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桃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及提升策略

2023-10-26徐妍昱陶丽萍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仙桃市文化产业特色

徐妍昱,陶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23)

201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乡村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1]。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并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2]。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举措。

1 特色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价值

特色文化是指由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个性化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特色文化也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

特色文化产业相较于一般文化产业具有其特定内涵,是文化产业在特定地域空间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基础、高新技术优势和经营创新能力[3],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满足文化市场(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产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向社会(市场)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具有跨区域影响力的文化产业[4]。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带来积极影响,对乡村振兴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帮助地方居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地区文化的自信心,推动文化产业的内源性发展,最终改善地区的贫困现象。因此,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一项既具有经济效益,又能够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2 仙桃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优势

2.1 独特的自然资源

仙桃原名沔阳,是江汉平原区域中心城市,毗邻武汉市和荆州市,北靠汉江水,南临东荆河,交通十分便利。其土地肥沃,河湖交错,物产资源优渥,是中国重要的棉油粮、猪鱼肉蛋生产基地。曾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淡水养殖大市等10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誉为鱼米之乡,并被称作“鄂中宝地”“江汉明珠”。

2.2 丰富的文化资源

首先,仙桃市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该市建制历史长达1 500 多年,自史前时期至晚清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古城古镇等文化遗产。在楚文化的六大支柱中,除了青铜冶炼以外,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和屈骚文学等[5]文化元素都能在仙桃市找到痕迹。

其次,非遗文化资源丰厚,地域特色鲜明。仙桃市拥有省级名录项目13 项,市级名录项目75 项,其中沔阳雕花剪纸、沔阳花鼓戏、麦秆剪贴入选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沔阳雕花剪纸更是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仙桃市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此外,仙桃市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独特,以“蒸菜之乡”而著名,蒸蔬菜、蒸猪肉、蒸各色鱼等传统美食,口感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最后,该市名人文化丰富。从仙桃市走出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如张难先被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模范人物”;李之龙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王玉珍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企业家雷军,创建的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仙桃市还是中国著名的体操之乡,孕育了李小双、杨威等多位体操世界冠军。

2.3 政策的大力支持

仙桃市针对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各项政策,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驾护航。2007 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在全市建立起市、镇、村3 级保护网络,相继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仙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7]。

市政府还出台了《仙桃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文件,设立2 000 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加快促进梦里水乡、沔阳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8]。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加大文化领域投资,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已建立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四大核心旅游资源,分别是排湖风景区、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仙桃梦里水乡文化旅游区、沔街。

3 仙桃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1 特色文化旅游业进展明显

仙桃市深挖沔阳文化精髓,将文旅、美食、非遗等一系列文化元素相融合,初步实现以文促商,以文兴旅。同时积极开展品牌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河阳三蒸文化节、桃花文化旅游节等节庆以及“漫游田园水乡,寻味人间仙桃”文化旅游活动,拉动了消费,扩大了仙桃市文旅品牌影响力。

3.2 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大量涌现

仙桃市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的速度显著加快。“十三五”期间,仙桃全市在建(已建)文旅项目13个,投资总额近150 亿元。其中,梦里水乡和沔阳小镇分别获评国家4A 级、3A 级旅游景区,郭河镇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排湖密塘渔村获评省级旅游名村,仙桃市群众艺术馆获评“国家一级馆”。2022年3月,该市获批荆楚文旅名县创建资格。

民间文化产品开发也有了新进展,文艺佳作不断呈现。花鼓小戏《抢老张》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大型现代革命大戏《胡幼松》获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楚天文华剧目奖[9]。

3.3 产业聚集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仙桃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上初步形成了“一江两沔三湖四带”(一江为汉江;两沔为沔城、沔街;三湖为排湖、沙湖、五湖;四带为沔东红色旅游带、仙西乡村旅游带、环排湖旅游带、杜家台分洪道湿地旅游带)的旅游发展雏形[10]。

2022 年一季度,该市共接待游客156.05 万人次,同比增长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7 亿元,同比增长5.2%[11]。

