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主题式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2023-10-25杨光全
杨光全
[摘 要]文章针对地理综合思维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综合性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利用生活主题式情境教学具有的特点,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土壤为标本,通过让学生感知土壤形态、分析土壤演化过程、探究区域土壤差异,进阶式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和地方综合思维。
[关键词]生活主题式情境;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81-03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出发点,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地理实践教学;要辅以必要的直观手段和生活经验,在地理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思维[1]。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强调整体观念(要素关联)、时间观念(发展变化)和空间观念(区域特性),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2]。地理综合思维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综合性与不可视性,这种综合思维的培养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指将若干个系统的知识整合于某个情境中,以该情境为主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点相互融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3]。教师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主题情境,能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真实性、直观性、可视性能够激发、聚焦、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地理思维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高度契合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二、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节课内容要求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课标解读:学生观察土壤标本,辨识土壤物质组成、土壤剖面结构,透过土壤物质组成分析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不同时期的土壤标本,分析土壤时空演化过程、对比区域土壤差异,深度分析成土差异。本节课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土壤为载体,探究土壤物质组成与形成因素。学生课前以研学活动的形式,对校园山谷与山坡土壤展开实践观察,初步认识土壤物质组成与土壤剖面结构,获得感性认知,并提取土壤标本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探究。
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校园土壤,让学生认识土壤组成、剖面结构,感知土壤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意识到自然要素之间联系,并结合土壤标本分析土壤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推理土壤主要形成因素(要素综合、区域认知);2.结合不同阶段土壤标本,分析土壤在不同时空随要素而不断演化的过程(时空综合、区域认知);3.结合校园山谷与山坡土壤标本,对比分析土壤差异,建立小尺度区域“地形”“水热”“生物”“人类活动(农业活动)”要素差异及相互联系(地方综合、区域认知);4.学生在研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土壤、提取标本,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三、情境创设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生活主题式情境教学素材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本节课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土壤为标本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教师以校园土壤随地球演化为例,让学生探究土壤发育过程,并结合现实中山谷与山坡的土壤差异创设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影响土壤的因素。
(二)“一例到底”原则
生活主题式情境教学应突显“主题性”,创设情境过程应以某个情境为核心,将知识、思维融合,并聚焦于主线索,按“一例到底”的方式开展教学。本节课“认识土壤物质组成—分析土壤演化过程—对比区域土壤差异”在学校现实的土壤素材构建的情境中展开,能够融合教材中的知识,聚焦学生思维培养过程。
(三)进阶性原则
地理综合思维含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具有进阶性,问题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本节课教师首先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土壤物质组成,接着结合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标本分析土壤演化过程,最后结合现实中山谷与山坡土壤的差异探究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这符合学生由感知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四、教学思路
本节课按“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思维路径开展教学,教学思路示意图见图1,教学过程具有进阶性。同时,采取“观察—认知—分析—探究”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五、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一)要素綜合思维能力培养
1.观察自然现象,感知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土壤的物质组成源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土壤物质组成结构感知自然环境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土壤所处自然环境认识土壤的物质组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采集的土壤标本进行提问:请结合土壤标本开展“望(观察)、闻(闻气味)、问(土壤在水中为何会冒泡)、切(触摸土壤)”实验,指出山谷与山坡土壤的物质组成有何差异?
学生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闻土壤的气味、置疑放入水中的土壤为何会冒泡、感知土壤留存在掌中的水分,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土壤颜色、质地、干湿度、结构等。教学基于生活所见,分析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直观感知土壤形态,建立土壤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联系。
2.结合整体性原理,建构要素综合思维
土壤发育与气候、母质、生物等因素息息相关,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壤形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前研学考察中采集到的标本、图片素材创设情境并提问:(1)请你指出校园土壤形成的相关因素。(2)补充填写土壤形成要素关系图(见图2),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具体影响土壤发育的?
