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3-10-25吕雅婷廖丰丰
吕雅婷 廖丰丰
摘要: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是安徽无为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被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它凭借华丽的形式、繁复的雕刻、传神的绘画和精湛独特的手工技艺,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剔墨工艺精湛、审美效果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然而,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剔墨纱灯手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目的:使无为剔墨纱灯摆脱固化状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达到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为提升中国软实力贡献力量。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分析无为剔墨纱灯的发展历程、艺术魅力、现状等情况。结果:基于剔墨纱灯的现状提出创新发展策略,找到结合现代设计与剔墨纱灯文化艺术的切入点,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协调的桥梁,使剔墨纱灯摆脱固化状态。结论: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本真特色,保证传统核心技艺的原生态,又要积极了解和接受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的转变,实现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非遗”;传统手工艺;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4
0 引言
“纱灯笼皓魂,宣纸载烟云。徽墨文房宝,潜簟凝寒冰。”《安徽八宝歌》中的“纱灯”指的便是无为剔墨纱灯。作为灯的一种古老形式,剔墨纱灯以独特的面貌留存于世。时至今日,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剔墨纱灯对研究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仍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1 无为剔墨纱灯传统手工艺发展历程
无为剔墨纱灯是在借鉴吸收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中国民间灯彩除了具有照明的作用之外,在艺术形式、用色、工艺技术上也大有讲究,既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又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据清乾隆《无为州志》记载,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就任无为知军,米芾离任去世后,无为人将米公军邸旧址扩建为米公祠,以示纪念。米芾在任期间,每逢佳节就会在灯笼壁面上绘制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老百姓将彩绘灯笼视为喜迎吉祥之物,故在当地留下了放灯、赏灯的习俗。如今,踏入米公祠的大门,仍能看见廊上挂着的四盏灯,左右各两对,夜晚亮灯时,整个走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光,美轮美奂,引人入胜。清康熙年间,无为诗画家蔡竹田等人通过对传统彩灯工艺进行革新,将原来的色纸和玻璃改为丝质绢纱,并独创剔墨技法,画面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无为剔墨纱灯就这样在文人与艺人的智慧融合中诞生,鼎盛时制灯作坊有30多家,年产万余对无为剔墨纱灯。189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60岁大寿,光绪皇帝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纱灯,“万寿庆典”宫殿内外处处纱灯高悬[1],“宫灯”之名由此而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期间,无为剔墨纱灯作为安徽省的名优特产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高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改革开放后,剔墨纱灯形成近百样种类,除了悬吊式之外,还有壁挂式、台式、落地式等,名扬海外,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2006年,无为剔墨纱灯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无为剔墨纱灯的艺术魅力
2.1 无为剔墨纱灯的造型与结构
无为剔墨纱灯选材考究,造型别致,雕刻精美,寓意丰富。其形状具体可归纳为六角、八角、花篮、喷型和鼓型。纱灯框架多选用檀木或红椿作为材料,其特点是木质坚硬,色泽感较强,易加工,油漆及胶黏性能良好。上漆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木材,此外,还能使框架显得更加古朴雅致。
雕刻分平雕和立体雕这两种,如平面龙头雕刻、立体龙头雕刻,木工雕刻整体结构比例匀称,风格独特。灯架上部精雕细镂立体龙头、凤头,中间平雕卷草纹,下部雕立体象鼻或虎脚等造型装饰。另外,在纱灯底部悬挂有吉祥之意的金黄或大红色的须穗。
2.2 无为剔墨纱灯的工艺技法
剔墨纱灯经过木工雕刻、打磨上漆、仗纱、剔墨、卯榫连接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实用性与观赏性是其两大特色。剔墨纱灯纱面传统是以绢为原材料,用糨糊将绢裱糊在木制框架上,阴干后收紧便会牢牢固定住绢纱,需特别注意纱面绷紧后经纬线的均衡,这会影响成品后的光影效果。纱灯中绢纱的绘画和框架的雕刻分开进行,确定好框架的形制和图案后,根据上、中、下部位使用情况,将绘制好的绢纱仗于其中,框架通过榫槽连接,模块化组装成型,结构牢固灵巧,拆卸自如,便于收藏和携带。绢纱的绘制主要有八道工序。
第一步,描稿:将画册垫在仗好纱的灯扇下方,用铅笔或毛笔对照着画册临摹图画,完成此步骤时需足够细致准确。
第二步,剔墨:剔墨工艺是纱面画的关键,工艺要求极高,剔墨纱灯之名也由此而来。使用墨水兑水调出的淡墨,在灯面绘制了图案之外的空白部位涂抹,让灯面更透明一些,看起来薄如蝉翼,使灯呈现的透光效果更好。墨色浓淡不均匀会影响纱面效果,经过剔墨工艺处理后,画中景物仿佛悬浮在空中,立体感极强。
第三步,上胶:上胶是将胶均匀涂在预留作画的线稿内,传统剔墨纱灯使用的是鱼胶,由于鱼胶生产不易,因此后大多改用常见的乳胶。上胶工艺讲求涂最少次数,方可获得最佳效果。
第四步,上底色:待胶晾干后,使用白色的中国画颜料在完成上胶的部位上色,作用主要是使后期的紗面图案上见不到笔痕,使之后的绘画主题更加突出。
第五步,勾线:用笔头较细的毛笔蘸墨水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空出部分用淡墨涂抹,而后剔除焦墨。
第六步,上色:用中国画颜料以工笔绘制图案,此步骤可使纱灯色彩明丽,极具观赏价值。
第七步,染色:根据所绘图案,结合光影进行晕染,墨彩淋漓、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第八步,整理:将精心绘制完毕的画作与灯架组装起来,将精美的画框嵌入造型别致的木制灯架,一只剔墨纱灯便完成了。
2.3 无为剔墨纱灯的文化寓意
剔墨纱灯多出现在庙宇、客厅里,是无为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烘托节日气氛的重要物件,而喜庆、吉祥是其最大的特点。
纱面主要绘画题材有植物、仕女、动物、风景等。就植物纹样来说,绘制牡丹花寓意富贵吉祥,绘制月季花、菊花、梅花体现朴素而美好的祈愿,除此之外,还有桂花、荷花、石榴花等常见花卉;就人物图案来说,以仕女为主,多与山水风景、虫鸟花草组合构图,以剔墨技法绘制,绘制的人物从发饰、服装、姿态到身旁物品皆细腻而生动,充分展示当地文化底蕴。
剔墨纱灯在装饰上所用纹样和图案反映了民众趋利避害、迎祥纳福的文化心理,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 无为剔墨纱灯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3.1 无为剔墨纱灯的现状
无为剔墨纱灯曾有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出现了生存危机,具体分析如下。
3.1.1 生产原材料珍贵,消费人群有限
制作剔墨纱灯使用的是上等绢纱,随着绢纱企业数量的减少,绢纱越来越稀有;纱灯的框架材料为檀木或红椿,原料珍贵,平价替代品难以寻觅,或效果不佳;传统鱼胶工艺复杂,越来越难以制作。剔墨纱灯在以往作为宫灯时即为富贵人家和皇室宫廷所用,现在的价格仍然不菲,一对纱灯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一般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
