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计量分析的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研究

2023-10-26许烨婧柴金艳朱富成

乡村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经理人编码维度

许烨婧 柴金艳 朱富成 刘 永

1.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 200000;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三农”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又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擅长运营和管理的农村职业经理人。基于此,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

1 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从概念上来看,农村职业经理人也被称为“乡村CEO”,也就是乡村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主要是从事与乡村经济组织经济活动相关的经营管理人员。与农村职业经理人相关的称谓还有农业经理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经理人、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等。这些称谓在概念上略有差别,但均是为“三农”经济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营管理支持的人员,因而笔者在其表述上不加严格区分。

对于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相关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金瑾[1]以四川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总结探讨其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措施,即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以整合资源为核心,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以创业联盟为纽带,构建交流学习机制;以创新管理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阎鹏宇等[2]对四川省成都市进行调研,了解其农业职业经理人目前的培训情况,总结出其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优化培训对象、创新课程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加强培训的评价跟踪等。沙依兰等[3]针对四川省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开展了相关调查,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建立健全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和方案;建立健全培训前后的跟踪与反馈机制;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力量,丰富培训形式与内容;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力度)。张颖等[4]基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探讨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对策分析,建议通过因需培训、规范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并完善扶持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江世青[5]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村职业经理人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如强化本土职业经理人的培养、鼓励村社探索职责适度分离、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村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等。丁嘉达等[6]提出通过以下措施破解农村职业经理人人才队伍建设困境:拓展人才来源渠道,注重农村职业经理人身份构建;坚持“教育先行”理念,建立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王升[7]从选、引、育、新业态、新实体、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机制。何安华等[8]从培育机制、激励机制、评估体系、监督机制、职业经理人制度与乡村社会衔接、保持探索理性等方面提出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的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职业经理人有关的实践文本、理论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出两类文本的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点。

2 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要素识别

为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笔者使用质性分析工具对我国农村职业经理人有关的实践文本、理论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出两类文本的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点。

2.1 农村职业经理人实践文本计量

2.1.1 文本获取

实践文本主要是国家出台的有关职业经理人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还包括网络平台中各地区农村职业经理人开展活动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有关农村职业经理人的采访报道等新闻。

笔者在各类网络平台中输入“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村职业经理人”和“农村经理人”等关键词,共得到相关样本21篇,如表1所示。

2.1.2 要素识别

2.1.2.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主要是从实践文本中提取初始的概念语句,然后将该类文本归类,进行初始编码。由于网络环境中的文本资料内容和结构较复杂,为了保证编码内容准确,笔者采取连续语句编码的形式,将若干连续语句总结、归纳为初始编码。初始编码结果示例如表2所示。通过开放性编码,共获得20 个初始编码,即20 个初始范畴。

2.1.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性编码所形成的分散、模糊的初始范畴进行进一步联结、整合的过程,在合并同类型范畴的基础上,确定主范畴。笔者对上述开放性编码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合并类聚,提取出5个主要范畴,即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2.1.2.3 选择性编码

为了进一步概括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影响维度,对主轴编码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核心范畴,构建相对应的、可展示的、有规律的理论模型。笔者共提取出3 个核心范畴,即政府维度、集体维度、个人维度。

为保证编码结果信度,由不同人员进行了3 次重复编码。通过编码运行结果分析,尚未发现新概念、新范畴、新关系,表明编码有效,具备可信度。三级编码结果如表3所示。

2.2 农村职业经理人理论文本计量

2.2.1 文本获取

为了进一步发掘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要素,笔者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文本纳入计量范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和篇名检索,输入“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村职业经理人”和“农村经理人”等关键词,得到相关学术文献15篇,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农村职业经理人理论文本(按拼音排序)

2.2.2 要素识别

2.2.2.1 开放性编码

重复上述开放性编码过程,共获得20 个初始编码,结果如表5所示。

2.2.2.2 主轴编码

对20 个初始范畴展开主轴编码,得到5 个主范畴(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团队能力、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即二级编码结果。

2.2.2.3 选择性编码

根据前文所述归纳主范畴,得到理论研究中影响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要影响维度,各维度即为一级编码。为了保证编码结果可信,另外安排了3名人员进行重复编码。通过对编码结果进行分析,尚未发现新概念、新范畴、新关系,表明编码有效,具备可信度。综上所示,笔者将理论研究中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建设核心范畴确定为政府维度、集体维度和个人维度。三级编码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三级编码结果

