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三喻”

2023-10-26向贤彪

思维与智慧 2023年27期
关键词:串门儿比作磨难

◎ 向贤彪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以往,“读书人”的称谓属于少数精英阶层。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属,而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义务。然而,读书又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喜欢读什么书,读后有什么感受,完全因人而异。对于读书的功用和获得感,有“三喻”值得我们体味一番。

有人把读书比作“回家”。这个“家”显然不是生活意义上的家,而是精神之家,是心灵之家,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得到如亲情一般的抚慰和回馈。作家麦家这样讲述:“那年我患重病住院,手术后恢复得极不好,困顿愁苦到极致的时候,我就读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当我把注意力专注到那些思辨又知性的文字,细细品阅作者关于中华五千年文脉迁延的见识的时候,心随文迁,情因文移,仿佛感觉到母亲的手在抚摸我痛苦的肉体和焦虑的情绪。后来,我每天阅读几千字,一本书读完,渐渐身心平复。”

身体染疾的时候,回家医疾可以得到亲情的抚慰;诸事不顺的时候,回家安歇可以平息不少负面情绪。然而,物质的家不在身边怎么办?那就从阅读中找家吧!恰如作家毛姆曾说过的,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时,从阅读中,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邂逅到不一样的人和事,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际遇,掩卷沉思、反躬自省,能让我们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几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使身心得以疗疾,精神得以修行。手不释卷、持之以恒,饱受书香的浸润,方能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有人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杨绛先生曾这样感悟: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好一段风趣幽默的“串门儿说”,让人身临其境、沉浸其间。

学习杨绛先生的做法,我也去串串门儿。今天去《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去拜访晋公子。他原本是个落难公子,生来似乎不大在意国君的位置,日子得过且过,流落各国的日子里不时遇险,但只要过了险,他马上就随遇而安。然而在一群有思想的追随者的不时敲打下,以及此后的一个又一个遭遇中,他的眼界平视天下,他的心智大受砥砺,19年逃难路上的最后几年,一年比一年成熟,一次比一次显出不俗,磨难终于把他打磨到君主的格局。最后,他一举成君,后来还成了各国的霸主。与晋文公道别后,一个强烈的感觉占据脑际:磨难是天然的苦口良药,砥砺是人生成长的阶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只有经得起磨难,抗得住打击,才能丰富人生阅历,砥砺意志品格,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有人把读书比作“下锚”。意思是说,书籍是巨大的锚,而你的整个人生,就是一艘大船。你需要巨大的锚,来稳定自己的坐标,抵挡狂风暴雨的来袭;你需要巨大的锚,来保持内心的静谧,积蓄前行的力量。

英国女作家摩根女士说,要读多少书才能抚平心头的求知欲?她的答案是读遍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书籍——一本小说、一部传记或是一册短篇故事集,大约196 本。王蒙先生给书友介绍读书之见:读一点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老师朋友讨论切磋的书。他把这种读书的过程,热切地称之为“发现新领域、感受新天地、寻找更好思路和更高质地,使你接受新的洗礼”的过程。

无论是摩根说的读196 本书的数,还是王蒙说的“读一点费劲的书”的质,都是构成书之“锚”的元素。正是在一次次与先哲、与大师交锋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境界、视野、心胸,无一不受到熏陶和濡染,久而久之,智慧的光华,就会集聚起所有的生命能量,使我们能用自己的光和热,推着自己前进,又给世间带来光明。“一切知,俱于黎明中醒”,阅读带给我们的就是心灵的黎明。

把书籍之“锚”作为人生的“稳压器”“加油阀”,就会看到这样的人生风景——“下锚”时稳如泰山,不惧风浪;“起锚”后乘风破浪,高歌远行。

(棠棣花摘自《福建日报》2023 年7 月11 日 图/槿喑)

猜你喜欢

串门儿比作磨难
月师
比作诗
串门儿
串门儿
串门儿
路上
人生路上磨难多
让磨难为生命着色
垃圾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