3.1.2 文化价值被埋没,知名度不高
剔墨纱灯布局端正稳健,造型古朴优美,装饰富于变化,其造型、装饰与中国传统建筑、绘画、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然而,当代建筑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中国传统建筑有根本区别。因此,剔墨纱灯与现代建筑风格呈现不协调的状态。加之当地对剔墨纱灯的宣传力度不大,因此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
3.1.3 使用功能被取代,市场认可度不高
剔墨纱灯的主要功能是照明和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产业遭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日渐脱离现代生活空间,剔墨纱灯也逐渐被节能灯、多功能灯、环保灯、霓虹彩灯等同样具备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现代灯具取代。近代以来,剔墨纱灯多为政府参加展览、装饰仿古建筑以及祠堂等所用,即便如此,有时也会被知名度高、传承广泛的其他古老手工灯“威胁”。私人定制极少,偶有购买剔墨纱灯的顾客还是传承人朱晓钟的朋友,由此可见,其市场认可度不高。
3.1.4 工艺技术繁杂,后继乏人
剔墨纱灯由手工制作,且制作者需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工艺烦琐,制作周期长。由一个人制作一对纱灯,至少需要20天的时间。种种因素对其规模化生产造成较大制约,限制了其传承和发展。当地政府在职业中学开办剔墨纱灯传承班,传承人朱晓钟先生担任教师表示,参与纱灯教学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学习兴致不高,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在众多的学徒中,能坚持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3.2 无为剔墨纱灯的创新策略
无为剔墨纱灯融合了历代手工艺匠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无为剔墨纱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让剔墨纱灯重新“活”起来,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3.2.1 响应国家号召,推动高质量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2]。剔墨纱灯作为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需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在当地中小学开设相关美育课程等,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更多的青少年关注剔墨纱灯;借助数字媒体时代的主流渠道进行传播,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广泛传播剔墨纱灯这一民间传统美术,这既能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吸引更多对其感兴趣的人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3.2.2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品牌文化
剔墨纱灯是传承百年的传统手工藝品,其特点是融入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制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可以从“非遗”视角创建无为剔墨纱灯品牌文化,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形成品牌信仰。以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为例,“花”指“以花养妆”,“西子”指西湖,亦指西施。花西子坚持“东方彩妆,以花养妆”的品牌定位,从店铺页面设计到产品包装设计都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形成风格独特的品牌形象。
3.2.3 挖掘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切入点,推动融合创新
将传统和现代的巧妙设计进行整合,使受众的视觉受到冲击和感染,更容易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受众心里产生不可磨灭的传统文化印象。例如,北京故宫通过故宫的猫、彩妆联名、文创周边等,把久远的历史带到人们面前,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3]。因此,应深入思考剔墨纱灯文化、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方式,挖掘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将传统元素与时代元素进行融合创新,引起人们的文化共鸣,使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新的火花[4]。
3.2.4 创新工艺技法,激发市场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这为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和当代振兴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在于深化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识,遵循客观规律,破除陈旧观念,坚持手工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艺,深度开发,创作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作品。以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为例,传承人设计新纹样,将布料用于制作时装、手包、折扇、手机袋等时尚用品,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开拓新工艺,创新新技法,是赋予剔墨纱灯新的生命和活力的必经之路。此外,可针对消费者设计不同类型的家居陈设品、装饰画或旅游纪念品等。
4 结语
无为剔墨纱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剔墨纱灯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既要坚持其本真特色,保证传统核心技艺的原生态,又要积极了解和接受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的转变,实现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应深入思考剔墨纱灯文化、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方式,找对结合现代设计与纱灯文化艺术的切入点,从而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协调的桥梁,赋予其时代内涵,注入新时代发展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为提升中国软实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钱昀.“剔墨绘彩 雕画并举”:无为纱灯装饰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2(4):112-114.
[2] 林剑,贺盈琪,黄益军,等.基于长尾理论的文化微纪录片传播模式研究:以《了不起的匠人2》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3):69-74,91.
[3] 赵起,严绍佳.课程思政融合进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功能探究[J].大众文艺,2022(15):151-153.
[4] 乔杨.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创新[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3):61-63.
作者简介:吕雅婷(1997—),女,安徽宣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设计。
廖丰丰(1982—),男,湖南浏阳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设计与跨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