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循迹历史文脉铸造中华之魂
2023-10-27田潇
田潇
2018年2月5日,吴为山修改雕塑《马克思》终稿模型。
“诗书画塑文于我,由心而发,皆为我文艺生命的存在形式。”吴为山说。
600多件雕塑,数十部理论、专著,千余场公共艺术展览与学术讲座,还有难以计数的书法、绘画作品。多年来,吴为山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符合时代审美特点的艺术语言来阐释中华美学精神、表现中华民族形象。他以飞扬出众的才情,超乎寻常的勤奋,对东西方文化不懈地探索和深刻地领悟,写下了一个当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属于他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这个世界。
1962年,吴为山出生在江苏东台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伯祖父高二适是20世纪杰出的学者和书法家。从记事起,吴为山就喜欢看家藏的一些画册和画,也喜欢古书中的插图和家中陶瓷器皿上的画作与书法。吴为山的父亲吴耀先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爱李杜、咏东坡、读《离骚》。从他7岁开始,父亲便要求他每天早晨背诵一首古诗,再去上学。
吴为山的艺术天赋自小开始展现。小学三年级时,他看到香烟盒上有一幅很美的庐山图,便开始用水彩临摹。后来,他自己摸索着写生,临摹过《芥子园花圃》。十三四岁时,还经常被叫去绘制街上的巨幅宣传画。“我们镇里大街上的宣传画都是我画的。”吴为山说。他还画小镇上熟识的老人,在老人们脸部的结构、长相、眼神、表情里寻找温度。到了中学阶段,他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虽然具有艺术天赋,但吴为山早年的求学之路并不顺畅,1978年、1979年他连续两年以1分之差无缘大学,便选择进入无锡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大学梦成了泡影,他也曾有过彷徨和消沉。父亲为鼓励他尽快走出失意,特地作诗一首,并送他到了惠山脚下。到现在,他还能记起父亲的那首诗:“求医失路笑难关,从艺有期莫等闲。坐井观天终是小,大江放眼快扬帆。”
1979年,吳为山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无锡工艺美术学校。看到教室里维纳斯、大卫的石膏像,他一下子有一种新奇感。制作惠山泥人的惠山黑土和白石膏的雕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为山决定要在主流艺术和乡土文化之间,找到自己艺术的生长点。
吴为山雕塑作品《父亲》青铜 30×18×19cm 1991年
在无锡工艺美术学校,吴为山接触了杰出的民间艺人和诲人不倦的老师。他整日画画、做泥人,常常从惠山直街的小店买上几个烧饼当作一天的干粮就到太湖写生。这位在苏北生活了17年的小伙子,对苏南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长江、青山、园林、水巷、古藤、石桥、篷船、老茶馆,都因他的画笔跃然纸上。因为父亲早期对他的教育,他喜欢诗,注重“意境”,江南的风光中寄托着他的情和意。他也酷爱小说,看到了现实中的人物,便联想他们的生活情境,寻找他们身上的故事。
当时,吴为山每月的生活费是13元,自己限定吃饭8元,买书3元,2元用于看展览等活动。他渐渐熟悉起尼古拉·费欣、门采尔、珂勒惠支、伦勃朗、安格尔;博物馆的陶俑、陶罐成为他临摹的对象;自然中的动物、旷野里的冬阳和春风、苏北平原的农民都曾是他速写的对象。无锡工艺美校的学习经历,为吴为山后来的雕塑事业打下了基础。
1983年,吴为山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攻油画专业。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他创作了大幅油画作品《收获时节》,当时在业内颇有影响。就在吴为山踌躇满志,准备在油画领域寻求更大发展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方向的机遇。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为山受邀为“当代草圣”林散之创作塑像。次年,他的第一件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林散之问世。众多艺评家对此大为赞赏,认为吴为山创作的林散之形象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僧气质。
这次成功的创作,引发了吴为山对艺术创作社会责任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面临转型。吴为山深感一个民族的兴盛需要有强有力的民族之魂支撑,而民族之魂则是由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所孕育,由无数先贤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铸就。历史发展的每个坐标点上,都有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形象上刻载着民族兴衰的沧桑。作为一个雕塑工作者,吴为山希望用黄土炼就其形象,凝固其精神,以青铜铸造其丰碑以励志后代,昭示未来。因此,他开始为中华名人塑像。他从塑造有相可依、资料充分的现当代杰出人物入手,继而逐步过渡到塑造古代人物乃至上古神话。可塑性的泥在他满怀深情的手的运作中,常常痛快淋漓地表现着生命的律动。吴为山有意识地运用写意手法,不囿于像,更在传神与艺术创造。
2016年12月24日,吴为山在塑造雕塑《妻子》的泥稿。
