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热”的研讨会该降降温了
2023-10-26之江轩
之江轩
近期,11部门联合出手,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论坛活动专项清理整治,引发业界和社会关注。
一方面,研讨会、论坛、学术会议等“虚热”“泛滥”现象近年来颇有扩大之势,有知名学者感慨,如果所有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的邀请函,他都一一接受的话,一年到头恐怕不是在会场,就是在赶往会场的路上。
另一方面,“虚热”的表象下隐藏的问题不少,比如随意冠以“全国”“国际”“高峰”等字样,名不副实;主题交叉重复、内容空泛、导向有偏差;变相公款消费、旅游,等等。
纵观各类研讨会,笔者发现了以下几类“泛滥”下的怪相:
攀比嘉宾式。有的地方热衷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研讨会”的光环效应,在领导嘉宾的“咖位”上较劲,把能否邀请到“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撑场面作为会议举办是否成功、有没有影响力的第一标准。
内容雷同式。有的论坛、研讨会年年举办,主题却换汤不换药,总是“相同的配方相同的味道”,专家念着没有新意的讲稿,办会条件倒是一年比一年豪华。即使拿不出多少研究新成果的“干货”,也要邀請媒体发一波通稿,影响力却始终局限在小圈子,无法真正出圈。
交际演出式。有些研讨会主办方按照“演出”标准来筹划,凡是“看得见”的效果必定做足功夫。比如会场大屏够不够气派、场地上不上档次、礼袋够不够精美、媒体摄影摄像架势足不足……还有的研讨会过分讲究客套寒暄,把本应聚焦问题、针砭时弊的学术研讨,变成了迎来送往、请客聚会的“交际场”。
完成任务式。也有部分研讨会的目的并非出于学术交流,而是为了完成“学术KPI”。随意邀请几位相熟的专家学者,拉一些学生充当观众,用办会这种“烧钱快”的方式完成指标、经费等“绩效”考核。有的研讨会为了“升格”,还象征性邀请几位海外华人或者外国友人,或者拉几位留学生,就披上了“国际研讨会”的外衣。
“怪相”之下的研讨会,既浪费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又助长了不良的学术习气,沦为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被诟病为形式主义也不难理解。
笔者认为,一场“研讨会”有没有必要召开,还是要回归其本质来分析。
比如,出于制定行业战略政策的需要。特定领域专业门槛较高的研讨会,不面向一般公众,就不一定需要过度考虑传播效果的问题,而更需要关注邀请的权威专家研究领域是否契合、分析论证是否全面,业内资深人士的意见是否考虑充分、各方面的风险是否研判到位。
又如,出于总结经验提升认识的需要。地方党政部门举办研讨会,希望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体系,就需要与会的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事前做足功课。哪些专家能给出真知灼见,哪些仅仅是站台捧场的夸夸其谈,一听便知。
开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一场研讨会下来,真正值得总结的,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面上观点,而是通过研讨究竟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掌握了哪些前沿对策,搞清楚不同观点争而未决的症结何在。
把握学术前沿,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才是研讨会召开的“刚需”。
于地方发展与文化繁荣而言,研讨会在精不在多。事实证明,办会千场不如惊艳一场。高质量的论坛、研讨会等,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勋章”,赋予城市鲜明的气质特色,甚至成为撬动转型发展的引擎。
少些浮夸的“表演”,多些真诚的发问,撇去虚热的“泡沫”,回归办会的初心,我们才能迎来更多真正有价值的研讨会。
(摘自“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