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服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2023-10-27汪泽幸李文辉吴凯丽

棉纺织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强力新旧皮革

汪泽幸 姚 航 李文辉 吴凯丽

(1.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4;2.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湖南湘潭,411101)

GB 8965.2—2022《防护服装 焊接服》(以下简称新标准)由国家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1],于2022 年12 月29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将于2024 年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并代替GB 8965.2—2009《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2 部分:焊接服》(以下简称旧标准)[2]。

参 考ISO 11611: 2015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use in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3],跟 踪 国际焊接服标准的发展新动向,经充分调研、思考和讨论,基于旧标准,新标准对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合理、必要的修订,并新增了部分关键性技术要求,体现了标准的连续性、合理性和先进性。为促进焊接服面料及服装的生产和使用企业与相关检测机构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标准,推动新标准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国防护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就焊接服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

1 标准名称、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

标准名称方面,与GB 8965.1—2020《防护服装 阻燃服》类似[4],为规范系列标准的命名,新标准名称由“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 2 部分:焊接服”修订为“防护服装 焊接服”。

适用范围方面,新旧标准并无原则性更改,但新标准将防护对象中的“熔融金属”修订为“熔融物质”,从术语和定义部分可知,熔融物质为熔融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如矿渣、浮渣和盐)的混合物,与焊渣的成分吻合,新标准对防护对象的表述更科学。

术语与定义方面,新旧标准共同定义了熔融物质、燃烧特性、滴落、熔融、收缩等5 个术语,但完善了术语“滴落”的定义表述;新增了热通量、辐射热传递指数、破洞等3 个术语和定义,删除了术语“耐热性能”及其定义。

2 焊接服的分级

依据使用场所和作业要求的差异,旧标准将焊接服划分为A、B、C 三个防护级别,并明示了各防护级别焊接服的应用环境和使用场合。

与阻燃服类似,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现C 级焊接服的生产、应用和检测量很少,且多数C 级焊接服性能指标已达到B 级要求;因而新标准删除了C 级焊接服及对应指标,将焊接服划分为A、B 两个防护级别,但未明示各防护等级焊接服的应用场景,可参考GB 39800 系列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或旧标准的应用场所规范焊接服的选用。

3 技术要求

3.1 面料与辅料的技术要求

3.1.1 面料的技术要求

面料分类方面,旧标准将焊接服面料分为纺织物和皮革类面料两类。目前绝大多数焊接服面料为机织物和皮革,旧标准中的纺织物即为机织物,新标准明确将焊接服面料分为机织物类和皮革类两类。

在修订面料部分考核指标的表达方式、性能要求或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于机织物类面料,新标准新增水洗尺寸变化率、体积电阻、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和色牢度等考核指标;对于皮革类面料,新增撕破强力、体积电阻、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和脂肪含量等考核指标。

新旧标准均明示,部分性能指标测试前,需要对试样进行洗涤前处理,但新旧标准选用的洗涤方式存在差异。旧标准明确要求按GB/T 17596—1998《纺织品 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中第7 章的洗涤条件缓和洗涤50 次[5],但未明示干燥程序,也未明示皮革类面料是否需要洗涤,但从旧标准的备注及测试方法的描述来看,对机织物类和皮革类面料的阻燃性能、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热防护性能测试时,均需经过洗涤前处理。新标准要求按GB/T 8629—2017《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6],以“自动洗衣机(A型)正常搅拌”的方式洗涤12.5 h,漂洗6 h,并悬挂晾干,漂洗过程中应换水2 次,每次换水前脱水2 min。水量、洗涤温度及洗涤剂等条件应满足GB/T 8629—2017 中4N 程序的设定,或使用A型自动洗衣机使用中性洗涤剂按照GB/T 8629—2017 中4N 程序洗涤50 次,并悬挂晾干。

应关注的是,新标准在试验方法6.1 部分中明示,皮革或一次性使用焊接服的面料及其成品,测试前可不经过洗涤前处理。

(1)断裂强力与撕破强力。对于机织物类面料,新旧标准要求依据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 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对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进行测试;旧标准要求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不低于450 N,而新标准修订为不低于400 N;新旧标准对撕破强力的测试标准和性能要求一致,均明示按GB/T 3917.3—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 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进行测定,并要求撕破强力不低于25 N。