1994年,吴为山塑造了一尊孔子胸像。他从中国古代石窟雕塑中找到了形式框架的灵感,决定用“古法”塑孔子,不拘泥于生理结构,而是注重体量的对比和精神的恒久。关于孔子的具体形象,吴为山想到了冯友兰和匡亚明。冯友兰浓密丰茂的胡须,匡亚明饱满的天庭,他们举止言谈中散发着“儒雅之气”。吴为山觉得这种由内而外的儒气,吻合了孔子精神。
最终落成的孔子像,头微前躬,谦恭、大度,外形上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的凹凸,轮廓趋于弧线,身体以半圆体喻示儒家的中和,古韵十足。此后20多年,孔子成为吴为山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他先后塑造了数十座造型不一的孔子塑像,立于世界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教育场所。
2012年9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欣赏吴为山的代表作品《巍然成山—孔子》。
1995年春,吴为山为费孝通先生塑像。费孝通对他说:“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望你长期下去。”并为他题辞:“为山同志,得其神胜于得其貌。”季羡林看过他的作品后,撰文以赞:“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这也让吴为山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事业里有中华文脉的轨迹,能让人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吴为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先后在欧洲、美国工作,与国际雕塑界同行进行交流。1998年,他回到国内担任南京大学教授,并创建了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在这里,吴为山继续他的古今文化名人创作。
科学家钱伟长曾访问雕塑艺术研究所,观赏中外历史名人雕像。他走出研究所的时候说:“这个房子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却很深。”
“立像就是立人,立人就是立文化、立精神。”吴为山说。到目前为止,吴为山已经创作了600余件雕塑作品,其中有500多尊中国文化名人的雕塑。古代贤哲如老子、孔子、屈原、鉴真等,当代艺术科学领域的大师如齐白石、林散之、费孝通、季羡林、杨振宁、钱伟长、熊秉明等。这些作品凝聚了他的艺术理念、文化责任和民族情感。名人塑像似无言的师者,传承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传递着中华文明的薪火。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吴为山受邀创作的马克思青铜塑像在德国特里尔市西蒙施蒂夫特广场揭幕。
吴为山从这些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里不断汲取养分,塑造他人的同时,也在塑造和丰富着自己。他全面系统研究了中国雕塑史,总结出原始朴拙意象风格、商代诡魅抽象风格、秦俑装饰写实风格、汉代雄浑写意风格、佛教理想造型风格、宋代俗情写真风格、帝陵程式夸张风格、民间朴素表现风格等八大风格论。他将中国艺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雕塑艺术发展和成果创造之中,在实践中道出了“写意雕塑”这一理论。2002年8月,吴为山在福建惠安“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概念。
中国雕塑有着多元的写意传统,但与西方写意雕塑重视造型的外在形式不同,中国写意雕塑重视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一方面强调创作手法的“写”,另一方面突出作品内涵的“意”。中国现代写意雕塑,正是将传统雕塑中的写意精神与西方写实主义中出神入化的形神表现和抽象主义、表現主义的形式创造置于同一文化空间,在现代话语中寻找“异口同声”的心灵表达,打造出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既具备民族艺术精神又不失人类情怀。
自吴为山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及理论以来,中国雕塑的写意性有了更清晰的探索方向:塑中华文化之“形”,传中华文化之“神”,写中华文化之“意”,成为具象的哲学、流淌的诗歌、舞动的书法、融合中华美学,表现中国精神。
正如熊秉明所说:“写意雕塑既是中国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这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如杨振宁所论述:从中国三千年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中探索“中国”二字的真义,打造了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中国艺术的立足之本。
吴为山的探索立足于厚重的文化支撑,催生出无尽的意蕴。他的雕塑作品《问道》由孔子、老子两尊青铜雕像组成,取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所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雕塑采用大写意的创作手法,融合中国传统泥塑造型加以表现,心手相应,任运自然。孔子像浑然高古,展现儒家仁爱为本的道德追求;老子像飘逸悠游,体现道法自然的精神内核。
