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策略探究
——以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为例
2023-10-28文/陈敏
文/陈 敏
维果茨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维果茨基看来,学生智力活动中的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1]。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某种支持,助力学生发挥现有能力解决问题,由此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重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搭建支架可以助力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获得良好发展。基于此,教师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引下,应用支架式教学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支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搭建相关的支架,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在支架的助力下,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撤除支架,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支架式教学法通常分为五个环节,即提供支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五个环节正是教师实施支架式教学的落脚点。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阅读材料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为例,详细论述实施初中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的策略。
一、提供支架
提供支架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提供支架是指在阅读前,教师依据文本内容,搭建适宜的支架,助力学生自主阅读,借此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活动[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提供支架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辅助,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情,便于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此,在阅读前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支架。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主要介绍了感恩节制作火鸡大餐的基本情况。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感恩节的五个要素(when、what、how、where、why)以及制作火鸡大餐的步骤。基于此,在阅读前,教师可搭建任务支架,驱动学生自主阅读。具体地,教师提出自读任务:“自读全文,制作思维导图,建构感恩节框架。框架内容包括感恩节的五个要素以及火鸡大餐的制作步骤。”在任务支架的助力下,学生明确自读方向。在自读文本时,学生发挥自主性,细读文本,把握关键信息,由此绘制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收集并认真阅读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自读情况,如大部分学生没能准确地找出顺序类词汇和短语。对此,教师可确定课堂教学要点:使用顺序类词汇和短语描述一个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将围绕教学要点,搭建不同的支架,引导学生探究。如此,可以在增强阅读针对性的同时,促使学生查漏补缺,增强阅读效果。
二、进入情境
进入情境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教师依据文本内容及学生学情,提出相关问题,创设恰当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4]。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课堂参与意识,推动阅读教学顺利开展。所以,在阅读中阶段,教师要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例如,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借助多样的方式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节日习俗。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和外国的特殊节日。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What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do you know?”学生纷纷进行头脑风暴,迁移生活认知,联想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及其传统习俗。在丰富语言素材的支撑下,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道:“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families get together.”有学生说道:“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families get together to eat moon cakes.”立足于此,教师追问:“On what festival do 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get together? How do they celebrate this holiday?”在 提出问题后,教师随即播放感恩节的英文视频。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迁移生活认知,从不同角度了解感恩节。此时,教师引出本节课的阅读话题,和学生一起探究感恩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阅读文本。
三、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独立探索是学生在不同支架的助力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不同方式剖析文本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独立探索活动,既可以认知文本内容,又可以感受阅读乐趣,锻炼阅读能力,便于增强阅读效果。对此,在阅读中,教师要围绕阅读要点,搭建支架,助力学生独立探索。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的教学要点是“使用顺序类词汇和短语描述一个过程”。这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了感恩节的基本情况以及火鸡大餐的制作步骤。如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地点、事件、原因、方式的顺序,介绍了感恩节的基本情况。在阅读前阶段,学生自读文本,梳理了感恩节的基本情况,绘制了思维导图。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文本梳理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教师搭建问题支架和图表支架,助力学生独立探索。
具体地,教师围绕第一自然段,提出五个问题:“Where do people celebrate Thanksgiving? 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it? Why do people celebrate it?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now? What do people usually eat on Thanksgiving meal?”同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学生在问题支架和图表支架的双重推动下,走进第一自然段。在阅读时,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迁移阅读认知,将视线集中在五个要素上,获取关键信息。接着,学生整合关键信息,组建语言,填写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主动完善自己在读前阶段绘制的思维导图;而教师则巡视课堂,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
在学生独立探索后,教师选择一名中等生,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描述感恩节的地点、时间、原因、事件以及庆祝方式。在该学生描述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比自己的思维导图内容,发现不足之处。在学生描述后,其他学生毛遂自荐,补充其他内容。在全体学生积极互动下,思维导图内容愈加完善。同时,学生因此进一步地认知第一自然段内容,尤其储备了语言知识。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围绕其他段落,搭建问题支架和图表支架,驱动学生独立探索。学生通过不断探索,理解了文本内容,学会使用顺序类词汇和短语描述一个过程。
四、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支架式教学的第四个环节。在此环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搭建相应支架,助力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应用阅读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建构不同程度的认知。在进行协作学习时,学生会彰显自身优势,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在阅读中阶段,尊重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差异,引导学生协作学习。
在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的教学中,学生在不同支架的助力下,不断地独立探索,理解了文本内容。英语课程改革注重读写结合。在学生阅读文本后,教师可组织写作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先提出写作要求:“Please recall the picture of dumpling package in the Spring Festival, imitate the text content,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dumpling package in a certain order.”与此同时,教师搭建任务支架:“Please take your seat according to your own learning situation and bear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ies. No.1 is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designing mind maps; No.2 is responsible for writing a short essay describing the process of dumpling's package; No.3 is responsible for drawing and editing; No.4 is in charge of text proofreading.”
在任务支架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之后,学生合作分析写作要求,确定范例支架——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阅读文本。接着,学生在范例支架的助力下,各司其职,协作完成写作任务。然后,教师组织展示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各组点拨,各组自觉完善写作成果。学生通力协作,做到了读写结合,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锻炼了读写能力。
五、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五个环节。事实上,效果评价贯穿支架式教学始终。简言之,在实施支架式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此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效果评价。有效的效果评价可以推动英语阅读教学顺利开展,增强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善于进行多元评价。
(一)实施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的活动。在教师评价的作用下,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学情,端正学习态度,践行良好学习行为,如此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在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时,教师搭建舞台,鼓励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教师用赏识的眼光观察学生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展示后,教师指出学生的良好表现并大力表扬。在教师的赏识评价下,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课堂学习欲望。其他学生也因此受到激励,乐于展示自我。
(二)实施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指导,进行自评或互评的活动。有效的学生评价便于学生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学习情况,由此扬长补短,增强学习效果。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使用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评价。
例如,在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了范文仿写活动。基于学生的仿写作品,教师呈现评价支架(见表1),助力小组间互评。
表1
在互评表的助力下,学生认真阅读他人作品,从整体效果、语言、主题、信息这四大方面了解作品具体情况,客观地打分。同时,学生因此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本组的不足,自觉借鉴,查缺补漏,提高写作质量。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应用支架式教学实施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英语阅读主动权。同时,在不同支架的助力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建立良好认知,锻炼阅读能力,由此获得良好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引下,将支架式教学法作为教学工具,结合阅读内容,不断地搭建支架,助力学生体验多样的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