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综试区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效应

2023-10-28林俐兰夏清陈爱贞

经济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综试外贸跨境

林俐,兰夏清,陈爱贞

(1.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引言

近年来,受疫情持续、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攀升等不利因素影响,传统货物贸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态,以其灵活多变、高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等优势(Lendle等,2016;Ma 等,2018)[1-2],赋予外贸发展新动能。然而跨境电子商务零散、灵活的特点导致其与传统国际贸易的物流、仓储、支付等环节的服务体系不相适用,同时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相关配套服务也不完善,严重制约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为了破解跨境电商发展难题,推动其健康发展,自2015年起,我国已陆续设立7批共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 “综试区” )。

当前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跨境电商逐渐承担起 “稳外贸” 的重任,持续释放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扩容,其是否真正助力开拓外贸新局面?是否真正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对此进行研究存在较大空间。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基于 “外贸高质量发展” 视角,运用政策评估的双重差分法,研究跨境电商综试区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并为其经验的推广提供实证支持;二是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定量研究下沉到地级市层面,探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三是比较不同地区综试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综试区设立后的效果差异,揭示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有其依赖性,为国家进一步扩大欠发达地区综试区的设立,推动欠发达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贸易逐步演变为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依托众多数字化技术并借助平台化、普惠化特征使得对外贸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偏好成为可能,这种新型贸易业态相对于传统贸易会降低对规模效应的依赖程度(马述忠等,2022)[3]。

众多学者对跨境电商的影响进行研究。跨境电商依托互联网会弱化地理距离的负面影响(马述忠等,2019)[4],并显著降低地理距离过远而产生的额外贸易成本,例如宣传成本和搜寻成本(鞠雪楠等,2020)[5],但会增加语言成本,以及包裹运输与存储、在线支付等新贸易成本(Gomez-Herrera 等,2014)[6];传统意义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地理空间距离缩小,以及相关贸易成本的降低,会提高双边交易效率并增加贸易额(梁会君,2020)[7]。跨境电商是企业间信息集聚、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可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刘斌等,2022)[8],有利于企业快捷地与世界各国的商业伙伴建立商业联系,从而更加快速、广泛地进入东道国市场(Joanne E 等,2001[9];Deng Z 等,2016[10]),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跨境电商将加快改变制造业产业组织形式,通过国内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张诚等,2022)[11],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张夏恒等,2022)[12],进一步提高企业中间品进口质量,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魏悦羚等,2022)[13]。

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方面,我国快速稳定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王利荣等,2022)[14],在此政策背景下部分学者对综试区设立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一方面,综试区的设立显著提高地区行业出口的拓展边际和数量边际(马述忠等,2022)[3],从而扩大城市的出口贸易规模(温湖炜等,2021)[15]。另一方面综试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依托数字化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也有助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刘玉荣等,2023)[16],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彭怀安等,2023)[17],推动制造业企业质量升级(袁其刚等,2022)[18],既促进企业出口,又提升出口企业的市场进入概率(宋颜群等,2022)[19]。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对跨境电商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探讨,但是在外贸高质量发展这一领域仍有拓展空间。已有相关研究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是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这一 “准自然试验” 研究的大多是对经济增长 “量” 方面的,缺少对 “质” 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缺少地级市层面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 “准自然试验” ,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跨境电商综试区以何种机制驱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探寻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直接效应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长,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不断扩容,使得我国的跨境电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以数字经济为媒介实现贸易型企业与生产型企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外贸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首先,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会加快地区信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更多民营企业依靠跨境电商加快拓宽和深化外部联系并寻求嵌入全球产业链(Deng Z 等,2016)[10],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资源配置中,跨境电商综试区促进区域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企业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赵慧等,2021)[20]。其次,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由于门槛低、政策力度大,鼓励区域内生产者进行创业创新活动,产生示范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与岗位,提高外贸对就业的贡献度,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再次,跨境电商平台的广泛运用,能有效降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搜寻与匹配成本(鞠雪楠,2020)[5],提高综试区内企业对外贸易运行效率,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假设:

H1: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间接效应

跨境电商综试区作用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首先是区域创新水平。在数字贸易时代,新发展理念下外贸增长需完成从 “量” 到 “质” 的转变,关键是创新(余淼杰等,2022)[21]。一方面,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旨在通过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微观企业基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发展动力(肖亮等,2022)[22]。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综试区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创新,前后向加强关联可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进一步倒逼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深化和拓宽。创新可以促进贸易流程的优化,进而减少低效、烦琐的贸易环节,同时有助于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外贸发展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假设:

H2:跨境电商综试区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综试区作用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其次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解决结构性不匹配,提高对外产品供给质量的有效途径(彭怀安等,2023)[17]。一方面,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建造线下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助推传统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提供综合服务优化企业价值链,帮助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从而促进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直接反映到出口产品的结构和质量上,有助于提升外贸发展的质与量。基于此,本文假设:

H3:跨境电商综试区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双重差分法近些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政策效果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一方面使得同一试点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外贸发展质量在综试区设立前后有所差别;另一方面可能使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在同一时点上以上两个指标产生差异,双重差分法可有效控制试点与非试点城市政策实施前的差异,进而识别出综试区的设立对城市外贸发展质量所带来的净效应。因此,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可被视为 “准自然实验” ,考虑到综试区的设立是分批次的,本文使用渐进DID模型进行评估。设定如下模型:

其中:i 表示城市;t 表示年份;Y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外贸发展质量;experit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各城市是否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Ti是组间哑变量,表示该城市是否被设立为跨境电商综试区,是的话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Pt是政策哑变量,综试区设立的当年及以后取值为1,否则取值0;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εit是影响城市外贸发展质量的随机扰动项;Xit代表t 年影响城市i外贸发展质量的一系列控制变量。

(二)变量解释与说明

1.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各城市是否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数据选择时间段为2010—2020年,由于第四批综试区在2019年12月底才批准设立,政策效果尚未发挥,为了能更好地评估综试区设立的净效应,选择2015 年、2016年以及2018 年设立综试区的城市作为实验组,以此更好地观察综试区设立前后外贸发展质量的变化。对试验城市进行赋值,若某一城市在当年开始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则将当年以及之后年份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2.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内涵以及对我国外贸战略思想理解的基础上,参考马林静(2020)[23]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从外贸结构、外贸增长水平、外贸可持续性、外贸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外贸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共设计了13 个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测度。这13 个具体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城市的外贸发展质量,具体见表1。

3.控制变量。考虑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通过补贴、政策支持、法规建设等措施实现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同时外贸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支持、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借鉴梁会君(2022)[7]、王敏等(2022)[24]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城市规模、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和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城市层面的控制变量。

表1 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具体的变量测度参见表2。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0—2020 年为研究区间,研究样本为我国70个大中城市,其中31个城市为试点城市,39 个城市为非试点城市。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省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由插值法补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表3 展示了渐进DID 模型的结果。列(1)为不考虑控制变量时的结果,该列中虚拟变量exper的估计系数是0.0224,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列(2)为考虑各项控制变量后的估计结果,该列exper的估计系数是0.0215,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列(2)的系数估计值略小于列(1),这是控制其他影响外贸高质量发展因素后的回归结果。理论上,考虑 “城市—年份” 固定效应和系列控制变量后,估计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净效应更为准确。列(2)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未设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设立综试区的城市外贸发展质量平均提升约2.15%,假设H1得到验证。

表2 变量定义表

表3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试点政策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二)平行趋势检验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能有效解决因果识别的内生性问题,但成立的前提是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如果平行趋势不满足,事件冲击可能存在内生性,导致估计结果出现误差。该方法可表示为:

其中,Dit是一组虚拟变量,若城市i在第t年设立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值为1,反之为0。其余各变量的符号含义与式(1)中相对应的符号相同。在该式中重点关注系数λt,其反映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后的第t年,试点与非试点城市外贸发展质量的差异。

考虑到综试区设立后5年的数据太少以及实施前后年份的统一,本文将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汇总到第-4期和第4期,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综试区设立前各期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这表明,综试区的设立满足平行趋势假设。

(三)安慰剂检验

1. 时间安慰剂检验。为避免时间变化导致实验组城市与对照组城市的外贸发展质量产生差异。本文将综试区设立的时间分别提前2 年和3年,构建虚假的政策时间,分别以exper_2 和exper_3 表示,并对式(1)进行回归。结果显示,exper_2和exper_3的估计系数均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城市的时间趋势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可以促进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表4 时间安慰剂检验

