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
2023-10-28杨雪蓉邓宇豪
杨雪蓉,邓宇豪
(湖北省远安县林业局,湖北 宜昌 44420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重要的屏障,维持着生态平衡[1]。中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南北分布和东西分布均出现较大差异性[2]。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工业经济迅速扩张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森林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生态功能,致使整个地球圈的生态环境日渐衰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和政府在多次报告会议中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2018 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更是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2020 年党中央明确提出“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碳汇发挥着重要优势,对中国环境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并缓解了全球变暖的趋势[3]。据估计,陆地生态系统有人类活动CO2排放总量约30%排放到大气中[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碳汇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去除和土地利用变化来增加或减少,容易管理[5]。在全球范围内,森林碳汇是重要的天然碳汇,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树造林被认为是加强陆地碳储存的有效途径[6,7]。
作为“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的远安县,其森林覆盖率达76.84%,森林蓄积量高达814 万m3,2020 年12 月荣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远安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坚持护林育林、治林兴林,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从以往湖北省产煤第一县到如今生态环境指数测评第一县,林业工作者在这项重大成就上有着重要贡献。因此,本研究从湖北省远安县林业发展情况出发,以乡村振兴背景为基础提出了基层林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全国基层林业工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1 远安县林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长江中上游鄂西山区,系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其地域经纬范围为30°53′08″—31°22′34″N,111°14′34″—111°52′41″E,海拔为76~1 325 m,平均海拔500 m(图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4±2)℃,≥10 ℃活动积温3 700~4 900 ℃,年太阳辐射(442.7±6.7)kJ/cm2,年日照时数1 878.5 h,无霜期(230±20)d;年均降水量(1 050±50)mm,降水集中在7—8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8%[8]。
图1 远安县地理区位概况
1.2 森林资源条件
远安县林地面积达139 452.3 hm2,森林面积达129 495.4 hm2,森林植被属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区,有森林植物132 科554 种,其中用材树种30 科59种。由于远安县土壤呈弱酸性,马尾松适宜酸性土壤环境,为远安优势树种。远安县是全国马尾松的主要产区,马尾松为商品木材主要树种。远安县马尾松古树资源丰富,约占全县古树资源的20%,占宜昌市马尾松古树资源的65%[9]。
1.3 自然保护区建设
根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18 年11 月19 日公布《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显示,远安县现有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 个,为大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97 年9 月,2007 年由县级升级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0],位于远安县茅坪场镇境内,面积为54 hm2。保护区土壤为黄棕壤,土层厚度60~80 cm,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主要保护物种为马尾松,主要伴生乔木树种,伴生种主要有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Bl.)、黄檀(Dalbergia hupeanaHance)、山槐[Albizia kalkora(Roxb.)Prain]、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unge)和君迁子(Diospyros lotusL.)等;灌木层主要植物有崖花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Makino)、铁仔(Myrsine africanaLinn.)、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R. Br.)Oliver]、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和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Hemsl.);草本层主要植物有荩草[Arthraxon hispidus(Trin.)Makino]、青绿薹草(Carex breviculmisR.Br.)、中华薹草(Carex chinensisRetz.)、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Turcz.)和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R.Br)等[11],保护区内人为干扰较小。
2 远安县林业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发展结构缺乏合理性
林业产权和林业经济是林业结构的重要方面。这2 个方面涉及的问题,不仅是远安县林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中国林业发展的普遍性矛盾。①中国林业产权归属于国家,在计划经济体系下,长期以往由政府负责林业建设及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低时效、高成本的情况时有发生。②远安县位于鄂西北山地,地形较为复杂,县林业局牵头编制了《远安县林火阻隔系统实施方案》,因资金短缺尚未实施,森林防灭火工作压力较大。③远安县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县,全县有8.67 万hm2天然林纳入停伐管护范围,但191.25 元/hm2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与商品性采伐获得的收益相比差距很大,林农参与天然林资源管护的积极性不高。④远安县不属于28 个“国家级贫困县”,也不属于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区,项目申报不具备政策优势,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撑。⑤主导产业发展不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产业的规模较小,社会、市场主体经济效益不高,导致群众参与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较低,林业产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及品牌。
2.2 林业资源保护及监督力度不够
林业资源保护及监督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要素保障空间不够。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林地需求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远安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大部分是天然林,而前期将城镇周边天然林区划进了生态公益林,这对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较大束缚。省、市林业下达林地定额少而县内重点项目和企业使用林地需求大,要素保障工作艰巨性日益剧增。②林长制改革业务不专。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因此村级林长管护工作主要靠“人海战术”,尚未建立全覆盖监测网络和视频监控体系,降低了林长快速反应能力。③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天然林要全面禁伐,而食用菌等生产生活需要消耗资源;另一方面,县内重点项目、重大基础建设需要占用林地,而省政府下达的林地定额偏少。
2.3 生物入侵严重且防治能力有限
生物入侵是威胁林业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林业生态。远安县积极推进生物入侵及病虫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防控资金投入不足。远安县林业病虫害以松材线虫病为主[12],具有传染性、复杂性、隐藏性等特性。不仅林业资源受到较大破坏,而且加大了其他病虫害防治的难度。虽然2020 年、2021 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显著,但是也形成了数量减少、位置偏远、由面状向点状发展的局面,每年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②防治任务艰巨。远安县林业其他有害生物主要有松材线虫、马尾松毛虫、美国白蛾等。种类多、森林面积大、地形复杂等条件阻碍了防治任务的推进,存在生物病害继续蔓延的风险。③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新型的生物入侵种类缺乏一定的辨识度,发现和防治不及时造成大规模传播,危害林业生态系统平衡。④防治主体责任有待压实。林业生物危害的认识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林业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群防群治意识缺乏;林农自防和社会参与意识不足,防治责任尚未完全落实。⑤植物检疫有待完善。缺乏检疫相关知识、检疫技术手段落后、执法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植物检疫工作发挥不充分。
