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冲突的数学教学活动探究
2023-10-25邱惠芳
邱惠芳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认知冲突经常发生,时而强烈,时而微弱。由于其难度的不同,对学生造成的冲击程度也不同。有的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发展;有的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推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把握好知识间的联系,努力去捕捉学生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点”,以大纲为依据,高效地使用教材,巧妙地挖掘和利用这些“阻碍”或“动力”,创设具有强烈认知冲突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特点
1.时时发生,频繁而散乱
当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开始学习,认知冲突便随之产生。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积累着方方面面的经验。这些知识经验的不断学习和获取,一次次地冲击着他们,也就形成了一次次的认知冲突,极其频繁,也非常散乱。当学生去学习一种他以往没有接触过或者了解过的知识时,认知冲突便自然产生了;当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期獲得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时,认知冲突也会随之产生。这些频繁发生的认知冲突,不断更新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停重塑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逐渐建构属于他们的知识体系。
2.人人发生,强弱有不同
不同知识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认知冲突,相同知识的学习对不同的学生也会带来不同的认知冲突。对个体来说,认知冲突的产生,要受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个体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需要程度、个体在学习知识时的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认识面积”这一课时,我们发现,乡村学生的答案比较单一,所列举的基本是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而城镇学生的思维显然发散得多。
3.可以改造,富有可塑性
频繁给学生带来冲击的认知冲突,其强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具体结合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悬疑性的活动来进行放大,让冲突来得更强烈些,形成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富有层次的活动,降低冲突的强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相对轻松地逐步掌握知识。由此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展开学习。
二、基于认知冲突的教学活动设计
1.积极引导,让冲突更加聚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也在日常生活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知识与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都为数学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提取相关知识经验,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全都能促进学习,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第一次聚焦:什么是“面”?
上课伊始,教师板书“面”,同时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确实,“面”这个字所能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学生回答后,教师最后小结: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数学中的“面”。“面”的含义如此丰富,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就集中到一个点。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
第二次聚焦:如何表示“面”?
物体都有“面”,如何将“面”表示出来呢?在众人的想法中,学生天天接触到各种物体的面、图形的面,接触得已经非常多了,应该都有所了解,甚至是有所掌握。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助力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取真实的已有经验:
正方形(1)和长方形(2)中有“面”吗?(试着用彩笔标记一下)
当问题进一步聚焦,学生在知识经验的提取时,认知冲突就分外凸显。有的学生认为,“面”就是这样的一圈——这是将“面”和周长混淆起来了(见图1);有的学生涂了“面”的一部分,认为这就是“面”——可能他知道什么是面,但不够严谨(见图2);还有的学生则是把整个图形的面全部涂满(见图3)。这么多的表达,到底哪种才是“面”的正确表达呢?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再次聚焦,亟待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设置,教师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对于“面”的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也有认识不全面的,认知冲突进一步聚焦。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
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来表示“面”(见图4~6)?
学生将之与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比对、选择,发现用第三幅图(见图6)最能够表示出“面”。在两者之间的对比碰撞中,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拓展、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经验。
2.实践操作,让冲突去弱留强
了解了什么是“面”、什么是“面积”,接下来就是要进行面的大小比较了。在比较面的大小这一方面,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大小明显不同的图形,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地进行比较。教师立足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新旧知识、比较方法的差异,在操作中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入感悟“冲突”,同时激活自己的思维并想尽办法去尝试解决这种冲突。
教师是这样设计操作活动的:
你能比较下面两组(1和2,A和B)图形面积的大小吗(见图7~10)?
我们发现,对于图形1和2,由于它们面积的大小非常明显,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通过观察法(也可以是重叠法),一下子做出了判断并得出了结论:图形2的面积比图形1的面积大。并且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班级学生的一致认可。
而对于图形A和图形B呢?依据以往的经验,学生立即进行了知识的正迁移,也尝试着用观察法或者是重叠法进行两个图形大小的比较,结果却发现比不出结果。那怎么办?有的学生束手无策,更多的学生则注意到了教师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借用。于是他们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各显神通,试着去比较。有的用教师提供的剪刀,通过一次次图形的重叠、剪、比,最终得出了结果;有的借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将方格纸铺在图形的上面,通过数两个图形内部的格子数得出了结果;还有的用自己的手指作为参照物,来测量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当然,也有的学生发现,尽管自己尝试了一些方法,还是没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本次操作活动中,第一组进行得非常顺利,一下子就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第二组则根本比不出两个图形的大小,通过大家开动脑筋、苦苦思索和尝试、集思广益,才最终找到方法、得出结果。两次操作比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给学生造成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分外渴望解决问题,在尝试的过程中,也对这一冲突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他们直面“冲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阶梯,引导并促使他们温习旧知,发展旧知,最终促进新知的形成。
3.交流思辨,让冲突层层突破
有了具体的操作探究为基础,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体验。有的立即做出了判断,有的可能还没有头绪,也有一部分学生虽心有所悟,但却进入了“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时候,教师要抓住机会,推波助澜,让学生用语言再现自己的探究过程,将化解认知冲突的过程演绎为学生的思辨过程,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
以下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交流:
第一位学生说:我只要用两根手指,就填满图形A整个图形了,而图形B我要用三根手指才能填满,因此,图形B的面积大。并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了演示。显然,这位学生认为自己找到了方法、得出了结论。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但显然,她的方法并不完全正确。
她一说完,马上有同学进行反驳:这样只是比较出两个长方形的宽度不同,但是它们的长度也是不同的,你并没有比较出结果。同学的反驳,指出了这一方法的不正确的地方,也使这位学生马上发现在自己的错误所在。
那可以怎么比呢?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有学生接着提道,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来解决问题,并且带着图形和方格纸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了演示。根据他的演示,大家发现,将方格纸铺在图形上,通过数图形中包含了几个小方格,果然一下子得出了结果。大家也根据这位同学的叙述,一一进行了尝试。看来,这个方法果然能轻松解决问题。
马上又有学生提出:这个方法不行。因为我们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可那时候并没有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了!他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方法的局限性。那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找到一种更加方便的办法。学生进一步学習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挑动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接着让学生“进行辨析整理思维”,从“没有结论”到“错误的结论”到“正确结论”,再到方法的优化,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深刻展望。在表达中,学生也再次进入深层思考,不断澄清模糊认知甚至是错误认知,去伪存真,合理优化,逐渐构建出清晰的新知。这样的思辨活动,帮助学生厘清了思维的脉络,并借助数学语言有力地推动了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爱德校区)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