2.城市安慰剂检验。城市安慰剂检验是通过随机选取实验组城市并进行模拟回归,以此避免基准回归结果受到观测不到的遗漏变量的影响。随机抽取31 个虚假实验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并重复500次,提取500次安慰剂结果系数及其对应的p值,然后将估计系数值绘制在图中,观察到抽取虚假实验组后进行回归得到的500 次系数值位于0值附近且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虚假p值的分布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回归结果不显著(图2)。安慰剂检验结果与真实的基准回归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基准回归模型具有稳健性。

(四)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综试区的设立可以显著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但仍然存在其他不可控因素会对基本结论造成干扰,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本文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缩尾、控制非平行趋势以及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5。

1.对样本进行缩尾。由于数据存在极端值会对基准回归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缩尾。本文对数据实施1%和5%的缩尾后,重新对基本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exper 的回归系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并与基准回归结果相似。

2.控制非平行趋势。使用渐进DID模型的理性情况是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是随机选择的。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考虑到城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差异又随着时间的变化对城市外贸发展质量造成不同影响,继而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偏差。为避免该误差,借鉴宋弘等(2019),在基本回归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与时间线性趋势的交互项,得到如下模型:

其中,time是时间趋势项,加入其与城市控制变量的交互项后,exper的回归系数值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继而说明,加入城市控制变量与时间趋势项的交互项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与基准结果一致。事实上,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是随机的。

3.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可以有效缓解样本选择偏误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临近匹配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exper 的系数估计值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说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确实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图2 城市安慰剂检验

五、进一步分析

(一)机制检验

1.区域创新水平。理论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可能会通过区域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渠道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验证这传导机制,此处借鉴赵慧等(2021)[20]用城市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代表城市创新水平,表6 第(1)列展示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区域创新水平影响的估计结果,结果显示,exper 的系数值为0.6020,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有助于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检验区域创新水平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6),该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水平的估计值为0.0092,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2得到验证。

2.产业结构升级。借鉴陈昭等(2022)[25]用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代表产业结构升级。表7 列(1)展示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exper的系数值为0.5518,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估计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7 列(2)展示了检验结果,产业结构升级的估计系数为0.0138,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3得到验证。

(二)异质性检验

根据城市所处位置以及城市规模大小的不同,本文基于式(1)分别对中西部城市和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和中等规模城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东中西部城市经济带的划分主要是依靠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对东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进行异质性检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异质性检验。由于本文所选用的样本是国家统计局选定的大中城市样本,在进行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时,在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将样本城市500万人口之下的划分为中等城市规模组,其余的划分为大规模城市组来进行分样本检验。

表5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表6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通过区域创新水平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表8列(1)和列(2)分别展示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立对东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估计结果。在中西部城市组中,exper 的估计系数是0.0124,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东部城市组中,exper 的估计系数为0.0332,并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综试区的成立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城市带来的效应更明显。可能的原因是: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贸易新业态,其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性较强,不同地区的资源差异会导致跨境电商综试区发挥作用的差异,在中西部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因此综试区所能发挥的经济效应有限。

表8列(3)和列(4)分别展示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立对不同规模城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估计结果。在中等规模城市组中,exper 的系数估计值为0.0018,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大规模城市组中,exper的系数估计值为0.0209,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城市规模的大小会影响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影响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外溢,并对地区外贸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显著不同,从而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表7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表8 异质性检验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10—2020 年中国70 个大中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模型评估了综试区设立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得到结论:(1)综试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地区外贸发展质量,此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2)综试区的设立通过区域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渠道促进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3)综试区的设立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中,综试区的设立对东部地区城市的外贸发展质量促进作用更强;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综试区的设立对更大规模城市的外贸发展质量促进作用更强。

基于此,本文针对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总结和推广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的经验,不断推进综试区高质量建设。总结和推广试点城市的成熟经验,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尤其要支持中西部城市和规模较小城市的综试区建设,带动区域跨境电商协调发展与加速发展,突破区位劣势。其次,以 “创新” 为发展理念,在综试区的建设与发展中,一方面要积极扩展数字化技术运用于跨境电商运营中,优化电商环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助推跨境电商企业建设优势品牌;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则对创新主体进行激励,形成一个以创新推动生产,以个性化生产与服务促进外贸发展质与量的良性循环。最后,按产业性质划分形成各类产业园区,引导构建园区特色,并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开放联动,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并为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外贸产品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综试外贸跨境
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占外贸比重升至约5%
促进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高水平发展的路径研究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差异性分析
——基于“反事实”视角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启动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