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R技术赋能文化符号可视化实现文博节目具身传播

2023-10-25吕青青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摘要:泛媒时代,新媒体技术促使文博节目革新。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普遍,人们信息接收的喜好和习惯有所改变,倾向于碎片化、移动化。文博节目作为肩负传播中华文化重任的重要主体,针对这种变化理应改革,打造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助力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为追赶时代潮流,吸引年轻受众,传承中华文化,文博节目巧用技术进行内容革新、形式创新,实现自身创活。文章以《中国考古大会》为例,探析XR技术实现文化符号可视化、赋能文博节目沉浸式传播的方式,以期为其他文博节目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发现节目通过使用XR技术再现文物?遗址原貌、重历发掘过程实现文化符号可视化,同时通过XR技术实现场景还原赋能沉浸式考古、以游戏形式调动感官参与、节目场景转换连贯无割裂等方式实现节目具身传播。

关键词:《中国考古大会》;文博节目;XR技术;沉浸式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3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文博节目高高在上、枯燥无味的刻板形象,从内容、形式等多个层面为文博节目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文博节目纷纷采用新技术进行革新,如《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登场了!敦煌》《上新了·故宫》等节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文博节目破圈传播,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国内外受众通过文博节目直观感受中华文化并被其隐藏的内涵所折服。

通过对近几年《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博节目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节目都使用XR技术来实现文物及相关物体的可视化,带给观众更为直观、震撼的节目画面,例如《国家宝藏》使用VR裸眼3D技术再现文物,《典籍里的中国》使用MR技术搭建场景。所谓XR(Extended Reality)技术,即通过技术把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连接融合在一起,提供身临其境般的虚拟体验环境,将实体对象成像为真实、立体、逼真的三维图像,是VR、AR、MR的综合性展现[1]。文博节目通过使用XR技术打造“文化+技术”的新型沉浸式节目模式,使受众产生沉浸感。文章以《中国考古大会》这一现象级节目为例,探讨XR技术如何赋能文化符号可视化并使受众产生沉浸感,分析其应用XR技术的方式与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文博节目的革新提出建议和展望。

1 案例简述:“文化+技术”实现节目创活

《中国考古大会》是国内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推出,正逢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节目邀请遗址发掘者、考古专家作为固定嘉宾,明星艺人担任考古推广人组成考古推广团,共同参与对遗址挖掘过程的重现及解读,让观众感悟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和考古工作的艰辛,向世人展示我国的历史底蕴,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考古大会》使用实景展示和VR技术结合的方式“解锁考古密码,探寻中华文明”,融技术性、趣味性、文化性为一体。节目使用两个展厅,其中副舞台为基于AR、MR等先进技术打造的虚实结合的场景,这一举措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以此为例探讨XR技术在文博节目中的应用更具有典范性和说服力,可以为其他文博节目在新媒体时代顺应潮流、实现革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2 《中国考古大会》中应用的XR技术

《中国考古大会》这一节目旨在“解锁考古密码,探寻中华文明”,向人们展示考古工作的艰辛与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先民的智慧和文明。考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以往对其的传播更多偏向于小众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因而在新媒体时代,《中国考古大会》创新节目表现形式,不再将考古束之高阁,而是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播,使用XR技术,让考古走到人们面前。下面将从XR技术实现文化符号可视化、促进节目沉浸式传播以及节目成功原因及经验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文化符号可视化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积淀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大多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已失去其本身的面貌,因此无法在文博节目中公开展示,使得节目内容表达抽象、晦涩,文化符号可视化成为文博节目的重难点问题。XR技术的使用打破了这一困境,节目通过打造技术场景,实现文化符号可视化。下面从文物、遗址以及发掘过程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XR技术如何实现文化符号可视化。

2.1.1 XR技术再现文物、遗址原貌

《中国考古大会》中涉及的许多文化符号都是千年前的遗址、文物,例如良渚古城、夏朝、三星堆遗址、殷墟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承载着所在朝代的文明,但因其无法搬到演播厅之内,难以带给受众视觉上的冲击,削弱了传播效果,所以节目中文化符号的可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期良渚古城节目伊始,便使用了XR技术向人们再现了千年前的良渚古城。主持人王端端站立于竹筏之上,随着水流在良渚古城之中探索,向观众展示了古人的生活环境。此外,还有对文物符号的再现,如玉琮、三星堆面具、酒樽、青铜编钟等。不仅如此,在考古学家讲解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时,也会在演播厅顶部使用VR技术对其讲解的文物进行再现,让人们看到可视化的文物。技术让文物符号变得可视化,给观众带来冲击,延伸观众视觉,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除此之外,节目还将考古过程中复原的遗址进行可视化处理,如第九期节目中,为还原秦始皇陵,呈现了六大独立的精美场景:秦始皇陵的恢宏视角,秦始皇陵格局分布和周边地貌的生动模拟,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秦始皇陵地宫等。每一期节目中都会使用XR技术复原遗址面貌,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古建筑的壮阔,仿佛时光回溯,置身于其中一般,实现文博節目的具身传播。

