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津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脾胃病经验
2023-10-29李荣慧龙凤娇彭素娟袁长津
周 畅,李荣慧,邢 敏,龙凤娇,彭素娟,袁长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中医学脾胃病的范畴较为宽泛,胃痛、腹痛、痞满、呕吐、呃逆、泄泻、便秘等均归属为脾胃病。脾胃病涉及脾、胃、大肠,并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可与现代医学之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相对应。脾胃疾病繁多,然常见症状为痛、胀、呕、秘、泻等[1]。其由精神因素、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失调、Hp感染、脑肠轴调节功能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引起[2],发病率及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脾胃病极易缠绵反复,病种复杂,既往临床对于脾胃病多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如抑酸、护胃、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4]。患者胃痛胃胀虽临时得以改善,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中医药凭其安全、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被大家所采纳[5]。
袁长津教授,全国名中医,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与诊疗实践工作四十余载,对中医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理念、方法与原则独树一帜,精于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袁长津教授认为脾胃健运依赖于少火之温煦,少火虚乏可致胃气虚衰、内生壮火,从而致病。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受益匪浅,现将其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内涵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首见于《素问》。其载:“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6]少火、壮火的内涵,随着时代不同在不断改变。少火原意本指性味平和之药,而壮火则是指性味较为猛烈之药[7]。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言:“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壮矣。”[8]即过用纯阳燥烈壮火之药食,非但不能起到温阳之功效,反易耗人体之津液、正气;反之,若为气味温和的少火之药食,则无燥伤津血之弊,能保证人体气血慢慢恢复,源源不断,使正气渐复。明医张介宾认为人体之火可分为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类经》记载“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9]。阳气平和之火可生万物,具有温煦作用,即少火;而亢烈有余之火邪反损害万物,消耗阳气,即壮火。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据此提出“火者,元气之贼”的观点,其认为火盛则气衰,气盛则火灭,并将《黄帝内经》中“气火”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10]。继之,另一位金元大家朱震亨提出“相火论”[11],使“气火”理论更加完善。袁长津教授集各医家之长,根据多年看诊积累的经验,认为“少火”为生理之火,能生元气。“少火生气”可推动脏腑的气化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2 病因病机
2.1 少火虚乏,胃气虚衰 《类经·阴阳类》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必本于阳。”[9]袁长津教授认为少火为激发人体生命活动之动力,根植于下焦,具有温煦脏腑、化生阳气的作用。少火不足则脾肾皆失于温煦,中焦失去温煦之源,其运化、升清之能均会下降。其症可见:纳呆服满,少腹坠胀,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四肢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12]。
2.2 中焦热盛,耗伤元气 少火之温煦作用可助元气之化生,即“少火生气”;火热过亢则消损元气,即“壮火食气”。《脾胃论》载“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13]。由此可见,脾胃功能正常时,可使阳气上行,继而布散全身,维持正常人体之需;脾胃损伤时,易致火邪入侵,火热内蕴,进一步耗伤中焦之津液、元气,导致胃病的发生发展[14]。初期可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后期可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15]。
2.3 火热失度,气机郁闭 《临证指南医案》云:“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16]袁长津教授认为脾胃病可分为壮火过亢之热中、少火过衰之寒中两大方面。《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其后又曰“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也”[13]。《素问·调经论篇》言:“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6]李东垣曾把这段经文也引入《脾胃论》中来解释“热中”“炅中”,即血并于表,气并于里,阳热不能外散内聚于里则为热中。此处“并”可理解为“偏盛或郁结”,“阳”理解为“外”,“阴”理解为“内”[17],即阳气偏盛或郁结于内,则为热中。李东垣以补中益气汤治疗“热中”,一取其甘温除大热之效,二以升麻、柴胡、陈皮升散气机,化解郁热。袁长津教授提出壮火亢盛者常伴有火热郁闭之证;少火衰弱者常伴有气机不畅、寒邪内蕴之证。火热郁闭者多见胃脘灼痛,满闷急迫,烦躁易怒,烦热不安,胁肋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等症状;寒邪郁闭者,多见胃痛暴作,胀满不适,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等症状[18]。
3 理法方药
