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2023-10-26李美瑜罗国琼张凯凯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肉牛贵州省贵州

汪 勇,张 丽,李美瑜,罗国琼,张凯凯

(1.贵州省罗甸县养殖业发展中心,贵州 罗甸 550100;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其中,肉牛产业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畜牧业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肉牛产业在贵州省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对此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贵州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贵州肉牛产业现状

1.1 产业规模和分布情况 贵州肉牛产业规模较大,以黔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据统计,贵州省肉牛存栏量达2 000万头以上,居全国前列。肉牛养殖方主要为家庭农场和专业养殖场,其中以家庭农场为主。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1.2 养殖技术和管理现状 贵州肉牛养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整体较为落后,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养殖技术粗放、饲料营养不足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技术人才缺乏,限制了贵州肉牛产业的发展。

1.3 品种质量和养殖效益分析 贵州肉牛的品种主要以本地品种和外来品种为主,品种优化不足,品种间的杂交程度较低,导致肉牛繁殖能力和肉质品质不高。此外,肉牛养殖的生产成本较高,养殖效益普遍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贵州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 贵州地形复杂,高山坡地较多,限制了肉牛养殖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贵州气候条件多变,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易导致肉牛患病和生产效率下降。这些因素都给肉牛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2.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贵州农村地区的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一些养殖户缺乏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肉牛养殖过程当中,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或是一味追求养殖的捷径,对养殖过程的投入较少,导致肉牛养殖情况不理想,市场认可度较低,养殖效益低下。

2.3 市场营销不佳,品牌建设不完善 贵州肉牛产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宣传,导致肉牛产品的价值难以体现,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和产业的发展。

2.4 肉牛良种化程度不高 贵州肉牛养殖多以农户散养、小规模养殖为主,表现有管理落后、低成本、随意性大等特点。牛群繁殖除规模化养殖企业外多以本交为主,自繁自养,长期近交形成了品种个体小、生长慢的缺点。加之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引入西门塔尔等外系品种进行杂交,贵州省本地黄牛资源没有得到有计划的保护,纯种群数量减少,本品种选育工作跟不上市场需求。虽然近年来在加大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政策指导下,进行了保种选育,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限制,良种化程度仍不高,阻碍了地方肉牛产业的发展。

3 对策和建议

3.1 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贵州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1 统筹协调便捷的融资平台 肉牛养殖需要投入的资金大,且周期较长,经营主体承受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建议政府结合区域需求,搭建专项融资平台支持肉牛经营主体获得有效金融支持。

3.1.2 组团申报国家财政资金项目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肉牛发展的水平,组织辖区内的经营主体组团申报国家支持地方发展的财政资金项目,推动肉牛产业向高效、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提高肉牛的质量和养殖效益,进一步引导、鼓励群众的肉牛养殖积极性,让其积极配合地方产业规划和布局,投身肉牛产业,通过肉牛养殖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3.1.3 积极争取用地和贴息政策支持 肉牛养殖是一项富农产业,特别是肉牛的饲草可直接或间接使用种植业副产物,可衔接种植业形成种养循环小生态产业经济,对带农增收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要结合区域农村主导产业,制定出台肉牛发展的用地和贴息政策,支持肉牛经营主体更好发展。

3.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和肉牛品种质量 搭建技术改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良种率。可依托贵州省种公牛站搭建两级肉牛能繁母牛人工授精服务体系,一方面围绕当前贵州肉牛养殖大县形成肉牛人工授精一级服务体系,形成大场辐射服务周边为主,政府农技畜牧技术干部托底服务为辅的人工授精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围绕非畜牧大县形成肉牛人工授精二级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依托政府农技畜牧技术干部为技术主体,重点围绕规模场和能繁母牛养殖聚集区专项培训技术人员为主,零星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加强对肉牛品种的选育和改良,进一步提高贵州肉牛的品种质量。

3.3 做好牧草种植与农副产业饲用开发技术指导 一方面要围绕肉牛养殖聚集区做好牧草供应种植区域规划,各地区政府再对辖区内农业发展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对肉牛养殖聚集区要配套种植牧草需的耕地,或者结合主导种植业开发饲草料,保障肉牛养殖饲草来源。另一方面要围绕农作物主产区布局农作物秸秆饲用开发体系,实现农作物秸秆就近就地加工、异地储草供草的体系,进一步保障肉牛养殖饲草需求供应。

3.4 推广科技创新,加强市场营销 一方面要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本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肉牛产业的适应能力和比较效益。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促进肉牛养殖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面向基层农户,实实在在做好技术指导,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现场,为农户提供养殖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市场营销与标准化养殖,推动肉牛产业向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建议政府加强对市场营销的支持,鼓励肉牛养殖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肉牛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进而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操作中,应将电商惠农、电商助农与贵州肉牛品牌的建设和营销深度结合起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切实提高贵州肉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营销成效。如开展网络直播,制定详细的直播内容计划,包括展示肉牛养殖现场环境,分享肉牛知识、以及讲述养殖故事等。还可邀请专业厨师或专业营养师进行牛肉美食烹饪教学,讲解牛肉的营养成分和牛肉的营养搭配方式等,以吸引人们对贵州肉牛品牌的关注度,刺激消费。

4 结语

贵州肉牛产业是贵州省农业十二大产业之一,对农民增收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但相信在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找到推动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贵州肉牛发展的经济效益,使肉牛养殖产业在助农带农增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肉牛贵州省贵州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贵州,有多美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