2.1.2 XR技术重历发掘过程

《中国考古大会》的节目安排主要分为遗址发掘再现、专家讲解和考古团探秘这三个环节,其中的遗址发掘和探秘部分需要考古推广团重历发掘过程。节目组使用XR技术再现考古现场和遗址原貌,重现考古这一文化符号,让人们通过考古符号看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这一期,节目通过XR技术再现“反山遗址”现场,借考古推广团学习“悬空操作法”这一游戏环节,让观众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得抽象的考古学知识。《探秘东方人类的故乡——周口店》这一期,考古推广团走进由XR技术再现的“北京人”居住洞穴模拟现场,借助工具体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掘过程。这些都是依赖XR技术做到的发掘场景再现。媒介延伸了人们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让观众跟随考古推广团的步伐以第一人称视角再历当时的考古发掘,直观感受考古的魅力。

经上所述,《中国考古大会》使用XR技术再现文物、遗址以及考古过程,使文化符号可视化,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2.2 XR技术赋能《中国考古大会》沉浸式传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博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考古大会》适时抓住了这一机会,使用XR技术,再现文化符号,实现真实与虚拟的实时互动,增强观众的交互体验,展示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传播[3]。“所谓沉浸性,是指能让使用者产生自己完全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并可以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而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各种事件的逼真感觉。”[4]

《中国考古大会》的节目设置一改往常科普式枯燥的讲解方式,将考古与游戏相结合,轻松活泼的节目形式进一步促进观众参与,打造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体验,实现节目的沉浸式传播。下面将结合具身传播中媒介的具身性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分析XR技术如何实现节目的沉浸式传播。

2.2.1 XR技术实现场景还原赋能沉浸式考古

节目依靠VR技术再现当时考古场景,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如节目再现了良渚古城、贾湖聚落、殷墟安阳、秦始皇陵、二里头遗址等相关历史场景,让观众随着考古推广团的讲解展开无限想象,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在精彩的内容之下,观众往往会忽略屏幕的存在,将自己置身于媒体构建的场景之中。节目使用XR技术还原场景,其媒介是高调性的,内容是复杂的,高调性的媒介给人带来压迫感,复杂的内容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延伸人们的视觉,从而实现具身传播,即在传播情境的基础上,构建受众所在的时空体验感,让观众沉浸在XR技术塑造的时空场景中。

2.2.2 游戏形式调动感官参与

考古大会创新传播形式,将考古探秘与游戏相结合,让考古不再乏味,调动观众多维感官参与。如《探秘古蜀先民的家园——三星堆遗址》一期中再现时空场景,使用XR技术让考古推广团进入虚拟空间中进行探秘,其中虚拟场景与实物并存。在这个环节,需要找出青铜面具的异同之处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在考古推广团进行游戏的同时,屏幕前的观众被吸引参与,他们的感官被延伸、被调动,为了寻找答案而思索,忽略了自身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将自己沉浸到游戏环节当中。这些游戏环节使传收二者在好奇与传承中获得独特的考古沉浸体验。

2.2.3 节目场景转换连贯无割裂

《中国考古大会》节目中需要多个场景转换,场景转换是否连贯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是否可以始终投入节目之中,不连贯的转场会让受众产生时空分裂感、跳脱感。面对这种多场景转换,节目选择使用XR技术,通过技术打造“时空隧道”,如主舞台和副舞台之间的切换是从现代到古代,但观众不会产生时空分裂感,因为技术塑造内容吸引观众视线,调动受众的感官,让受众将画面与以往自己的所见所闻相联系,大大削弱了场景转换的割裂感。

由此可以发现,XR技术主要是通过塑造复杂时空场景及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来调动人们的感官,让认知、身体与传播环境处在相互耦合的动力系统中[5],促成受众的体认、感知,使人们沉浸其中,忽略主客体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沉浸式传播,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考古大会》的节目宗旨。

3 《中国考古大会》的创新与示范价值

《中国考古大会》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融合多个技术场景,宣传考古成果,传播中华文明,让考古这一看似专业、缺乏接近性的事物走到人们的面前,这种创新性的节目制作理念和制作方式对相关文博节目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善用技术让文化符号活起来,传播中华文化。节目巧用XR技术让文化符号活起来,对文物的发掘、背后代表的文化都进行了阐释,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这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节目一改传统文博节目的制作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节目进行创新,摆脱枯燥和过度娱乐化,集严肃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使人们沉浸其中,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4 结语

《中国考古大会》的创新为文博节目发展提供了借鉴,“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想使文化符号活起来,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巧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节目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辈参与到文化传承中,增强大众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共同谱写我们的文化名片。还需要警惕唯技术论,文博节目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但更不能忽略的是其文化内涵的融入,文化内涵是文博节目的核心,要善用技术和文化,让优秀的文博节目遍地开花,促进中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陈凯泉,吴志超,刘宏,等.扩展现实(XR)支撑沉浸式学习的技术路径与应用模式:沉浸式学习研究网络国际会议(iLRN 2020)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5):3-13.

[2] 户华为.专家学者共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EB/OL].光明网-《光明日报》,http://news.gmw.cn/2021-10/04/content_35210244.htm,2021-10-04.

[3] 肖艳华.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中国考古大会》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3):75-76,83.

[4] 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6):21-24.

[5] 杨国藏,张立改,马瑞贤.中国文化的多模态具身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4):118-120.

作者简介:吕青青(199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讀,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