对于皮革类面料,新旧标准均要求依据QB/T 2710—2018《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进行拉伸断裂强力的测定。旧标准要求牛面革和猪面革的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分别不低于16 N/mm2和10 N/mm2。新标准修订了皮革断裂强力表征指标,且不分类考核,要求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不低于80 N。此外,新标准新增撕破强力考核指标,并依据防护级别分级考核,要求按QB/T 4198—2011《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撕裂力的测定:单边撕裂》测试,且要求A、B 级焊接服用皮革面料的撕破强力分别不低于20 N 和15 N。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机织物类和皮革类面料,其撕破强力的测试原理存在差异,获得的撕破强力之间并无可比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焊接服很少被拉破,多为被撕破和挂破,因而适当降低对拉伸断裂强度的要求,强化对撕破强力的考核,更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2)阻燃性能。旧标准规定按GB/T 5455—2014《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对洗后面料的阻燃性能进行测试,并按防护级别进行分级考核。焊接服的主要功能之一为抵御熔融金属冲击,面料阻燃性能与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之间并无正相关关系,甚至可能出现负相关现象[7]93,因而为提高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有必要放宽对阻燃性能的考核要求。新标准并未沿用国内阻燃面料常用的垂直燃烧法,而明确要求按ISO 15025: 2016《Protective clothing—Protection against flame—Method of test for limited flame spread》中的方法A(表面点火法)进行测试[8],相较于垂直燃烧法,该种测试方法的燃烧过程相对缓和;新标准要求洗涤前后的A、B 级焊接服面料在测试过程中,燃烧不能蔓延至试样的顶部和两侧边缘,续燃和阴燃时间均不超过2 s,破洞尺寸不大于5 mm,且无熔融、滴落现象。相较于旧标准,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阻燃性能的考核要求。

(3)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新旧标准均明示洗后试样按GB/T 17599—1998《防护服用织物防热性能 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测试,旧标准要求各防护等级面料经15 滴金属熔滴的冲击后,试样背面温升不超过40 K。新标准要求A、B 级焊接服面料分别经25 滴和15 滴金属熔滴的冲击后,其试样背面温升均不超过40 K,并明确要求测试过程中及结束后样品不应出现燃烧现象。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对面料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的考核更严格。实践发现,即使面料可通过50 滴金属熔滴的冲击,但也很难满足实际专业电焊工人的防护需求[7]94,依然会出现被焊花烧穿的现象,必要时还需要穿着防护围裙、袖套等防护装备,以增强防护性能。

(4)透湿性能。旧标准规定按GB/T 12704—1991《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 透湿杯法》中方法A(吸湿法)对机织物类面料的透湿性能进行测定[9],要求机织物类面料的透湿量不低于6 000 g/(m2·24 h);因织物透湿性测试标准的修订,新标准明示按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第1 部分:吸湿法》进行测试,并将透湿量修订为不低于5 000 g/(m2·24 h)。目前,绝大部分合格焊接服面料的透湿量均在6 000 g/(m2·24 h)左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一面料不同检测机构的测试数据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影响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参考阻燃服,新标准调低对透湿性能的考核要求是合理的。此外,新旧标准均未提及皮革类面料透湿性能的考核要求,也未考虑对机织物类面料透气性能的考核。

(5)水洗尺寸变化率。洗涤后焊接服尺寸收缩严重时,会影响服装和皮肤之间的静止空气含量,从而降低焊接服的热防护水平;如果洗涤后尺寸过度增加,则会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并妨碍操作。新标准新增对焊接服面料(机织物类)水洗尺寸变化率的考核,按GB 8629—2017 中4N 程序洗涤1 次,按程序A 干燥(悬挂晾干),后依据GB/T 8630—2013《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测定水洗尺寸变化率,明确要求水洗尺寸变化率需控制在-3.0%~+3.0%范围内,并明示选用不加酶、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无磷洗衣粉;此外,新标准还明示,当制造商明示应轻柔洗涤或水洗时,可选用GB 8629—2017 中4G 程序或仿手洗程序(4H 程序)洗涤,但未明示干燥程序。

(6)热稳定性。新旧标准均明示焊接服面料热稳定性的检测应按GB 8965.1—2020 规定的方法进行。新旧标准均要求经5 min 干热处理后,试样的尺寸变化率不超过10%,但新旧标准选用的热处理温度不同,旧标准规定为(260±5)℃,而新标准要求为(180±5)℃。此外,从旧标准的表述来看,热稳定性能的测试对象为未洗涤试样,新标准明示为洗后试样,以确保洗后面料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7)热防护性能。旧标准要求按GB 8965.1—2009《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1 部分:阻燃服》[10]中附录A 评估面料暴露于辐射热源和对流热源的隔热性能,且仅考核A 级焊接服面料。焊接时产生的电焊弧光中含有高强度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主要通过光产生热效应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诸如中暑、热灼伤等热辐射相关职业病,其热量的传递以辐射为主,热对流相对较少,故新标准采用辐射热传导指数RHTI24 为考核指标,按GB 38453—2019《防护服装 隔热服》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评估在20 kW/m2辐射热源对洗后试样加热时,其背面温升24 °C 所需的时间。新标准依据防护级别分级考核面料的热防护性能,要求A、B 级焊接服面料的辐射热传递指数分别不低于16.0 s 和7.0 s。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对面料热防护性能考核更符合实际需求。