4 仙桃市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仙桃市对其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也经历了一个由原生状态、自然利用到着力开发、自觉引导的过程。“十三五”期间,该市政府在对自身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筹划不少,投入不少,也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其自身资源所蕴含的潜力相比,依旧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与邻近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该市在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接续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拉动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

1)产业发展不平衡,总量规模不大。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市不同文化产业之间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由于景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旅游业对文化的依赖性很高,因此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快;而在艺术品市场中,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平衡,使得市场规模有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总体规模较小。

2)深度开发创意少,附加值不高。该市现有文旅项目大多依靠文化资源或历史影响,以观光休闲为主,缺乏创新和感染力,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如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梦里水乡文化风景区缺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或文创产品,景区中的荷塘村大多是售卖当地特产如花茶、油伞、食品和汉服等。

3)资源整合不充分,聚集效应不强。该市主要涉及的产业是乡村文化旅游和古村落文化,产业结构较单一。此外,特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也没有跨界联合,导致许多同质化的文化产业内容涌现,难以在产业链中找到各自合适的定位点。仙桃市乡村文化产业面临着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创新性问题。

4)人才结构不合理。该市文旅融合的专业人才较为短缺,非遗传承人、乡土文化人以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仙桃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

5 仙桃市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的提升策略

5.1 统筹规划,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产业布局需要考虑当地资源禀赋、优势行业、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具体来说,政府可以根据产业集聚的特点建立产业园区,以便集中产业要素和资源。此外,需要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和政策,加强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可以采取措施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如设立专项基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此外,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特色文化产业领域,以此建立文化投资的多元化格局。该类措施有助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该领域,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5.2 深挖内涵,创意赋能产品价值

创意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核心。产品研发需要注重创意的引入,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不断地创造出新产品。这些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设计、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品牌识别度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开发具有仙桃市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可以邀请相关创意企业针对市场进行创新设计,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举办仙桃文创大会,开展仙桃文创大赛、创办仙桃文创集市、举行线下文创市集等活动,打造代表性的文创赛事品牌。

科技的发展能够催生新业态,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产生新的商业机会。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不能局限于观赏,更要具有“临场感”和“娱乐性”。如打造5G+文化旅游项目,综合运用5G、8K、VR 和AR 新兴技术,开发全景技术线上“云游”仙桃市,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味梦里水乡,恍若身临其境;景区文艺演出也可开展山水实景演出并进行沉浸式传唱交流,增加娱乐性。

5.3 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聚集效应

特色文化产业可以通过跨界融合,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开发创意旅游,就是要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借助创意农业的灵感进行新的开发设计,打造“文化+旅游+农业”产业集群。将文化产业与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相结合,提供更加综合的文化旅游体验。同时,也可以将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电商等新兴产业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全方面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还可以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和产业价值链。如从文化创意设计、原创作品生产,逐步向文化创意产品制造、销售等方向拓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同时也可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亦可以进行横向延伸,将文化产业内的不同领域和产品相互联系,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相联系,形成跨区域、跨产业的文化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聚集效应,需要特色文化产业在跨界融合和纵横向延伸产业链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立良好的产业合作机制和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5.4 创新机制,培养优秀人才队伍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库来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和人才培养,特别是要关注基层的乡土文化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这将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人才质量和供给质量,为文化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文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重视并激励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激发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5.5 整合传播,打造产业知名品牌

要打造仙桃市文旅形象品牌,需要充分发挥仙桃市文化的独特性。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节庆活动推广工程,创新办好沔阳三蒸文化节、国际体操比赛、农民艺术节、荆楚文化旅游节等重点节会,扩大传统节日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另外,着力打造手工艺文化品牌,巩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整体形象和文旅IP。

建议仙桃市文化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和自媒体优势,利用短视频平台和微电影等形式来宣传该市的特色文化和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介绍该市的历史典故、风土习俗和文化景观,通过联合拍摄微电影等方式展现出仙桃市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这些努力,打造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城市形象,进一步促进仙桃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了解和体验仙桃市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仙桃市文化产业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