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地方性与文化认同研究

2023-10-25马琛姜振哲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乡土景观设计景观

马琛 姜振哲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开展新农村景观建设,有关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同时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地方性式微、同质化、缺乏合理性等显著问题。近几年,关于新农村景观设计,对地方性的考量、文化认同的表达、社区参与与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方法等成为探讨和丰富其设计的关键点。文章通过梳理新农村景观地方性知识结构,从地方性与文化认同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文化认同标准与文化记忆盘活的理论观点,提出坚持乡土本色的新农村景观设计新路径和建议,为实现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认同的新农村景观设计提供针对性参考。目的: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地方性式微、同质化、缺乏合理性等显著问题,保留和传承地方特有的风俗和文化传统,使农村地区保留独特的地方特色。方法:通过梳理新农村景观地方性知识结构,从地方性和文化认同两大方面出发,结合文化认同标准和文化记忆盘活理论观点进行思考。结果:提出坚持乡土本色的新农村景观设计新路径和建议。结论:在当今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景观设计应立足实际,坚持乡土本色,定位乡村文化,维护地方认同,传承村落传统,促进乡村的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地方性;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3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强调增进文化认同和增强文化自信,而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要大力推广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旨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促使新农村建设、农村景观设计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入“井喷”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新农村同质化现象并呈日益恶化的态势,其原因值得深思[2]。文章针对新农村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利用地方性与文化认同理论展开研究,提出合理且有建设性的解决路径和建议。

1 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1.1 乡村地方性式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本独具特色的乡村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乡村地方性影响逐渐式微。一方面,几代人生活的家园在乡村改造的进程中逐渐消失,象征乡土情结的猫、狗、老槐树、家族宗祠变成了回忆,以乡土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家庭聚落被打散,乡土情结和对“根”的思念常常被激发。另一方面,没有拆迁的村庄中人丁稀少,优秀传统民间技艺面临失传,传统民俗逐渐被遗忘。乡土文化和乡村精神根基都受到现代化发展的猛烈冲击。

1.2 新农村景观设计同质化严重,缺乏新意

由于缺乏地方性的视野和思维,乡村的邻里生活和村落结构网络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地域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地区进行建筑物推倒重建,忽视历史、时间和文化,盲目进行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破坏了乡村浓厚的乡土人文氛围,忽略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削弱了村民对该地区的文化认同感。

1.3 新农村景观设计走向异化,缺乏合理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所以即使在聚居点相对密集的乡村,也存在文化差异。当下,人们浅显地认为乡村景观建设是对空间造型等的视觉美化。虚假设计和过度设计致使当下的乡村景观走向异化,失去了原本的真实和质朴。这反映出人们对乡村景观的错误认知和在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乡村景观所蕴含的诸多价值[3]。

2 新农村的地方性研究

地方性是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产生不同的根本所在,是各种要素受到不同制约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乡村的地方性概念更像是对“地方”一词原本含义的回归,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总是对应着“中心”和“地方”。从文化层面来看,乡村与城市不同,历史遗存的封闭意识依然存在,乡村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远不如城市,甚至具有本能的排斥情绪,因此乡村比城市更容易传承传统文化,有着更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质[4]。

2.1 乡村城镇化的地方性内涵

乡村城镇化的地方性必须深深植根于乡村文化和乡土特性。如今的乡村是经过上千年历史发展形成的结果,是农业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5]。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从传统发展演变而来,与传统密不可分,应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合二者,而不是“舍一保一”。因此,乡村城镇化的地方性内涵就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乡村的转型发展,同时也使其现代性不断发展壮大。

2.2 新农村的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是一种认知观念、生存智慧和活动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稳定性、地域性以及开放性。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描述为“乡土中国”,彰显了乡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下,刘春兰将乡土文化视为从农业社会中孕育而生的复杂多元系统,它不仅是原生文化,还蕴含着观念形态和物质文化元素;李维、张体敏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融合了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韩琳琳将乡土文化视为一种特定情形下产生的文化形态,是物质和非物质的集合体,蕴含着民俗风情、古建遗存、传说故事以及民間艺术等文化载体[6]。

地方性作为现代与传统的桥梁,可以根据知识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基于此,从农村的生活生态、村落的格局构成、村民的生活气息等角度,可以将新农村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分为显性地方性知识和隐性地方性知识[7]。显性地方性知识在乡村景观中表现为记忆中传统村落空间场景的外在特征,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有形文化因素,如风水构筑物、建筑景观小品、老街巷、山水农田等。隐性地方性知识通常蕴含着传统村落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人文价值,属于无形的文化要素,一般表现为生产生活习俗、精神信仰、节庆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