他为杜甫草堂博物馆创作了表现诗圣杜甫的系列雕塑作品。从游学壮歌、长安沉吟、流寓秦州,到夔门抒怀、草堂岁月、洞庭余响,一尊“一览众山小”的主雕和六个饱含诗意的主题雕塑塑造了诗圣形象。这组以意象与具象相结合的艺术表现,使杜甫的形象从泥的黏性中活出来,又在1800度的高温熔炼中化为青铜。“荡胸生层云”,立于大地,诗化于当代。
“中国的美术家要找到支点,才能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对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新时期的中国写意美术,要向世人讲述中国、中国人,讲述中国艺术家的梦想。”吴为山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形成有效对话,吴为山谈到了“三个一”—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脸是民族国家文化的特征,在世界丰富多样的文化对话当中应当凸显各自的文化价值;心是平和、平静、平等的温润之心、真诚之心,彼此坦诚真挚地对话,就会在对话之间形成情感的纽带;魂是人类共同发展和平之魂。”
因为雕塑,吴为山在中西文化之间行走,与罗丹、莫奈、德加、亨利·摩尔不断神会际遇,更有感于人性的力量、艺术的力量。他在1996年为荷兰女王塑像;在41岁时,以作品《睡童》获得人生中第一个雕塑界的国际大奖—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的“攀格林奖”。
2012年起,吴为山以“文心铸魂”为题开始了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开幕式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面对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手抚孔子像说:“孔子教我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出的作品南京大屠殺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模型,引起了各国参观者的情感共鸣。潘基文表示:“蕴含的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同年,吴为山的作品在意大利罗马的威尼斯宫展出,吴为山以“对话”为主题,创作的《超越时空的对话—齐白石与达·芬奇》组雕被意大利文化部收藏,文艺复兴的故乡留住了中国的齐白石。
此后,吴为山的作品开始大规模在世界展出,作品安家于不同的文化热土之上,印鉴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面孔的老子像和孔子像,先后在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重要博物馆、美术馆与驻外艺术机构展出或永久陈列;2018年,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吴为山创作的《马克思》作为中国政府赠送给德国特里尔市的礼物永久矗立于马克思的故乡;2019年5月4日,以纪念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雕塑《百年丰碑》落成于法国蒙达尔纪市;2020年1月18日,在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之际,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立起一组由吴为山创作的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2022年7月20日,吴为山创作的《鉴真像》在日本东京上野恩赐公园不忍池畔正式落成并揭幕;《灵魂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等“文明对话”主题雕塑作品近年来落成于乌克兰、希腊等国家……不久的将来,吴为山塑造的古今中外文化名人雕塑还将落户乌拉圭、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古巴等更多国家,这些永不落幕的雕塑成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
吴为山曾求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创立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与美术研究院,执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雕塑院,在为艺为学的经历中,他也接续了中华美育传统的使命。2014年,吴为山开始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近十年,吴为山见证与亲历着中国美术馆不断走向世界、不断对话世界的进程。自2014年至今,中国美术馆共举办30余个国际展览,组织策划赴国外展览20余个,逐步形成并推动了“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中国写意”等系列品牌展览走向国际舞台,积极推动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倡议,先后牵头组建了“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这些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艺术印证。
“各国艺术中蕴含着民族性和生命力。只有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认同,我们才能真正体现文化的意义所在。”吴为山表示,人类文明发展史本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