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暑假来探访中国航史馆吧

2023-10-27红声星晨

环球飞行 2023年6期
关键词:史馆航空工业沙盘

文&图/ 红声 星晨

歼10的研制发展历程

航空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历史无声,文物有痕。

在京郊要塞、长城脚下的密云水库湖畔,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航史馆”)前不久在云湖会议中心落成了。这个浓缩了我国航空工业百年峥嵘的博物馆,共展出文物实物1027件,其中极具历史价值的珍品32件,覆盖了历史文献、标志性文件、手工图纸、英模手迹、型号部件、生产生活器具等众多领域。航史馆以其丰实的文物实物,全面展示了我国航空事业从萌芽孕育、艰难探索进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系统展现了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再到航空强国一脉相承的使命信仰,将成为激荡全社会建设航空强国热情的精神家园。暑假马上就要开始,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到这里探索中国航空事业风雨兼程创下的不朽功绩。

航史馆的布局,采取以时序为主、专题为辅的结构,在形成完整的历史分期、展览主线前提下,分块展示航空工业发展历史中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产品和重要活动。

第一展厅为“萌芽 探索”(1909—1949)。随着西方航空知识的传入,中国开始探索建立航空工业。其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早期航空实践。

第二展厅为“创建 成长”(1949—1978)。新中国航空工业迅速创建,历经艰难,不懈努力,形成比较完整、基本配套的科研生产教育体系。

第三展厅为“改革 崛起”(1978—2012)。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科研生产能力迅速增强,航空工业在变革中崛起。

第四展厅为“强国 腾飞”(2012至今)。航空工业进入跨越发展时代,航空装备体系化发展,凝心聚力建设航空强国。

大型漆壁画《万里江山图》

甫一进入航史馆,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型漆壁画《万里江山图》。这幅壁画由党史馆巨幅漆壁画的主创团队倾情创作,图中三山五岳巍峨挺立,万里长城连绵逶迤,壮美黄河奔腾不息,滚滚长江浩荡东流,它们见证了中国崛起东方的磨难与荣光,涵养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仰,汇聚起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滂湃动力,感召着数代航空人赓续奋斗、勇毅前行。

继续前行进入序厅,在右手边的小展台上,中国古代的航空发明跃然眼前:抬头仰望,一只只孔明灯造型的吊灯密布上方,发出温暖的橘色光芒;下方的玻璃柜中,阵列着一枚明朝中期出现的水陆两用火箭“火龙出水”模型,它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复杂飞行器之一;展柜后面,在一幅类似《清明上河图》场景的古代街景图画中,由光影投射出几个孩童放风筝的场景,趣味盎然、活灵活现。中国古代曾长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只是在近代慢慢落后了。

序厅正前方是圆明园惨遭焚毁破坏的浮雕,墙面左右各悬挂着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的图画。居于右侧的《时局图》极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河山的严重危机,令人触目惊心,催人觉醒奋起,很有教育意义。其作者是我国航空先驱谢缵泰。

“在实行的过程中,按照一步步执行,不仅能够对风险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实施和执行,同时对降低风险发生率有重大作用和价值。”沈崇德坦称,这就是医院创新性地在医院后勤安全管理中引入“澳新风险管理标准”的最初考量。

中国古代的航空发明

圆明园惨遭焚毁破坏的浮雕

这位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澳大利亚华侨家庭的爱国志士,早年加入兴中会,先后参加过孙中山先生策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并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不过,在他看来空有一腔热情,不算真爱国,只有苦研科学、增进中外文武知识,才是尽心爱国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非凡见识,这个热情的革命宣传者,同时成了醉心科学的中国飞艇设计第一人。他从1894年开始研制,到1899年设计成“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艇身前后有电机带动的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设计完成后,他欲献给当时的清朝政府,却遭到冷遇。

备受侵略欺凌的近代中国,航空工业开始逐渐萌芽。来到第一展厅入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青铜立像和“冯如一号”模型令人眼前一亮。1909年9月21日,冯如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成功飞行804米,中国人开始了对航空工业的探索。

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作为“人类探索天空惊人一跃”何其艰难,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因此发出了“航空救国”的呼喊。1923年,孙中山、宋庆龄主持广州飞机制造厂飞机命名典礼。这架橘黄色的双翼机取宋庆龄英文名音译,被称为“乐士文”号。当时,“航空救国”在社会上掀起热潮,出现了各种带有“航空救国”的宣传品和日用品。

冯如的青铜立像

这架橘黄色的双翼机取宋庆龄英文名音译“乐士文”号

以1910年清政府创办北京南苑飞机修理厂诞生为标志,无数仁人志士于艰难困苦中探索创建航空工业。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官僚买办资本引进技术和资金,陆续建设了一批早期的飞机制造厂和修理厂,同时对航空教育和科研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中国开始形成航空工业雏形。这座沙盘模型还原了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生产车间,它是首个引进先进技术的飞机制造厂。抗战中,该工厂被迁至云南垒允,在日军攻陷云南前,厂房被迫自行焚毁。此外,馆内还布置有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厂、位于黔西北大定乌鸦洞的大定航空发动机厂以及1937年清华大学设立航空研究所迁至昆明后设计建设的5英尺风洞的沙盘模型。