(8)体积电阻。焊接电源通常为220 V 或380 V,焊接过程中或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或者操作违章作业时,可能引起触电事故,特别是在金属容器、管道上或潮湿环境作业时,触电的风险和危害性更高[12],因而,有必要考核焊接服面料的绝缘性能。新标准明示按GB/T 31838.2—2019《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2 部分:电阻特性(DC 方法) 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测量面料的体积电阻,要求洗后面料的体积电阻不得低于105Ω。

(9)面料安全性能。为避免焊接服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作业人员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问题,提高面料的卫生性和标准的先进性,在旧标准考核甲醛含量和pH 值的基础上,新标准新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等考核指标。

对于面料的甲醛含量和pH 值,旧标准要求各防护级别焊接服面料的甲醛含量不高于75 mg/kg,pH 值控制在4.0~9.0。新标准按直接与非直接接触皮肤类面料,分类考核甲醛含量和pH 值;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类面料,要求甲醛含量不高于75 mg/kg,pH 值控制在4.0~8.5;对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类面料,放宽考核要求,要求甲醛含量不高于300 mg/kg,pH 值控制在4.0~9.0。还需注意的是,新旧标准在对机织物类和皮革类面料的甲醛含量和pH 值检测时,所依据的检测标准不同。

对于机织物类面料,新旧标准要求甲醛含量需按GB 2912.1—2009《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检测,pH 值按GB/T 7573—2009《纺织品 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检测,新旧标准依据的检测标准相同,且新标准明示机织物类面料甲醛含量和pH 值的限定依据GB/T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对于皮革类面料,旧标准明示甲醛含量检测标准为GB 2912.1—2009,pH 值检测标准为GB/T 7573—2009,与机织物类面料的检测标准相同。因皮革的结构组成不同于纺织品,两者虽采用同原理的检验手段,但在检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新标准明确要求,依据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 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甲醛含量按GB/T 19941.2—2019《皮革和毛皮 甲醛含量的测定 第2 部分:分光光度法》检测,pH 值按QB/T 2724—2018《皮革 化学试验 pH 的测定》检测。现有研究表明,甲醛含量测定标准GB 2912.1—2009 和GB/T 19941.2—2019 虽 同 为 分 光 光 度法,但检验过程中的比色皿光程长度、萃取液类型、称重要求和计算公式等方面存在差异[13],pH值测定标准GB/T 7573—2009 与QB/T 2724—2018 在萃取介质、萃取振荡时间等检验方法上亦存在差异[14]。

新标准明确规定,焊接服面料不应检出可致癌芳香胺染料,无异味。机织物类面料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类型和检测限应符合GB 18401—2010 的要求,机织物类材料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和GB/T 23344—2009《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进行测试;皮革类面料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类型和检测限量应符合GB 20400—2006的要求,皮革类材料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按GB/T 19942—2019《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进行测试。

新标准还要求皮革类面料按GB/T 22807—2019《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对六价铬含量进行检验,并要求六价铬不应检出。

(10)色牢度。焊接服在使用和加工过程中,通常需反复洗涤、承受反复摩擦、汗渍浸透等外部因素作用。为考核在上述外部因素作用下,焊接服面料的褪色程度,对于机织物类面料,新标准新增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等考核指标,明确要求耐皂洗色牢度的变色等级不低于4 级,沾色等级不低于3—4 级;干摩擦色牢度不低于3—4 级,湿摩擦色牢度不低于3 级;耐汗渍色牢度的变色与沾色等级均不低于3—4 级。焊接弧光中高强度紫外线能量占比约为62%[11],高强度紫外线照射下,面料极易变色,影响焊接服外观和防护性能,因而有必要考虑焊接服面料的耐光色牢度或耐紫外线色牢度,但新标准并未提及。

此外,对于皮革类面料,为确保阻燃性能,新标准还要求按GB/T 22933—2022《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对皮革的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要求皮革中的脂肪含量不得高于15%。

