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物理力学的解题技巧
2023-10-25余国勇
余国勇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同时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归纳和总结问题解题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灵活利用物理模型,提高学生解题效率.本文结合力学知识分析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關键词】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关系到学生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为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该部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应注重结合具体例题为学生展示相关解题技巧的应用,把握相关的应用细节,为更好的应用于解题中做好铺垫.
1 合理选取研究对象
解答力学习题时,选择合理的研究对象,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使学生尽快的找到解题思路,达成顺利求解的目的[1].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长方体木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P和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Q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从静止释放起,沿斜面下滑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对Q的摩擦力为()
(A)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D)μ1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解题时选择合理的研究对象尤为关键.首先将PQ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受力分析构建相关的运动方程.而后要以P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构建物理方程.如图2所示.将P和Q看做一个整体时,由(m+M)gsinθ-μ2(m+M)gcosθ=(m+M)a;以P为研究对象时得到mgsinθ-f=ma,联立得到f=μ2mgcosθ.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对Q的摩擦力为μ2m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选择(B)项.
2 进行正确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解答力学习题的基础环节,应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灵活运用正交分解、矢量三角形、矢量平行四边形进行受力分析,找到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2].
例2 如图3所示,两个紧靠的圆柱体 a、b,其形状与质量完全一致,且表面均是光滑的,重力都是G,MN为固定的水平面,恰好b的下半部分在平面的下方,另一半在平面的上方,a在平面上方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施加一个水平力F,经过a的轴心,缓慢的将a拉开平面,一直滑行到b的顶端位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G.
(B)开始时,拉力F的最大值是2G,逐渐减小到0.
(C)开始时,a、b的压力最大为2G,之后逐渐减小到G.
(D)a、b之间的压力从0开始增加,最大可增加到G.
解题时需要对a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自身的重力G,拉力F以及b球对其的支持力N′.如图4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N′cosθ,N′sinθ=G,联立得到F=N′cotθ,N′=G/sinθ.则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可知θ从30°~90°的过程中,F和N′均逐渐减小.当θ为30°时,F和N′的最大值分别为3G、2G,而后逐渐减小到G,因此,(C)为正确答案.
3 构建正确物理方程
解答力学习题时,为保证物理方程构建的正确性,既要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又要根据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灵活运用动能、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理等,构建正确的方程予以解答.
例3 如图5所示,木块从左边斜面的A点位置开始下滑,经过一段水平面之后,向右边的斜面滑行,在B点静止.假如所有位置的动摩擦因数均是μ,A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 θ,在转折位置木块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则()
(A)μ=sinθ.
(B)μ=tanθ.
(C)两斜面倾角一定大于θ.
(D)右边斜面倾角可能大于θ.
设木块的水平位移为x,高度降低h,整个运动过程有动能定理可得,mgh-Wf=0,,则Wf=μmgx,联立得到μ=h/x=tanθ.设木块在左、右边斜面倾角为α、β上能够下滑,则右边斜面未能下滑,则μ<tanα,μ≥tanβ,而μ=tanθ,因此,α>θ,β≤θ,因此,只有(B)项正确.
4 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分析法是力学问题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分析法具有比较强的目的性,从需要求解的量入手,根据已知条件得出便于求解的量.在运用分析法解题时,需要以未知量作为入手点,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未知量公式中的各个量,求解出未知量[3].通常情况下,分析法解题有以下几步:第一,明确未知量,根据题目问题分析,确定需求求解的量;第二,通过条件分析,结合题意对未知量求解的条件进行分析;第三,计算求解,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数据,完成计算求解.
例4 如图6所示,将重量为1kg的木块放置在静止的斜面上,对木块施加与斜面平行且方向向上的拉力F,1s后,撤回拉力,木块运动的v-t的图象如已图所示,则拉力F的值是________.
根据题目中木块的运动情况,可以对其不同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如a1=12m/s2,a2=-6m/s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根据v-t图可以得出,在0~1s内,a1=1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F-μmgcosθ-mgsinθ=ma1.在0~2s的时间内,a2=-6m/s2,木块此时具有一个沿着斜面的初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μmgcosθ-mgsinθ=ma2,带入求解可以得出F=18N.
4 结语
综上所述,力学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该部分知识,并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相关的解题技巧,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做好相关解题技巧的教学,展示技巧的具体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与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题技巧[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08):47-49.
[2]王怡尧.高中物理力学的解题技巧研究[J].速读(下旬),2019(02).
[3]张宜洲.高中物理力学方面的解题技巧分析和实践[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