2.3 农村职业经理人文本计量结果分析

2.3.1 共性分析

一方面,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体共性。实践文本和理论文本的一级编码结果和二级编码结果较为相似,说明从宏观角度来看,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体包括政府、集体和个人。无论是实践文本还是理论文本,个人维度的覆盖率最低,政府维度的覆盖率最高,这说明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主体是政府。另一方面,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因素共性。实践文本和理论文本的二级编码结果一致,可以归纳出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分别是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2.3.2 差异性分析

首先,环境要素关注度差异。实践文本中政府维度和集体维度的覆盖率相近,分别为3.54%和3.34%;理论文本中政府维度和集体维度的覆盖率相差较大,分别为9.15%和2.2%。这说明学术界更关注政府部门对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推动作用,而在实践工作中,集体对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影响同样很重要。

其次,技术要素关注度差异。理论文本中关于技术能力要素的关注较高,覆盖率为1.55%;实践文本对技术能力要素的关注较低,覆盖率为0.17%。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农村职业经理人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关注和学习。

最后,经营要素关注度差异。关于经营能力这一能力建设要素,实践文本的覆盖率大于理论文本,并且实践文本中关于经营能力的初始范畴为8 个,大于理论文本。这说明,在实践活动中,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能力较为重要。

3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对策

通过文本计量法分析了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体(政府、集体和个人)、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五大要素(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和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3 个重点方向(环境、技术和经营)。通过此研究可知,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调动各类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政府、集体和个人3 类建设主体之间存在极其密切的关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笔者提出从以下2 方面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通过文本计量分析发现,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体是政府、集体和个人。其中,政府维度的覆盖率最高。由此可见,在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主体中,政府是关键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持续优化农村职业经理人扶持政策。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关于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社会保障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针对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社保、医疗补贴机制;创新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对农村职业经理人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信用贷款授信、担保贴息,按一定比例补贴农业保险保费。其次,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切实把加强农村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最后,各地政府还要加强对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集中用于农村职业经理人教育培训、评价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同时,进一步加大条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教育培训条件,提升教育培训能力,鼓励探索引入社会资金用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

3.2 加强选拔和培养机制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在文本分析中,虽然对农村职业经理人的选拔、考核与培养机制建设研究较早,但从个人维度的实践文本(2.1%)和理论文本(1.85%)编码分析上看,均低于政府维度和集体维度。这表明经理人引培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3.2.1 选拔机制建设

在选拔机制建设方面,规范培养对象的遴选标准,形成完善的选拔指标体系,包括农村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指标、能力指标、潜力指标、试用期指标和数量指标等。需求指标可依据区域实际需要、候选人自身优势等进行制定,分类别、分层级制订遴选计划,将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逐层级纳入遴选计划中。能力指标应涵盖治理能力、经营能力、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潜力指标重点围绕团队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估测发展潜力,如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协作能力、联系群众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经理经验、综合素质、适应能力、专门技能、数字化能力、信息化能力、技术革新能力、网络运用能力等。试用期指标和数量指标应根据乡村具体情况和相关发展规划加以确定。

3.2.2 培养机制建设

一是丰富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综合政府、农业类高校、涉农企业多方力量,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优化整合专业技术培训等资源,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二是建立培训跟踪反馈机制和专家咨询服务机制。各地应建立培训跟踪反馈机制,对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情况及所在组织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培训效果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及时为农村职业经理人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

3.2.3 考核机制建设

在考核机制建设方面,可以按照分类和分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奖惩和淘汰机制。分类评价是将农村职业经理人按照从事工作领域(如农业职业、农村电商职业、文旅职业、经营管理职业等)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一般按照初、中、高3 个等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和淘汰机制,确保农村职业经理人在市场中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4 结束语

农村职业经理人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人才,需要持续把握其职业能力状态,及时发现其成长环境和用人机制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农村职业经理人各方面的能力。笔者通过文本计量的方式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主体、关键要素和重点,并据此提出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猜你喜欢

经理人编码维度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Genome and healthcare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