同时,还应注意到,虽然在新标准中,明确要求焊接服面料阻燃性能、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热稳定性能及体积电阻的测试对象为洗后试样,但试验方法中明示皮革或一次性使用服装,测试前可不经过洗涤,在理解上易产生歧义。但上述性能指标均为焊接服面料的关键性指标,无充分理由不考核皮革类焊接服面料或一次性使用焊接服面料的阻燃性能、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绝缘性能。因而,可按机织物类面料的测试标准和技术要求,对未经洗涤的皮革类焊接服面料和一次性使用焊接服面料的上述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3.1.2 附件和衬里

旧标准仅表述焊接服中使用的附件应符合GB 8965.1—2020 的规定,但未能明示衬里和辅料应满足的技术指标,GB8965.1—2020 明示了对缝纫线强力与耐高温性能、附件、辅料与衬布的性能要求。

新标准对钩、扣、拉链的性能要求及使用方式,金属件和橡筋类材料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反光带(如使用时)等配料时的逆反射系数、阻燃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与GB 8965.1—2020 的要求一致。新标准明示扣不应钉在单层面料上,扣眼间距不超过150 mm。

新标准明示焊接服如有衬里时,其热稳定性性能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与外层面料一致,甲醛含量、pH 值按直接接触皮肤类焊接服面料的技术要求考核;阻燃性能测试方法亦与外层面料一致,均采用表面点火法测试,要求续燃时间不超过2 s,样品不应烧通,无熔融、滴落现象,但并未要求阴燃时间和破洞尺寸。此外,新标准并未明示衬里的色牢度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新标准未明示缝纫线的强力、耐高温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但为确保防护性能和耐用性能,可依据GB 8965.1—2020 对缝纫线的要求,选择耐高温缝纫线制备焊接服。

3.2 款式与号型

款式方面。新旧标准均明示,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采用上、下身分离式,或衣裤(或帽)连体式,并可根据需要搭配使用围裙、套袖、披肩、鞋盖等防护用品;新标准还明示亦可搭配使用兜帽,以增强对头部和颈部的防护。

新标准还要求围裙应覆盖使用者身体前部区域,但未明确限制款式结构。新标准要求搭配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材料和附件应满足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即按外层面料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考核。从表述来看,新旧标准均未明示焊接服搭配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的材质;但从现有产品来看,围裙、套袖、披肩和脚盖的材质多为牛皮,亦有制造商选用加厚帆布或铝箔面料制备而成。为增强防护能力和简化佩戴操作,已有制造商将多个搭配的个体防护用品整合为一,如短袖或长袖连体围裙、披肩帽、护腿鞋盖,以及立领长袖连体的反穿衣款式焊接服等。

号型尺寸方面。新旧标准的表述一致,均明示焊接服的号型应符合GB/T 13640—2008《劳动防护服号型》的规定,该基础性国家标准在我国各类劳动防护服的制作中广泛使用;当实际需求的焊接服号型超出该标准范围时,按档差自行设置。新旧标准均明确要求衣裤分离式焊接服成品测量位置和主要部位允许公差应符合FZ/T 81007—2022《单、夹服装》的规定,衣裤(或帽)连体式焊接服衣长允许偏差控制在±2 cm 范围内,并明示配用的围裙、套袖、披肩、鞋盖等产品的号型可自行确定。

3.3 结构设计

新旧标准均明确要求,焊接服的设计及连接部位应保证方便和快速穿脱。旧标准明确要求上衣长度应盖住裤子上端20 cm 以上,袖口、脚口和领子部位应采用可调节松紧结构;新标准虽未明示该表述,但明确要求焊接服与其他防护用品结合部位,领口、袖口处应严格闭合,以防止飞溅的炽热金属或火花从结合部位进入。

新旧标准均对明省、活褶、明衣袋、门襟的结构设计作出了明确要求;此外,新标准修订了旧标准中裤子两侧不得使用斜插袋的要求,但要求裤子两侧斜插袋的垂直角度不得大于10°,在兼顾美观、方便的同时,亦可确保积存熔融物质。

4 成品

4.1 成品外观与水洗尺寸变化率

旧标准明示焊接服外观应符合GB 8965.1—2020 的规定,对成品外观考核指标涵盖影响穿用性能的缺陷,表面颜色互差等。新标准仅明示成品外观应整洁,无破损、污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穿用性能的缺陷,并无明示颜色互差等方面的要求。

新旧标准均明示考核成品领大(只考核立领)、胸围、衣长、腰围和裤长等部位的水洗尺寸变化率。需要注意的是,旧标准明示成品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 20097—2006《防护服 一般要求》执行,该标准虽然明确规定水洗尺寸变化率测试程序应按GB/T 8629—2013 和GB/T 8630—2013《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执行,但并未明确规定洗涤程序和次数以及干燥方式;新标准规定,成品的水洗程序和次数以及干燥方式与面料水洗尺寸变化率检测时保持一致。

