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评价
2023-10-28徐银萍
徐银萍
摘 要:运用DEA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发现我国近阶段整体开发水平较高,但较多年份没有达到效率最优状态,主要是因为整体规模水平不恰当和相关投入要素存在冗余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提出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注重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加老年人就业岗位、建立社会群体间的帮扶机制等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人口老龄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140-03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越来越严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还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老年人力资源主要是60岁以上的退休人口。原新认为,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人口经济协调发展[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和程度的加深,程馨和徐建培认为老龄化这一挑战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很复杂[2]。张戌凡从三种角度查证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以此来探索开发的新路径[3]。赵丽清基于实证研究得出影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是年龄、健康状况、有无技能以及退休金这几大因素[4]。
近些年,我国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上,如果不对这些资源和采取的措施取得怎样的绩效与成果进行测评,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测量和评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可以精准化地诊断当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高效、科学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DEA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领域。郭姝宇等运用DEA模型对吉林的工业生产人力资源效率进行综合评价[5]。刘玲和杜鹏程运用DEA模型测量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6]。基于此,将选用DEA模型来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进行测量和评估。
一、效率评价的研究方法
采用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的前提是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计算出每个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水平。测量的标准是当效率值为1时达到这一投入产出的效率最优状态,当数值介于0—1之间,表示没有达到效率最优。如果没有达到效率最优,也可以计算出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需要调整量,指出具体的最优方案。CCR模型是假设所有决策单元的规模收益都不变且处于最优阶段。而现实中能够满足这种情况的比较少,但是BBC模型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减少了规模收益不变这一限制。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所有决策单元并不都是处于最优生产规模阶段且需要找出不同年份开发效率低下的原因,因此本文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BC模型。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據DEA模型的内在要求,选取投入与产出指标来计算人力资源开发效率。按照数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参考已有文献研究选取投入产出评价指标。首先,投入指标为老年人口数、老年学校在校生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老年人口数代表基础的人力方面的投入;老年学校在校生数量代表教育方面的投入,体现对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代表医疗物力方面的投入。其次,产出指标为老年人的就业人数,考虑到我国相关的年鉴资料没有关于地级市老年人群就业方面的数据,因此本文收集的是基于全国的数据,以此来分析我国过去十余年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水平的状态与趋势。
(二)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数据主要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中国社会统计年鉴》进行收集。一般来说,决策单元的数量应该大于或等于投入和产出指标数量之和的3倍,而本文完全符合模型的这一要求。通过处理过后得到2006—2017年的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三、模型求解与分析
(一)效率值的结果与分析
以投入产出指标数据为基础,构建投入导向的BBC模型,借助于分析软件Deap2.1来计算开发的效率数据,算出整体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数值,如表2所示,其中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一般来说,纯技术效率中投入水平与产出率成正比,能够展示某个决策单元效率水平的关键结果。
规模效率表示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管理水平如何,以及开发规模对提升总体产出效果的作用大小。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2006—2017年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平均值为0.949,仅有2010、2011、2012与2015年未达到平均值,其中2010年的综合效率值最低,为0.796,其他8个年份利用效率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高效率水平即平均值以上的年份达到了总数的2/3。综合效率值2014年、2017年以及2006—2008年的连续三年都达到DEA有效,意味着投入产出都达到最优状态。
从纯技术效率角度看平均值为0.978,相比综合效率的平均值有一定提高,平均水平有2.2%的提升空间。其中2006—2008年以及2014年和2017年达到DEA有效的同时也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其余未达到技术有效的年份,纯技术效率值都在0.9以上且数值相差不大,也都相对处于较高水平。表示对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而进行的基础人力、医疗以及教育投入结构较为合理,达到技术有效年份说明投放结构是最优组合状态。
从规模效率来看,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969,其中只有2006—2008年以及2014年和2017年的规模效率还是最优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开发规模和投入结构对投入产出水平都具有较大影响。其他年份中有两年的效率值都在0.9以下,影响整体的规模效率,且这两年的综合效率也是最低的,相对于纯技术效率每年都达到0.9以上来说,规模效率偏低对于这些年份的综合效率值影响是较大的。主要是由于规模不合适导致,应该对开发规模做出进一步的规划与调整,从而提高整体的综合效率。从规模收益来看,在未达到规模有效的7个年份中,2009年的规模收益呈递减状态,表示投入过多,需要减少投入来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其他6年的规模收益均呈现递增状态,说明这些年份可以通过增加投入来提高产出,从而提高规模效率。
(二)投入产出值的调整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于未达到技术有效的决策单元,是否存在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给出能达到有效状态具体调整量。在表3中,给出2006—2017年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调整结果。如S1+代表老年人就业人数这一产出指标的调整量,S1-、S2-和S3-依次代表老年人口数、老年学校在校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三个投入指标调整结果。
从投入角度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有2009年存在投入冗余,受国内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使医疗资源有所增加。除此之外,国家对于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在医疗物力方面的投入总体来看是适当的,而其余两个投入指标在技术无效年份基本都存在冗余。一般来说,要素的投入冗余反映资源利用情况如何,投入冗余数值为零,表示资源开发和分配有效,此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投入冗余数值越大,表明资源利用效率越低,浪费越多。以2015年为例,在现有的就业水平下,老年人口数投入冗余达到3 039.79万人,说明老年人口资源丰富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且从技术无效所有年份来看,除了2009年没有存在老年人口数冗余,其余年份都存在资源投入冗余且数量较高,说明现如今我国老年人口需要继续加大开发力度。从老年学校在校生来看,2009年和2012年投入冗余持續增加,大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说明政府虽然重视这件事情,但是实际利用的效果却不理想。从产出角度来看,2010和2011年两年存在产出不足现象,就业人员应该分别增加1 017.32万人和688.02万人才能达到有效状态,说明在现有的开发和投入水平下,这两年没有达到理想的产出。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结果显示:第一,2006—2017年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949,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78和0.969,且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水平。规模水平不合适可能是造成综合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对于DEA无效的年份,规模效益基本都处于递增阶段,因此,可以加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除2010与2011两年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剩余年份以及2012—2017年都处于0.9以上。第三,2006—2008年和2014年以及2017年投入产出水平不存在冗余和不足,纯技术效率处于有效状态,同时也是DEA有效阶段。对于DEA无效年份,政府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在医疗物力方面的投入基本比较适当,而投入冗余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数与老年学校在校生,需要提高基础人力和教育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应该继续加大能够提升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相关要素的投入力度。我国近阶段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规模收益大都处于递增阶段,可以增加投入来提升产出的效果。其次,提高现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关要素的利用率。主要重心在于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这就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之间加强联系,互相沟通与合作共同形成体系提高整体开发和利用效率。再者,增加老年人就业岗位来激励老年人再就业。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就业方向,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群体设置相匹配的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上增加弹性空间。最后,完善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老年学校在校生也存在大量冗余表明虽然这些老年群体得到了培训,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但是可能就业渠道存在局限性,因此政府应该建立社会群体间的帮扶机制,让有意愿再就业的老年人获取就业信息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1] 原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0(1):36-39,55.
[2] 程馨,徐建培.论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7(22):283-285.
[3] 张戌凡.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5-41.
[4] 赵丽清.中国城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全国统计数据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5(11):53-57.
[5] 郭姝宇,李宁,张丽.吉林省各主要城市工业生产人力资源效率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6(6):84-86.
[6] 刘玲,杜鹏程,赵曙明.基于DEA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0,23(3):73-76.
[责任编辑 卫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