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10-27杜焕枝余雅玲李晓芝赖秋英刘燕冯少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7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重症监护病房肺功能

杜焕枝 余雅玲 李晓芝 赖秋英 刘燕 冯少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收治的60例ICU重度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系统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占比(FEV1/ 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比预估值(MVV%pred)]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顺畅、指端血氧饱和度﹥95%分别为93.33%、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FEV1%pred、FEV1/FVC、MVV%pre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ICU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顺畅率及指端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增强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监护病房; 医护一体化;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7-006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7.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多由吸烟引起,患者以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时明显气促为典型表现,随着病情进展,COPD会逐渐加重,给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肺部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重症监护病房(inrensiue care unit,ICU)集中医院先进医疗设备,并建立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全方位监测及护理干预;ICU患者属于重症患者,对医护服务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极易发生医护风险,造成严重负面影响[2]。医护一体化管理强调医护平等协作,互相信任,利用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共同参与决策,分工合作,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3-4]。基于此,本研究对ICU重度COPD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收治的ICU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32~92岁,平均年龄(62.26±2.7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1±1.27)年。观察组年龄32~92岁,平均年龄(62.31±2.8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65±1.2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中COPD诊断标准;认知、沟通无障碍,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处于COPD终末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对研究具有严重抵触心理。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口头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包括饮食、體位摆放及呼吸等,告知患者有效咳痰方式,及时疏导患者不良心理。

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1)组建护理小组。由1名质量管控主任、1名ICU护士长、2名资深责任护士、2名主治医生、5名护理人员及2名信息中心人员组成护理小组,组内成员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出既往ICU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护理风险,针对性制定和改进护理方案。各成员入组前均接受ICU护理、SBAR病情评估方式培训,且考核通过。(2)一体化查房。ICU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护理小组需合理分配与安排查房人员,3次/d,并持续性评估患者病情状况,采用SBAR评估方式[S表示现状(situation),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资料;B为背景(background),包括患者手术诊断相关内容及用药情况;A表示评估(assessment),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的检查评估;R表示建议(recommendation),指后续相关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保证各个时间段均可掌握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3)完善值班模式。将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为2组,每组值班时间均为8 h,由质量管控主任统筹安排、监督各组成员工作质量,以尽可能减少医护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4)强化护理干预。呼吸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做呼吸操,2次/d,15 min/次。心理干预,持续性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患者产生忧虑心理,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读书、看报等转移其注意力,引导患者以深呼吸方式放松身心。营养支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饮食指导,若伴有严重营养不良情况需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2组护理时间均为1周。

1.4    观察指标    (1)呼吸系统情况。统计并比较

2组患者呼吸顺畅、指端血氧饱和度﹥95%例数。(2)呼吸困难程度。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6]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0~4级,评分范围为0~4分,0分代表患者在进行费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分代表患者在快速行走、爬坡工程中出现呼吸急促,2分代表患者平路行走较正常人慢,3分代表患者平路走100 m左右需停下休息,4分代表患者脱衣服时出现喘息。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呼吸越困难。(3)肺功能。护理前、护理后采用肺功能仪(陕西凯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SA99;京械注准20182210193)检测患者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one second,FEV1%pred)、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占比(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比预计值(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pred)。(4)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7]评估,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共7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呼吸系統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呼吸顺畅、指端血氧饱和度﹥95%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FEV1%pred、FEV1/FVC、MVV%pre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OPD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多伴有肺实质性破坏、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差等情况,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且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症COPD致残及死亡率较高,需于ICU内进行长期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转移至普通病房。ICU护理工作量较大,加之人员配置有限,易造成护理过程中失误情况频发,故对护理管理模式要求极高[8-9]。

肺康复是一种多环节治疗方案,需由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引起患者不适。传统护理模式以护理人员遵医嘱实施护理干预为主,医护之间缺乏协作,无法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持续性的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利于患者肺功能及长期生活质量的改善[10-11]。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是COPD患者的主要表现,临床多用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呼吸顺畅、指端血氧饱和度>95%例数高于对照组,呼吸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FEV1%pred、FEV1/FVC、MVV%pred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ICU重度COPD患者呼吸顺畅,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指端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水平,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医护一体化模式从现代管理学出发,要求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协同制定护理方案,并持续性调整规范护理工作,以为患者提供最优护理服务[12]。ICU医护人员通过SBAR方式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状况,持续性掌握患者各个时间段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利于明确护理重点,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干预,达成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13-14]。医护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医护人员交接班的合理衔接,并由质量管控主任监督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团队化的护理服务。医护人员协同合作,互相补充,可有效预防医护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利于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15]。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能够循序渐进地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同时持续性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疏导不良心理,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ICU重度COPD患者呼吸系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小妹,邱小于.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ICU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7):1455-1457.

[2] 何少丽,张莉,魏伟宏,等.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47-2249.

[3] 侯春兰,蔡璇,李海英,等.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在ICU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5):772-775.

[4] 杨霞,吴颖,冯梅,等.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模式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9):61-64.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6] 田建霞,陈晓香,王继苹.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12):44-48.

[7] 李凌江,杨德森,周亮,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在中国应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3):143-147.

[8] 千冬维,刘静,程彦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20,44(4):663-664.

[9] 李娟,武化云,高楊,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颅脑手术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武警医学,2019,30(11):1023-1025.

[10] 张军,赵心阳,辛彦雨,等.医护一体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 49(3):275-279.

[11] 杨啸燕,颜丽娜,饶高峰,等.医护治一体化康复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1120-1123.

[12] 江雪银,程朝霞,张秋萍,等.医护一体化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9):1003-1006.

[13] 张利,李晓芳,李育玲,等.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21):3801-3803.

[14] 芦永赞,荣宁宁,韩星芬,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结核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2):1302-1305.

[15] 李佩涛,张会芝,崔现杰,等.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ICU患者安全转出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90-93.

(收稿日期:2023-06-16)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重症监护病房肺功能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科的应用及效果
不同疗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对AECOPD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雾化吸入联合优质护理对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