3.1 温少火,补胃气 少火虚乏,胃气虚衰所致脾胃虚寒证宜“温少火,补胃气”。宜选用不具攻伐之性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这类药物可补充人体阳气,不易助“壮火”。需慎用性味刚烈、具有攻伐之性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对于阴寒内生之胃病,常用黄芪、桂枝“生少火”。桂枝味辛、性温,《神农本草经》言其可“补中益气”[19]。袁长津教授认为桂枝辛温可温补少火,而温煦胃气。《本草分经》言黄芪“补肺气,温三焦,壮脾胃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20],说明黄芪既可升少火以温煦三焦,又可温补中土。袁长津教授谓黄芪“泻阴火”之效实为生少火而不助壮火的表现。《素问》云“辛甘发散为阳”。故汉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虚皆须此药,是专用辛甘之意也。黄芪、桂枝补而不滞,通而不伤,稍益少火,使少火生生不息,令疾病向愈[21]。“少火虚乏,胃气虚衰”时,可加少量附子、高良姜温脾阳,但需注意控制用量,少量微微以化生阳气,防温燥耗伤元气。
3.2 清壮火,护元气 脾乃太阴湿土,喜燥,因而易被湿邪重着、黏滞之性所困。而胃乃阳明燥土,喜湿,因而易被热邪炎上、蒸腾之气所扰[22]。壮火内蕴,湿热合邪,湿气包裹于外,热气困阻于里,湿热难解,致脾胃健运之力不及,腐熟受纳功能减退,水液输布、气机升降失衡[23]。《素问·调经论篇》中关于“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6]的描述,说明虚火亦可引起壮火。无论是虚火还是实火,清壮火时不可长期使用过于寒凉药物。袁长津教授常用黄连、黄芩清壮火。《药类法象》云“黄连,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燥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不痞满必用药也。张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24]。《本草发挥》谓:“成聊摄云:苦入辛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泄痞热。又云: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除热。”[25]除此之外,对于虚火所致壮火,袁长津教授常加少量干姜,以微生少火而制虚火,取泻心汤之意。干姜大辛,辛可散气走血,故不可过服久服。壮火之气日久,耗伤人体阴液正气,继而可转为阴虚证。此时清壮火的同时,更应注意顾护阴液正气。袁长津教授常加白扁豆、山药补益胃气,滋养胃津。《本草纲目》谓白扁豆“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26]。袁长津教授认为白扁豆补益胃气的同时兼有通畅调达之性,可防寒凉之品郁遏胃气;山药甘润多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治伤中,补虚羸”最善滋养胃液,固护胃气[19]。
3.3 调寒温,理气机 李杲在治疗内热伤中证有两法,即甘温除热和升阳散火。治疗清热,不宜以清热解毒来清除内热,以防戕伐正气、助邪留滞,当用清宣凉开之品给邪以出路,又不伤正气[22]。因此,袁长津教授在临床用药中,针对“壮火过亢之热中”常用柴胡、黄芩。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云:“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27]柴胡其性升散,疏泻气机之郁滞,透泻内里壮火,给壮火以出路;黄芩性苦寒,清泻内里之“壮火”。两者配伍,一散一清,共除“壮火”,此取小柴胡汤之意。
4 验案举隅
患者,女,52岁,2021年6月15日初诊。主诉:胃脘痞满不适半年。半年来患者因家中琐事情绪不佳,生气、受凉、饮食不节时常发胃脘痞满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曾予抑酸护胃等治疗(具体药物不祥),效果欠佳,病情仍反复。刻下症见:胃脘部胀闷不适,饱食及生气后尤甚,时有烧灼感,口苦泛酸,隐痛,咽中痰阻感,口干,二便调,唇暗,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痞满(寒热夹杂,肝胃不和,兼气滞血瘀)。治法:疏肝和胃,平调寒热,理气化瘀。方选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加减,处方:柴胡12 g,黄芩15 g,法半夏10 g,黄连6 g,干姜6 g,白芍15 g,枳实10 g,党参12 g,甘草6 g,砂仁8 g,丹参20 g,檀香8 g,蒲公英30 g,百合20 g,乌药6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2021年7月2日,患者诉停药一段时间,近日又发胃隐痛,恶寒喜按,嗳气,呕吐酸水,右胁痛。唇暗,舌紫,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痛(中焦虚寒,瘀血停胃)。治法:温中补虚,活血祛瘀。方选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处方: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丹参20 g,檀香8 g,砂仁10 g,吴茱萸6 g,香附10 g,高良姜10 g,蒲公英30 g,黄连6 g,瓦楞子30 g,炙甘草6 g。7剂,煎服法同前。
后患者续服2诊方半个月余,胃部已无明显不适。2021年12月下旬患者因感冒来诊,诉胃脘痞满及隐痛等已愈,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为更年期女性,易受情志影响,因家中琐事,情志不舒,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故见胃脘痞满,时有烧灼感,口苦泛酸,且患者患病日久,唇暗,脉细,为病久血瘀之象。其病机为火热失度,气机郁滞所致,脾胃功能失调,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日久瘀血内生,诊断为痞满(寒热夹杂,肝胃不和,兼气滞血瘀)。故初诊治以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调寒热,理气机。方中辛温之半夏为君药,辛热之干姜为臣药。两者共生少火,补胃气。苦寒之芩连亦为臣药,共除壮火,泻热开痞。柴胡、枳壳、檀香、乌药等疏肝理气,为佐使药。丹参饮活血化瘀。诸药相伍,使壮火去,少火生,升降复常。2诊时患者因病程日久,中焦虚寒,胃失温养,少火虚乏,出现胃脘痛且喜温喜按、嗳气吐酸等主症,辨证属少火虚乏,胃气虚衰所致胃痛(中焦虚寒,瘀血停胃)。故以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生少火,补胃气。方中甘温之黄芪、辛温之桂枝升少火,温补中土;酸苦之芍药为臣药,柔肝缓急止痛;瓦楞子制酸止痛,为佐使药;蒲公英亦为佐使药,其为袁长津教授经验用药,其寒凉之性既不伤胃,又可去胃内郁热,为脾胃病之良药;黄连为反佐药,以防其温补太过;高良姜、香附行气疏肝,祛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健脾、理气和胃之效。
5 小 结
西医治疗脾胃病通常采取对症治疗,患者短时间内症状可改善,但其病情极易反复,需要长期服药,药物不良反应高。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长无疑为“壮火”的产生添薪加柴。袁长津教授认为少火为激发人体生命活动之动力。其根植于下焦,具有温煦脏腑,化生阳气的作用。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更依赖于少火之温煦。因此,脾胃病常因少火虚乏所致胃气虚衰、壮火内生、火热失度而致病,治疗时需微生少火,内除壮火,使脾胃健运,从而疾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