教师结合土壤标本所处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形成的相关因素、土壤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说出植物、水分、温度、动物是土壤形成的相关因素,察觉到土壤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为深化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的综合作用,落实要素综合思维培养,笔者引导学生补充图2括号所表示的作用过程。学生认识到:“水热”气候条件为“生物(植被)”生长、“母质”风化、“土壤”发育提供基础条件,“母质”为低等苔藓生物提供必要矿物营养元素,生物(苔藓)生长加速“母质”的风化强度,枯枝落叶与根系催化土壤的发育,肥厚土壤为“植被”生长提供稳定充足的营养物质。笔者结合地理整体性原理,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生物(植物)”“土壤”“母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深入分析土壤形成是多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时空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1.结合时空动态视角,建构时空综合思维
时空综合思维实质是地理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组合。成土过程是原始母质随时间向成熟土壤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成土过程的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笔者结合学生采集的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标本设问:(1)请按照成土过程先后顺序对学校不同阶段的土壤进行排序。(2)结合资料,指出学校不同阶段土壤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
学生通过成土过程的先后顺序,明确土壤发育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学生结合所给资料可知,学校所在地曾为古地中海,海洋环境时期通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石灰岩)。随着板块运动,地壳抬升,沉积岩由相对封闭稳定的海洋环境转为开放活跃的陆地环境。沉积岩出露地表,在外力风化作用下岩石破碎、变为母质。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含量增加,气候水热条件改善,植物由低等逐渐向高等演化,从而加快了土壤发育。同一空间的地理环境随地球演化历程而变化,由海洋环境转为陆地环境,大气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不断优化。笔者通过地球演化过程,透视土壤要素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构建时空综合思维。
2.结合要素动态变化,深化时空综合思维
时空综合思维聚焦于地理要素,并随时空演化而变化,成土过程其实质是土壤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发生的变化。在全球时空动态视角变化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要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演化,并设问:(1)请你结合资料,分析学校土壤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何差异?(2)请你简单描述学校土壤的形成过程。
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得出校园土壤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差异及要素演变过程。古地中海时期以海水沉积作用为主,随着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以水热、温差、冻融风化作用为主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破碎,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附着生长并进一步促进土壤发育,形成原始土壤。原始土壤有机质增加,肥力提高适宜草类、灌木生长,这加速了土壤发育。土壤厚度增加,适合高等乔木生长。成土过程的影响要素随时间动态变化,由气候风化到低等植物附着,再到高等植物加速催化。通过不同时期土壤形成因素的变化,深化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
(三)地方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1.比较区域特征,感知地方综合思维
地方综合基于区域差异,突出区域特殊性。区域特征是区域内在要素联系的表现,是培养地方综合思维的基础。笔者结合课前研学设问:学校山谷与山坡土壤厚度有何差异?剖面结构有何不同?
学生对比学校局部山谷与山坡土壤在厚度与剖面结构方面的差异可知:山谷土壤厚度较山坡大,其剖面分层由上至下为凋落物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山坡土壤缺少了淋溶层与淀积层,表明山谷土壤较山坡发育快、较为成熟。
2.比较区域要素综合,深化地方综合思维
区域特征差异是地理要素综合的外在表现。探究不同区域要素联系特点与差异,可以深化地方综合思维。在了解土壤厚度与剖面差异的基础上笔者设问:请你分析山谷土壤较山坡土壤厚度大、肥力高的原因?
结合图3与图4可知,山谷与山坡要素综合差异核心在于地形。山谷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山坡
好,利于土壤、植被发育,良好的土壤条件为植被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有助于植被生长;茂密的植被进一步催化土壤,促进土壤发育,且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增加土壤肥力。山谷地势较山坡平坦,利于积累山坡冲刷的土层与肥力。同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有利于吸引农业耕作,在农业生产作用下土壤发育加快。因此,山谷土壤较山坡土壤厚度大、肥力高。笔者充分利用生活素材,构建现实情境,对比探究山谷与山坡土壤差异及原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效利用两个区域的气温、水分、地形、生物、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来分析土壤差异,并结合自然条件差异来推理人类活动作用强弱,明确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比局部山谷与山坡地形差异,构建气温、水分、生物、土壤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对比区域要素联系,综合理解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提升地方综合思维。
六、反思与结论
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一例到底”设计情境,突出主题性与进阶性,抓住综合思维的培养主线,由要素综合到时空综合再到地方綜合。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聚焦学生课堂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脑、动手、动眼、动笔,相互交流合作,形成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新颖独特、主题鲜明,有效关注学情,抓住综合思维的培养主线,深化对核心内容的探究分析,内化知识与思维过程。将地理整体性原理运用到土壤形成分析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的素材与现实问题开展探究,突显思维的真实性、直观性与可视性,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徐晶晶.“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三农业专题复习中的应用:以“薰衣草香溢丝绸之路”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54-56.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