3 新农村文化认同研究

新农村景观设计前期应做好内容的处理。应从地域文化展示的角度出发,提炼地域文化主题,策划文化内容结构,撰写文化信息文本,处理文化相关实物展品的数据等。

从文化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随着文化的不断演进,文化认同的内核也在不斷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地理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对地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某一地域的文化历史演变过程,可以揭示该区域的地缘基础和产业发展基础,为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历程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有必要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进行系统梳理,以达到建立地域文化认同体系的目标。

3.1 以文化认同为准则

文化认同是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松提出,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把一定的文化系统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与人格结构,并有意识地用这个系统的准则对事物进行评价、对行为进行调节。因此,文化认同可视为一个评价体系和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推动着大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标准。

因此,文化认同就是大众积极接受、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使群体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内化于价值理念与理想信念之中[8]。社会中的个体通过群体文化的输入,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标准,即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继而实现自我认同和建构。在此过程中,群体文化的输入体现为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是自我和群体对社会活动的映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彼此关联的基础。

3.2 文化记忆的盘活

1978年,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哈在《新史学》中提出“记忆场所”,其是指以公共物质空间为载体,保留并延续居民集体记忆,述说集体记忆中的故事。从客观角度来看,其涵盖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自然景观、场地空间,以及承载着仪式性活动和历史故事的元素[9]。

由此可见,文化记忆的活化离不开地域的地方性知识和“记忆场所”。然而,“记忆场所”并非物质空间的堆积,除了构筑物“外形”的保护外,还要有文化的传承、生活方式的传承,要有人们的生活方式、集体记忆,以及乡村的“内神”。建立在不同客体特征基础上的“场所记忆”会在当地文化认同的引导下产生可展示性“场所记忆”,一方面可以通过乡村场景化空间使“记忆场所”活化,再现地方文化记忆,从而构建文化的“场所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在实现“记忆场所”重现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整个乡村的地方性知识进行互动展示,实现乡村文化的活化,达到静态和动态的融合。

4 新农村景观重建乡土文脉的路径和建议

4.1 定位乡村文化,确定景观基调

乡村文化经过长时间积累与沉淀而形成,拥有极其独特的历史。要充分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确定重点,准确定位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调。在深入了解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乡土风俗、乡风家风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方性资源,将景观设计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将独有的文化特色放大,突出地域差异,在景观设计的开始阶段就避免设计的同质化。

4.2 尊重原本风貌,优化功能布局

在当下很多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存在景观改造完成后与改造之前差异过大的问题,这是因为文化与场地没有实现合理匹配。设计师将新农村景观设计理解为“一个新村庄的景观设计”。然而,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乡土本色,要把握设计尺度,在尊重村庄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融入“场所记忆”,在现代人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当地村民生活的便捷性。

4.3 突出文化价值,进行区域保护

重塑乡村的文化认同,就是修复乡土历史,寻回乡土文化和乡土价值观。要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整合乡村的各种元素,针对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在尊重其完整性的基础上加以着重保护。而对其他的非重点保护区域,则应在设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取出来并加以保护,在保留当地特色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塑破旧的部分。

4.4 传承乡村传统,构建发展格局

农村现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划分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乡村改造更新成为大势所趋。对村民来说,乡村景观最直观的内容就是街巷环境等。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设计的前提是尊重保护当地特色,而文化的保护并不影响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其次,注重乡村的内在和外在。这意味着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村民的需求,将外部空间进行系统整合与协调,使其内在与外在的设计相互统一。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乡村景观改造的可发展性,避免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设计逐渐落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4.5 提高表现力,促进协调共生

新农村景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乡村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体现,同时,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景观设计应集乡村风土、人文、生态、经济、社会于一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优化所在地域的人文环境,显著提升地域的品牌效能和社会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5 结语

新农村景观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设计课题,其中涉及诸多方面。当下,新农村景观设计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应立足实际,坚持乡土本色,根据当地人文特色、生活习惯、乡风家风民风等因素,定位乡村文化,从而确定景观设计方案的基调,以尊重原有风貌为前提,优化功能布局、凸显村落文化价值、继承村落传统、构建发展格局、促进村落和谐共生、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27.

[2] 马敏.迷失的乡土:从农村景观的“瓷砖化”谈起[J].装饰,2013(10):133-134.

[3] 孙炜玮.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3-7.

[4] 袁久红,吴耀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的迷失与重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1):37-42.

[5] 张中华.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地方性”模式:以陕南秦岭山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山地城乡规划).[出版者不详],2015:21-29.

[6] 丁琎.旅游型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空间营造途径研究:以皖南传统村落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1-2.

[7] 王永帅,张中华.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提取及体系构建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8):78-83.

[8] 郑晓迪.文化认同理论视域下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J].现代视听,2019(2):40-44.

[9] 陆邵明.记忆场所:基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J].中国名城,2013(1):64-68.

作者简介:马琛(1985—),女,河北唐山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姜振哲(2001—),男,山东聊城人,本科,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地方性与文化认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202008135

猜你喜欢

乡土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