沙盘模型还原了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生产车间

《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

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渴望拥有自己的空中力量,并为此进行了艰难探索。努力培养和延揽人才,创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将红色基因注入中国航空工业。随着东北局势的发展和建校人员的增加,沈阳航空队在成立后的两个月内进行了3次大搬家,经由辽阳、宫原(现本溪)最后到达吉林通化。转场时,没有汽车,就用马车运输飞机和航材。在第一展厅最后,实景还原了“马拉飞机”这一被传为佳话的场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在近乎一张白纸的基础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果断决策、亲自谋划和推动实施,举全党全国全军之力,优先发展航空工业。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

实景还原“马拉飞机”场景

活塞5航空发动机

关于这台活塞5航空发动机,有一段让人难忘的故事。2022年2月末,一通河北怀来的电话打到了展品征集工作组的案头。来电人自称是航空发烧友,家里有很多航空仪表、器具,请征集组过去。抵达后,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引着他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平房。数百件大大小小的仪表堆叠在货架上,还有初教5、运5、歼5、歼6等机型的零散部件,整间屋子俨然一个50年代的空军军械库。

翻拣中,专家们惊喜地在杂物掩映中发现了一个积满灰尘的活塞5航空发动机。问及来源,小伙子很亢奋:“这是我早年在东北做小买卖时买的,当时有个军工厂清理物资,这些物件要被当废品销毁。我没怎么读过书,也不懂航空,但心里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得救救它们。”

相信这样仅凭一种莫名的热忱,就能为抢救航空物资慷慨解囊的国人应该还有很多,他们的深情感召着无数航空人献身事业,为航空工业的前行注入了澎湃动能。

沙盘展示贵州航空工业基地

航空工业研制的大批装备展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无数航空人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挺进大西南、大西北13个省区,筚路蓝缕开基立业,相继建成四大基地和五套主辅机系列,形成了航空工业新的有生力量。在贵州2.5万平方千米的崇山峻岭中,航空工业建成了中国最大的三线军工企业— 贵州航空工业基地,这座沙盘展示了基地各单位的地理分布。沙盘周围,泛黄的《喜报》和“三线人”简陋的生产、生活工具被一同陈列。位于哈尔滨的伟建机器厂医务人员刘其瑶,接到支援三线建设通知后,仅用3天就赶赴贵州深山创建302医院。他在《喜报》上匆匆写下的“无条件”3个字,是当时航空人建设三线的决心和速度的真实写照。

经过近30年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基本形成了大国航空工业的科研生产体系布局,新机试制捷报频传。在这面展示墙上,汇集了当时研制的直5、强5、歼7、轰5、轰6、水轰5等一大批装备。下方的展柜中,还有国家特级工程师荣科的子女捐赠的任命书、国家级奖项证书等数十件珍贵遗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航空工业在改革开放中对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变革。1982年第三机械工业部改为航空工业部,1988年航空工业部和航天工业部合并为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组建。这幢悬挂着不同牌匾的古建筑,见证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如今,这座位于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建筑,正是航空工业文化中心所在地。

进入21世纪,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新军事变革中,航空工业确立“科研先行”战略方针,自主创新形成热潮。馆内展出的ARJ21-700客机全机静力试验沙盘,就是我国航空科技研发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先进的航空产品不断涌现、体系发展,与重大试验设施追赶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无关系。

ARJ21-700客机全机静力试验沙盘

悬挂着不同牌匾的古建筑见证了航空工业的改革变迁(史小刚/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通航空职工的家居被忠实地还原

航史馆建筑(史小刚/摄)

在航史馆的一角,一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通航空职工的家居被忠实地还原。各类日用品五花八门,大到摩托车、自行车、洗衣机,小到锅碗瓢盆、奶糖、牛肉干,这林林总总都是航空企业自产自销,是“军转民”时期航空工业“不厌其小、不厌其杂、不厌其繁”大搞民品的真实写照。谁能想到,研制歼20的成飞曾经生产过铝饭盒,发动机研发重地黎明厂生产过菜刀?

航史馆中实景还原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受北约悍然轰炸的场面,这一事件深深刺激和教育国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与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毁沙盘场景相对的,是我国科研人员历经十多年奋斗研制成功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歼10的发展历程展现。航史馆用立体时间卷轴的方式进行了展示,让人们能更直观地理解歼10在我国航空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风雨兼程下,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奋发崛起、在强国强军的伟大时代追梦前行,实现了航空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空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歼10、歼15、歼16、歼20,运20、AG600、C919,直10、直20以及预警机、加油机、教练机、无人机等军民全系列装备全面开花,中国航空工业腾飞支撑起航空强国战略。

航空工业功勋人物

航空工业成就展示

航史馆的建设,获得了航空工业、中国航发和中国商飞3家单位的积极支持。这台AGT-110燃气轮机缩比模型,就是航空发动机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就在近期,中国航发燃机AGT-7B陆丰项目首批两台燃气轮机机组顺利出厂交付,标志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7MW级国产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实现核心零部件的100%自主制造。

AGT-110燃气轮机缩比模型

展览以介绍航空领域的院士专家和英模人物结束。在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专区,展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封信函,深切鼓舞百万航空人奋进新时代的斗志。

拾级而下,一条挂满了由小朋友们创作的航空绘画作品的楼梯间引导我们离开航史馆。这里展出的都是“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的获奖作品。孩子们对航空、对飞行的美好想象与创意,令人对航空的未来发展满怀憧憬。

逾千件展品,这里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挑选部分为大家介绍。下次再来时,大家可以顺着云湖会议中心以歼20为首的中国战鹰机群迎宾步道一路前行,期待和您在航史馆相遇。

猜你喜欢

史馆航空工业沙盘
沙盘游戏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