3 促进远安县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远安县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克难攻坚、务实进取,各项工作落实见效,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3.1 统筹乡村振兴,优化林业发展格局
统筹乡村振兴,优化林业发展格局。①与其他行业交叉融合,进一步打破行业界限,协调衔接与农业、制造、旅游等行业交叉融合,尤其要推动农业支持政策全面惠及林业产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13]。②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碳汇等绿色低碳产业纳入“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和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③国家政策应进一步扶持引导林业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建立政府性基金,对林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生产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等予以资金支持[14]。④各级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国家储备林、油茶等木本油料、木竹建材、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3.2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持续推进林长制建设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持续推进林长制建设。①加强协调联动,汇聚保护合力。建议统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定期交流经验,共同解决联防联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确保边界林长制工作取得实效。②优化考核细则,确保责任明确。建议结合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各级林长工作具体内容,以量化考核体系为主,围绕日常巡林、资源管护、产业发展三项重点任务,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充分发挥监督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切实提升工作效率。③完善巡查机制,提升管护水平。建议积极学习安徽省县级林长直接联系基层林长制度等先进经验,结合远安县实际大胆创新实践,织密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制度之网。要注重林长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管护水平,增强管护实效。针对巡林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严等问题,探索建立林长日常监管巡查机制,整合基层治理力量,建立专职巡林队伍,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整治,实现林区的日常化、精细化管理。④提升智能水平。建议利用推行林长制契机,大力发展“科技林业”“智慧林业”,加大林业资源保护管护智能化设备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森林保护,建立长效稳定的森林管理保护投入机制,为实现“林长治”提供资金保障。
3.3 明确各级职能部门职责,加强生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明确各级职能部门职责,加强生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①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继续抓好松材线虫、马尾松毛虫、美国白蛾等主要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②继续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指导全县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除治任务,严格开展检查验收,落实目标管理制度。③做好检疫执法工作。加强与种苗部门沟通协调,严格落实现场实地查看和检疫流程。继续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强化疫木监管力度,有效遏制疫情源头传播。抓实植物调运检疫,严格落地复检。④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工作。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全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⑤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科学有效地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宣传方案,多渠道向广大农户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知识,同时,加强专业防治队伍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能更好地服务远安县森防野保工作。⑥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积极谋划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⑦加强森防站核心能力建设。依托《湖北省三峡库区(远安县)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项目,建立专业化防控队伍,适应森防工作需要。
4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与基层林业发展的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作为林业的主要从业人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林业现代化建设已然成为工作重点。振兴乡村,摆在首位的便是生态建设,林业优势较大。因此,针对这一优势,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基层林业发展有效衔接方案。
4.1 振兴乡村,林业生态总抓手
生态宜居是让乡村能够融入青山绿水,融入美丽田园,造就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林业生态建设引领乡村生态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比城市好,但生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短板同样突出[15]。针对这一问题,远安县积极推进生态护林员改革,通过分类管理优化考核兑现方式,让脱贫户、监测户在发挥生态护林员岗位作用的同时,实现增收400 余万元;全县1 000 多名生态护林员在巡林护林过程中,普查枯死木,巡查维护各类宣传牌、警示牌,为助力生态绿色发展贡献了基层林业力量。
4.2 振兴乡村,林业经济促发展
以往林业经济主要来源于木材的砍伐,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到环境破坏的利害关系。有关部门采取封山育林措施,造成伐木工人失业、木材工厂倒闭等问题频发。针对这一问题,远安县政府部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扶持企业和林农投身林业建设,开展竹林抚育200 hm2,建设油用猕猴桃、木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333 hm2。第二,积极引导森工转型。支持3 家林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节材降耗、产品提质。率先在全国研发推广香菇节材配方和工厂化生产模式,将食用菌规模稳定在6 000 余万袋。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家。第三,着力推动森旅融合。坚持以林促游、以游养林,依托森林资源先后开发建设森林旅游景区,沿线发展各类民宿、农家乐千余家。
4.3 振兴乡村,林业安防保民生
森林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林业病害导致树木枯死,严重危害森林生态平衡;另外,极端高温天气及祭祀活动产生的森林大火时有发生,严重危及到当地村民的人身安全。远安县林业部门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开展松褐天牛、美国白蛾、马尾松毛虫监测普查。健全三级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互联网+森林防火”监测系统运用,连续35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4.4 振兴乡村,林业文化助成长
2018 年9 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乡村振兴,林业文化是情怀。在乡愁因素中,古树名木保存具有地标价值,也容易形成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远安县相关部门创新生态公民治理,坚持生态治理教育先行,发行乡土生态教材《远安生态导读读本》《爱我远安》,将生态文明理念延伸到家庭、社会,着力培育“生态好公民”。创新“党建+古树保护”,近600 名党员认领古树千余棵。
5 小结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态宜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基层林业发展的目标给出进一步诠释。林业生态健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而且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基层林业发展应做好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项目的有效衔接工作,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深入挖掘林业发展的价值。另外,林业发展应兼顾市场需求和资源保护等工作,在合理开发前提下提升林业生态系统保护。在实际基层林业发展中,要做好及时止损、不断完善、创新发展等工作,并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科学地管理基层林业的发展,以实现基层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林业生态和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