

审美能力应当作用于现实生活,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审美情操,摒弃低俗的不良爱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美术教学的积极影响。服饰,代表着一个人的审美水平,也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色。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一系列的汉族服饰,有素纱类的单衣,也有朱红菱纹罗丝锦袍,在造型设计上更偏向于实用主义,生动的图案又彰显出独特的服饰风格,保留了唯美华丽的文化元素,体现出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教师可以利用汉朝服饰,设计一场兼具实践意义与教育价值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马王堆出土服饰的特点,以及蕴藏的文化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探究这种服饰的特点,思考汉服与现代服饰的不同,能够从个人角度出发欣赏汉服,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教师还可以引導学生运用剪刀、卡纸、双面胶等用品亲自动手做“汉服”。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汉服的领口、袖口、下摆、襟边的装饰物,并且启发学生就“如何表现出汉服特征”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剪裁、折叠、固定、摆放等一系列动作,将汉服用自己的双手呈现在了眼前,在应用中加深了对汉代服饰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仰望星空”: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碰撞

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文物不仅有彰显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的器物服饰,而且有体现汉代科学文明的古籍文献。在马王堆汉墓内陈列着《天文气象杂占》《五星占》等书籍,根据记载所示,汉代已然有了观天象,这在世界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宫灯,作为传统手工艺之一,绘有星宿图,是传统艺术与天文知识的巧妙结合,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韵味。基于此,让学生体会宫灯制作的过程,有助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领悟到文物的价值与内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就宫灯上绘制的星宿图样展开详细的讲解,并且向学生展示宫灯骨架的制作方法、糊纸固定的技巧,以及穿绳的固定位置,确保学生的操作准确精细。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汉代的璀璨文明,推动了美术素养的显著发展——绘图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到了古人的思维光芒;宫灯骨架搭建的过程,使用立柱、横杆与衔接套管,最终可以成功组成长方体,让学生感受到了能工巧匠的智慧;糊纸、固定、穿绳,让学生感悟到了古人的细致与耐心,明白了小小一盏宫灯的背后蕴藏着多少辛苦与努力,从而提高学生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综上所述,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例,博物馆与美术课程的教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美术教学深度与广度的延展,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切实提高,让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而且能够感悟美乃至于创造美,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自觉树立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

(徐德明)

猜你喜欢

马王堆汉墓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马王堆下有古墓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自制橡皮印章
印章
大象的印章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口令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