4.2 缝制

旧标准仅明示了焊接服的缝制工艺和要求应参照FZ/T 81007—2022 的规定,该标准明示了缝纫针距和缝制外观要求;旧标准还要求肩缝、袖子与衣身、裤后裆部接缝强力应不小于140 N/(5 cm×10 cm),其他部位不小于100 N/(5 cm×10 cm)。

新标准在明确要求缝制外观要求的基础上,虽未明确要求缝纫针距和缝纫线类型,但明确规定肩缝、袖子与衣身、裤后裆部接缝强力应不小于225 N,其他部位应不小于100 N;对于皮革类焊接服,要求肩缝、袖子与衣身接缝强力应不小于225 N,并未提及对裆部和其他部位的接缝强力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从标准可以发现,旧标准要求织物类和皮革类焊接服,其规定部位的接缝强力均按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标准GB/T 3923.1—2013 执行,接缝应处于试样中心且垂直于受力方向,接缝端线上打结以防止滑脱。新标准明确规定,织物类焊接服接缝强力按GB/T 13773.1—2008《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1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测试,皮革类焊接服其接缝强力按GB/T 13773.2—2008《纺织品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2 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测试,虽未明示取样规格,但从GB/T 13773.1—2008 和GB/T 13773.2—2008中取样方法的表述来看,应从已缝制好的焊接服成品上取样。新旧标准在接缝强力检测时依据的测试标准存在差异,试样规格、试样夹持方法、夹持隔距以及拉伸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采用新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获得接缝强力,无显著可比性。

同时,新标准明确要求,各部位缝头部应小于0.8 cm,为确保缝制的坚牢度,目前绝大部分焊接服制造商确保各部位缝头为1.0 cm;新标准还明示,各部位30 cm 内不应有两处跳线和连续跳线,链式线迹不应跳线。

5 标识与包装

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进一步规定了每套成品上耐久性标签、合格证的内容。明确要求耐久性标签应符合GB/T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 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中7.2 的要求[15],即要求标签在产品使用寿命内永久性地附在产品上,且位置要适宜;纤维成分、含量和维护方法的耐久性标签,上装可缝制在左摆缝中下部,下裤可缝制在腰里下沿或裤侧缝上。新标准还进一步明示,在耐久性标签上,不可洗涤的焊接服应注明“不可洗涤”,可直接接触皮肤穿着的焊接服应注明“可直接接触皮肤”。

需要关注的是,新标准并未区分对待本质阻燃或后整理阻燃面料,均采用相同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标准,以促使后整理阻燃工艺向更环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符合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健康环保的发展理念。但新标准要求制造商在耐久性标识中标识面料和里料的类型是否为本质阻燃织物或后整理阻燃织物,其目的在于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真实信息,确保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

此外,新标准还明确规定了焊接服图形符号,并在其下方标注防护级别,但并未明确规定图形符号颜色和标识位置,可参照阻燃服等特种防护服装,在焊接服左臂位置标识。同时,新标准还明确要求了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应包含的内容。

旧标准明确规定了焊接服的储存条件,但新标准并未提及,在实际运输和储存时,可参考旧标准或GB 8965.1—2020 的要求执行。

6 结语

在旧标准的基础上,新标准除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完善外,主要新增体积电阻、辐射热传导指数、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技术指标,新增皮革类面料撕破强力、甲醛含量、pH 值、六价铬含量的要求,增加服装附件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修订了面料阻燃性、接缝强力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并对标识要求进行更改和补充。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标准的合理性,体现了标准的连续性和先进性。

但也应注意到,新标准在诸多方面亦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皮革类面料的热稳定性、热防护性能和体积电阻性能检测部分,面料性能要求(表1)和试验方法(6.8、6.9 和6.10 部分)在表述上易产生歧义,建议进一步明确表述内容;未明确规定各级焊接服的使用环境,不利于使用企业对焊接服的选用,可参考旧标准或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系列标准选用;未明确耐久性标识的耐久性考核指标,不利于标识警示作用的长期有效性,建议增加对永久性标识耐用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此外,并未提及原辅料和成品的检验规则,给焊接服在检验分类、检验项目、抽样规定、检验项目分类和判定规格时,带来了困惑和不便,可参考旧标准或阻燃服的新国家标准,制定适用于焊接服的检验规则。

猜你喜欢

强力新旧皮革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皮革回潮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