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满足
2023-10-26王殿雷
王殿雷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会面临孩子提出“非分”要求,我们有时会简单粗暴地加以拒绝,导致孩子情绪低落、哭闹。
我的孙女两周岁的时候,活泼、乖巧。一次晚饭后,一家三口出门溜达,返回路上,孙女突然张开双臂,向她爸爸妈妈要抱抱。她爸爸妈妈没有抱她,而是径直走向电梯,孙女跟在后面,一路哭着。第二天我跟儿子儿媳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两三岁的孩子虽然能走会跑,但是当她走累了,或者当她认为前方有危险时(比如看见前方走来一个陌生人,路边有一条黑狗),往往就不愿意走,不愿意跑了。孩子对外界的环境很敏感,对陌生人、事、物存有天生的恐惧,唯有爸爸妈妈的怀抱能让他们安心。最好的做法,是有条件地满足这个看似“非分”的要求。可以和她商量:“抱你到小区门口,你再下来自己走,好不好?”只要你用愉快、平和的语气语调和孩子商量,她是会愉快地答应的;即使不答应,也不至于孩子哭闹,大人生气。
不光是这样的小事,还有吃饭挑食、与同伴游戏争夺玩具、逛商场时要这要那等等,都可以采用有条件地满足其部分要求的做法。
孙女三岁上了幼儿园。第一天是高高兴兴去的,也是欢欢喜喜回来的。家里人问她幼儿园好不好,她说“好”。可是第二天下午,奶奶去接時,她见到奶奶就哭起来了,委屈得不得了。回家后就说幼儿园不好,不去了。问她为什么,她说,上午还未到课间,她饿了,去向老师要吃的,老师没有给她。原来是这样一件小事。
我们跟孩子解释,在学校不是在家,想什么时候吃东西就什么时候吃。可是她怎么可能理解这些,于是我坐下来专门跟孙女聊:“老师没有给你东西吃,你为什么不高兴了呢?”孙女说:“我饿了呀。”我问:“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也去向老师要东西吃,老师给了吗?”她说:“也有小朋友要东西,老师也没给。”我说:“你看,老师并不是针对你一个人。这是幼儿园的规矩,老师不能破坏,不然大家都去要东西吃,不就乱了吗?”她似乎懂了。
过了几天,她又去找老师要饼干。这一次,老师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把孩子领到一边,拿出小点心,先让孩子吃了,然后说:“你今天确实饿了,但是我们还没到吃课间餐的时间,以后可就不行了哦。”说完又给孩子一个安抚,孙女开心地点头,后面果然乖乖遵守规矩。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精彩的比喻:“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所以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有条件的满足,是策略,是艺术,是对孩子有边界的爱护,是小心呵护孩子娇嫩的水晶般的心。
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培养孩子对人的信任关系,就从这些小事开始吧。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