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动诙谐之语言,体会高超之劝谏艺术
2023-10-25翟善祥
翟善祥
《齐桓晋文之事》的语言特点令人叹为观止。其文辞生动诙谐,言近旨远,不乏成语的踪迹,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研究的丰富素材。这一特点不仅让学生能够在文本中找到典型的修辞手法,还激发了他们对于语言艺术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举例分析,可以教导他们如何辨析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对于文本的深层意义产生的影响。这样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具备卓越的劝谏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批评的艺术”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通过与孟子的经典著作相结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写一篇发言稿,运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看法。这种亲身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孟子的劝谏艺术,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艺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以《齐桓晋文之事》为教材,我们可以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创造出一个有趣且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环境。通过深入研究文本的生动诙谐语言和孟子的高超劝谏艺术,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品味《孟子》生动诙谐的语言
《孟子》的语言不但言近旨远,而且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总结为成语。孟子用诙谐的方式引出了讨论的话题。齐宣王一见孟子,急切地提出了问题,问及齐桓晋文的事迹,表现出他对称霸的渴望。孟子则以一个间接的方式回应,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这个问题。这种反应既保持了对话的轻松氛围,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孟子的主张,即“王道”。
孟子巧妙地使用“以羊易牛”这个成语来说明齐宣王的仁心,以及为什么他有潜力实行“王道”。他告诉齐宣王,老百姓看到王以羊易牛,认为王是贪财。但孟子则不同,他认为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种用成语来描述齐宣王的行为,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表达了孟子的观点,为后续的论证奠定了基础。
孟子使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的比喻来强调“霸道”的危害和不可行性。他将齐宣王的野心比作试图挟太山以超越北海,以及为长者折枝来抓鱼。这两个比喻都形象地表现了行不通的努力和愚蠢之举,不仅生动形象,还在言外深刻传达了他的观点,即“霸道”不可取。
“推恩足以保四海”强调了孟子的核心观点,即“王道”的关键是要推行仁政,以保护人民。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道义观点,这个成语后来成了“推恩”的代名词,强调了政府应该回馈社会、保护百姓的责任。
这些例子突出了《孟子》中生动诙谐和哲理思考的特点,孟子以诙谐的方式描述了复杂的哲学观点,使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这种表达方式也使孟子的思想在后人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成语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以上教法强调了孟子如何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成语来描述复杂的哲学观点。这种生动的语言使孟子的思想更具体、更容易理解。指出孟子通过巧妙的方式引导了讨论——如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他以间接的方式回应问题,将话题引向自己的主张——能够让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辩论和交流。提到孟子运用了一些成语,如“以羊易牛”和“挟太山以超北海”,这些成语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帮助传达他的观点。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指出孟子通过这些生动的语言方式强调了他的核心观点,如“王道”的关键是推行仁政以保护人民。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和他对政治伦理的重要强调。
二、 体会孟子高超的劝谏艺术
孟子高超的劝谏艺术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孟子的劝谏艺术,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任务:下周班级将举办“批评的艺术”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该主题,采用比喻或运用寓言故事等方式,写一段发言稿,准备发言。
下面呈现学生所写发言稿的示例:
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批评的艺术”。批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需要明白,批评不仅仅是一种言辞,更是一门艺术。
我们可以将批评比作磨刀,而被批评者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正如在雕刻中,雕刻师需要仔细磨刀,确保它锋利无比,这样才能在大理石上创造出美丽的雕像。同样,当我们批评他人时,我们也需要像雕刻师一样,谨慎地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被批评者成长和改进,而不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或引发冲突。
此外,我们可以借鉴寓言故事中的智慧,來理解批评的艺术。想象一只乌鸦正在一片树林中唱歌,但它的声音不那么悦耳动听。其他动物开始批评它,让它感到沮丧。然而,一只智慧的狐狸走了过来,它不是批评,而是建议乌鸦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唱歌。乌鸦听从了狐狸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歌声,变得更加美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批评不应该是贬低,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变得更好。
最后,让我们记住批评的艺术是一门需要练习的技能。我们要学会坦诚但不刻薄地提出问题,尊重他人的感受,同时也要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通过互相尊重和建设性的沟通,我们可以共同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班级和社会。让我们一起努力掌握“批评的艺术”,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
这里通过让学生撰写一段发言稿,围绕“批评的艺术”这一主题,将孟子的理念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的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采用比喻或运用寓言故事等方式来撰写发言稿,这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孟子的思想转化为富有启发性的言辞。
三、角色扮演领悟课文的思想主题
为了引导学生充分领会课文的思想主题,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齐宣王,你会接受并实施孟子的主张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接受接受孟子的主张,因为孟子的主张强调仁政,即通过保护人民的福祉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政策有望赢得人民的支持,增加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机会。孟子的主张强调道德和伦理价值,这有助于国家塑造正面的形象,吸引外部国家的尊重和合作。采用仁政可能有助于改善国际关系,减少与其他国家的潜在冲突,对于维护和平有益。
齐宣王也可能对接受孟子的主张感到犹豫,因为实施孟子的主张需要国家进行根本性的社会和政治转型。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混乱和不满,需要谨慎考虑。如果国家政权不稳定或者国内存在强大的权力集团,实施孟子的主张可能会引发反抗和不满,对政权稳定产生威胁。
当然,齐宣王也有可能不接受孟子的主张,因为齐宣王可能会坚持霸道政策——他可能渴望成为霸主,追求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权力。孟子的主张建立在一种新的道德和伦理基础上,可能与传统观念相抵触,齐宣王可能会坚守传统观念,认为这种改变不符合国家的利益。
这个教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孟子的主张,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这些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扮演齐宣王的角色,他们可以将孟子的理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决策。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理由,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孟子的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多元观点和辩论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历史和哲学观点的理解。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伦理、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品味生动诙谐之语言和体会高超之劝谏艺术,为如何高效地教授《齐桓晋文之事》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策略,并强调了这一教学对学生和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品味生动诙谐之语言和体会高超之劝谏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和哲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