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振:一个人的电影史

2023-10-26文|小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吴宇森张家好莱坞

文|小 施

因为丰富的电影工作经验,张家振在“亚洲电影博览会2011”获颁“近十年最杰出制作人大奖”,以表彰他对亚洲电影的贡献。

1990年11月 张家振(右)与吴宇森(中)、梁柏坚(左)在尼斯的《纵横四海》外景拍摄现场

国际知名电影制片人张家振在电影圈有着超过40年的传奇生涯。丰富的电影工作经验,令他在“亚洲电影博览会2011”获颁“近十年最杰出制作人大奖”,以表彰他对亚洲电影的贡献。

痴迷电影

“最初的触动,就是喜欢,没有别的解释。”在张家振的记忆中,儿时除了看电影,没有什么其他娱乐。受爱看电影的父母熏陶,张家振对电影的兴趣日渐浓厚。“我家附近有4家粤语片院线的龙头电影院,但下午5点半会放老的外国影片,票价很便宜。”这种被称为“5点半电影”的片子,令他看得不亦乐乎。至今张家振还记得,一向节省的父亲,难得去戏院看首轮电影,看的都是工余场(即专门放给刚下班的人的电影场次)。

回想自己看过的影片,张家振说,“看了一部电影,虽然有的故事很简单,可是我还是全部记得,因为它有些地方打动了我,对我来说这就是很棒的电影。”在他看来,一部好的电影“除了可以从不同层次去启发、感染观众,还应当负有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而儿时对电影的痴迷,让原本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念建筑专业的张家振对电影事业念念不忘,于是在听了法国导演尚卢高达的一场两个小时的演讲后,他当即决定投身电影事业。

之后在纽约大学近4年的留学生活,是张家振认为毕生所度过的“最愉快、最兴奋、最无拘无束的时光”。这期间他喜欢上了两位导演,“一位是许冠文,有一次看了他的喜剧片《半斤八两》,它是那段时间我看过的香港电影中最好的一部。我想如果我回香港,也要拍这样的电影;还有一位是胡金铨,他的武侠片拍得很有意境、很美。我本人非常喜欢武侠片,觉得他是最棒的华人导演。”

从导演到制片人

1977年9月,张家振回到香港。“那时候新浪潮还没开始”,加入香港嘉禾电影有限公司的张家振先是为《神偷妙探手多多》和《死亡塔》担任制片经理。在香港丽的电视台工作两年后,他于1981年加入香港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监制《靓妹仔》《神探光头妹》《停不了的爱》,后者曾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竞赛单元。

1984年,张家振执导了后来被他视为“事业上的一个污点”的唯一一部电影《逃出珊瑚海》。“每一个念电影的人都会想当导演。没办法,我不是当导演的料子。”话虽如此,张家振内心仍忿忿不平,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至于此。他发誓要当一个好监制,“去协助一些比我更有天份、更幸运的导演”,“把优秀香港导演的作品带到全世界。”

多年后,说起中途改变事业方向,张家振认为,在香港工作的那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去了戛纳电影节很多次。“戛纳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电影世界是那么的大,不是光中国香港、不是光美国,而是还有其他地方。当不成导演之后,我就觉得应当调整方向发展,由此改变了命运。”

1986-1988年,张家振担任香港德宝电影公司发行总监期间,捧红了李国豪和杨紫琼两位巨星;1988年他加入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出任总经理,为多个经典电影担当执行监制,其中包括《中日南北和》、《天罗地网》《喋血双雄》《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倩女幽魂II人间道》《笑傲江湖》等,并成功将上述电影推向国际市场。1990年,张家振和吴宇森组建新里程电影有限公司,制作了《纵横四海》和《辣手神探》等电影。同时,他也是周润发和编剧李碧华的经理人。1993年,吴宇森以《终极标靶》进军好莱坞,张家振是联合监制。1994年,他和吴宇森合组好莱坞制作公司WCG Entertainment,出品《断箭行动》《夺面双雄》《安娜与国王》《职业特工队2》等电影。两人后成立塞拉利昂制作公司,制作《烈血追风》、美高梅的《刀枪不入一僧侣》和派拉蒙的《致命报酬》等影片。

走向更广阔舞台

《纵 横四海》海报 《

赤 壁》在美国的海报

《太 平轮》海报

“去美国拍片、闯出一番新天地,是吴宇森的梦想。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戏还没有说要开绿灯的时候,就已经把香港的房子都卖了,什么都不要了,可以说是破釜沉舟。我在香港还留了公寓,原本以为拍一部戏就回来了,那时候很多人找我,但是他叫我留下来跟他一起打江山。”张家振回忆说,“最初有很大困难,他不会英语,要美国的市场承认他是不容易的。他在好莱坞拍的第一部戏,环球老板就说这不过是讲英语的香港片,他要慢慢去调整、适应;拍第二部戏《断箭行动》,虽然他没说,但内心就是要拍一部美国电影,而不是‘讲英语的香港片’,但是很多人因此说他的个人风格没了;一直到他第三部戏《夺面双雄》,才做到了既保留了他的风格,而且又是一部美国电影。”

张家振认为,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中,吴宇森是很成功的。吴宇森的电影,全球票房10多亿美元,而且在2010年获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

2004年以后,张家振和吴宇森把多年来在好莱坞汲取的经验,带给亚洲和华语电影市场,两人联合制作的大片《赤壁》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颇佳的票房成绩。不过,另一部大片《太平轮》则成为两人“合久必分”的分界线。

而后在北京工作的几年,张家振扶持了不少新导演。他负责监制的作品包括路阳导演的《绣春刀》、周全导演的《西小河的夏天》、崔斯韦导演的《雪暴》、相国强导演的《模范青年》、余非导演的《飞越巅峰》、赵非导演的《命中罪爱》、陆可导演的《老爸是旺财》等。其中有的荣获釜山电影节最高奖项新浪潮大奖(第二十三届)和釜山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观众大奖(第二十二届)。

“2020年春节期间,我回洛杉矶家中休息,没想到新冠疫情暴发,回北京的机票改签了几次,最后被取消了。等到国内疫情好一点了,美国又不行了,既然无法回国,就退休吧。”原本张家振希望多拍两部电影才退隐江湖,但在他跟不同地方的华人新导演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和创意,让人不禁对这新一代的导演寄以厚望。”在他看来,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有精品。

“苏联导演艾森斯坦不是拍了《罢工》《波坦金战舰》《十月》等主旋律电影吗?它们都是电影中的经典。”而作为一个电影人,尽管有一半时光是在好莱坞度过,“但我的心始终还是魂牵梦绕着华人的电影——希望华人拍的电影能不断创出佳绩,感动世界。”

1991年,三星影业的李公明(中)到《辣手神探》拍摄现场探班,右为张家振

猜你喜欢

吴宇森张家好莱坞
说话算话的我
Quantum algorithm for neighborhood preserving embedding
张家塬村村歌
张家贵 藏石欣赏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秀秀台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见谊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