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吴为山美在融汇

2023-10-27

人民画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美术馆一带

吴为山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在文艺创作当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让广大的艺术工作者,也就是创作者研究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这样才能在我们的创作中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不是孤立的,一方面,要通过展示来体现,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我们今天艺术创造的融汇体现它的生命价值,以及基因的优良。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两个结合”是在新时代实践与理论创新中所形成的文化生命体,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内容,建立起新时代文化的价值体系、审美体系、创造体系、评价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为新时代精神立碑,将新时代精神立于大地。

2023年6月17日,吳为山为观众导赏“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现场,吴为山为观众讲述经典美术作品及其背后动人的故事。

《人民画报》:文化艺术承载着社会责任。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文化艺术中汲取精神养料,中国美术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和老艺术家的回信中,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在回信中强调,要“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我觉得高品质服务应该是让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有品有德。“品”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爱与敬重,是对今天创造的尊重,是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美术的最高殿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世界艺术的殿堂,所以高品质服务十分重要。

六十年砥砺奋进的中国美术馆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无数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受到审美熏陶,不少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重要作品首展于此,许多中国艺术家的名字从这里传扬,一些国外艺术家和经典作品在这里与中国观众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中国美术馆这座艺术宝库,已经成为艺术审美的殿堂、大众美育的平台、国际交流的窗口,吸引着各地观众共享美的世界。

今年6月17日的馆长导赏日,我向老中青以及少年儿童们讲解美术作品。我是中国美术馆的一员,也是中国美术馆的“一号讲解员”,我有义务、有责任讲述中国美术的故事,讲述中国美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如何在交流中吸收、如何在伟大的新时代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广大观众讲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以美化育大众、以美传播中国声音、以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式。他们跟我也有很多的互动,这种互动拉近了人民美术馆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艺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传统与当下生活的距离。

中国美术馆人愿意和所有爱好美的人共同努力,为国家办好人民的美术馆,为人民办好国家的美术馆,为世界办好中国的美术馆。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首先应是一种平和、平等、平静的对话,相互之间尊重,相互之间欣赏。它的基础是相互之间要了解。所以要跟世界各国文明与文化之间进行对话,首先要去研究他们,了解他们。那么在这个对话当中我觉得有“三个一”,也就是“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就是文化的特征。我们在对话过程当中要强调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世界丰富多样的文化对话当中,凸显各自的文化价值。“一颗心”就是要平和、平静、平等的一颗心,以这样的一颗温润之心真诚之心进行对话,就会打动对话者,与对话者之间形成一条感情的纽带。第三就是“一个魂”,我们这个“魂”就是人类共同发展和平之魂。所以这“三个一”是我们对话当中很重要的一点。

发源于华夏大地的古丝绸之路,在两千年之前已贯通欧亚大陆。千年丝路,今朝梦回。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提出了全新路径。在这十年中,“一带一路”已惠及一百多个国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伴而行,成果丰硕。

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美术殿堂,肩负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近十年来,中国美术馆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用美术精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中国美术馆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通过联盟机制合作,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文化交往的空间。近年来,中国美术馆联合相关单位相继主办了“包容与共进—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艺术展”“‘艺汇丝路’艺术展”等重要活动。

值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全面梳理馆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美术作品,举办此次展览。展览跨越山海之隔,集中展示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6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共180件艺术作品,涵盖油画、版画、雕塑等美术品类。此次展览还精选数十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中国艺术经典对话世界,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象和放眼世界的格局与情怀。这些视觉形式和艺术语言各具特色的作品,全景式展示了各国的艺术风貌,体现不同国家艺术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尊重,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生动诠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艺术增进友谊、交流加深感情,这些面貌各个不同的作品编织出文明互鉴的多彩篇章。美在融汇,此次展览的举办,将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以丰富的艺术形式所编织的“融汇”之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美术馆一带
少年美术馆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大同美术馆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去美术馆游荡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