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博物馆文物定级取得新成果
2023-10-27陈雪晴中华慈善博物馆
文、图|陈雪晴 中华慈善博物馆
2019年11月,中华慈善博物馆(以下简称“慈博馆”)首次申报文物定级工作,成功定级国家珍贵文物69件(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强馆藏文物规范管理,准确认识馆藏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切实做好文物分级分类保护,慈博馆近期再次启动文物定级工作。经过前期的认真梳理和材料准备,慈博馆将馆藏164件(套)文物申请鉴定定级,其中木器文物90件(套),石刻文物74件(套)。
2023年7月22日,在南通市文旅局文物处的协调支持下,江苏省馆藏文物定级专家库成员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田名利、杨海涛和连云港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刘洪专程来馆,对此批文物进行现场鉴定定级。专家们从文物的工艺、质地、年代及保存现状等方面对申请定级文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专业鉴定,对部分颇具特色的慈善文物给予了高度评价。
01 现场鉴定
经专家现场逐一查看和评审鉴定,共初步拟定国家珍贵文物59件(套),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57件(套),包括38件(套)木器文物、21件(套)石刻文物,正式定级结果将由省文物局审定后最终确定。专家表示,本次定级的文物特色鲜明,品相、工艺、保存状况较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此次定级工作中,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知县孙公留题平政桥诗”青石碑被拟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此碑镌有江西崇仁县县令孙懋赞颂当地罗彬一家捐修平政桥所写的《平政桥有作》诗三首,碑文清晰可辨,字体端庄秀丽,行书自然流畅。下部楷书碑文记述了题诗碑的由来,当时平政桥年久失修将要坍塌,罗母陈氏让罗彬兄弟精心选材重修平政桥,桥修成后知县孙懋赋诗三首,诗尾“济得众人无险难,自然阴德及儿孙”两句就是对罗彬兄弟善举的褒奖。兄弟二人感到荣幸,刻石纪念,后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改作墓志。专家认为,此碑时代确切,质地优良,刻文、铭记清楚,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清代“文昌帝君阴骘文”隔扇门是一套清晚期的庐陵古民居或祠宇建筑正厅两侧的隔扇门板,减地阳雕《文昌帝君阴骘文》全篇,字板四周浮雕草龙、团寿、花木,上、下绦环板雕瑞兽、花卉、杂宝、四艺等图案,雕刻工艺精致。《文昌帝君阴骘文》为古代劝善经典,劝导世人广行阴骘,止恶修善。专家表示,此套隔扇门体量较大,保存完整,存世不多,较为珍贵,建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有些慈善相关匾额记载了民间褒扬善人的真实事例,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善士”杉木匾,此为清代乾隆年间的祝寿匾,红底金字,右侧寿序楷书阳雕,左侧大字行书阴刻,精美华丽。序文由赖时瑸撰写,文中提及宜翁先生援助亲友从不夸耀、排难解纷保障乡里、济困扶危倾囊不惜,其品格高尚而声名远播,被赞誉为“天下之善士”。
清代道光年间的旌表匾,黑底金字。中间剔地阳雕“善由我积,福自天申”楷书大字,其余小字阴刻。边饰浮雕卷草琴棋书画纹样,髹金漆,庄重大方。从落款“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仲冬月吉旦,詹岩刘绎题”可知题匾之人是道光十五年状元刘绎(1796年—1878年)。这八字格言表达了行善获福的传统慈善观念。
02 清代“文昌帝君阴骘文”隔扇门局部
03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海门同善堂义冢碑
04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善士”杉木匾
清代光绪年间奉旨旌表的匾额,红底金字,匾心文字减地阳雕,刻工精细。边饰华丽,浮雕缠枝牡丹,纹饰朱漆描金,底部填以矿物彩颜料,图案富立体感。匾心文字“光绪十八年奉旨旌表乐善好施。二品封典臣黄扶周之妻王氏恭承”。这是由朝廷下旨、官府颁赐的用以表彰乐于行善或拿财物济人之难的黄妻王氏的匾,反映了官方对此类乐善好施公益行为的推崇。在古代,旌表首先要经过有公信力的人推荐,经地方政府查证确认后上报,获朝廷批准后赐以匾额以示表彰,借以教化人心。旌表制度是一种政治褒奖行为,也是一项崇高荣誉,体现了统治者实施教化的执政思想。
慈博馆馆藏中有些石刻虽然年代不久,但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这块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海门同善堂同人立的义冢碑,记述了道光十六年(1836年)海门同善堂职员杨秀岩等向官府呈案,购买崇海镇北新港的粮地捐作义冢,用于收埋无主尸棺,是反映南通本地古代民间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活动的实物遗存。碑左侧面文字记述光绪年间重建义冢的情况。由于江边沙洲坍塌,新港义冢被危及,光绪十二年(1886年)五月,同善堂职员捐资购置汤家镇北富民沙粮地,用于办理义冢事宜。从碑文可知,道光年间的“同善堂”到了光绪年间已改名为“众善堂”,崇海镇地名在《光绪海门厅图志》有载,如今尚有崇海镇村地名,汤家镇在今海门汤家乡范围内。因此,此碑也是反映海门地名和江岸变迁的重要物证。
除了记录和褒奖善人善举的匾额,施茶茶缸也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实物佐证。此为清光绪十二年的施茶茶缸,茶亭所在地为湖南桂阳州马岭凹,置办茶缸的是桂阳州笃信都的雷敦岂一家。茶缸所刻铭文显示,雷敦岂继承先人遗业,将马岭一块土地每年缴纳钱粮后,剩余收入作为茶费,为行人遮风挡雨、喝茶解渴提供休憩之所,真实呈现了民间行为人施茶供水的慈善活动。
文物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是博物馆展览、社教和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此次文物定级工作,进一步扩充了慈博馆珍贵文物的数量,对提升慈博馆文物管理和保护、展示利用及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慈博馆将努力完善库区设施,妥善做好馆藏文物保管工作,提升藏品管理规范化水平。同时,拓宽藏品征集渠道,持续推动藏品征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体系,为保护传统慈善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