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初中生物考试情况分析及教学策略

2023-10-25陈雪标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陈雪标

[摘 要]随着高考的改革,各地区的初中学业考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如将生物列为中考科目。文章首先分析N市农村八年级学生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情况以及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从注重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构建知识观念、提升学科思维和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的表征能力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生;初中生物;考试情况;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0-0087-03

近年来随着高考的改革,各地区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考试评价注重多元化。N市在2022年把生物学科列为中考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之一,在八年级学完全部生物课程后安排学生参加中考学业水平考试。

本文针对农村八年级学生生物考试(2023年4月进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农村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一、农村学生初中生物考试情况分析

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共设有19道题目,分别是15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初中生物的核心基础知识,非选择题主要涉及读图题和实验题,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主要分析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所涉及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性知识,从而了解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如表1所示。

对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三类知识的描述性统计来看,三类知识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79、0.62、0.53,标准差分别为2.19、0.54、0.32,试题难度适中,总体情况较好,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要求。其中,城区学生三类知识的均分分别为18.5、4.9、2.5,标准差分别为2.69、1.59、1.02,说明城区学生对三类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但也存在部分知识掌握不佳的学生。农村学生三类知识的均分分别为12.3、2.3、1.6,标准差分别为1.93、1.06、0.88,说明农村学生对三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而且整体知识水平较低。

运用SPSS 23.0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N市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掌握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N市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性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sig值分别为0.00、0.010、0.032,sig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在三类知识的掌握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提示我们教师应该寻找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改进课堂教学,强化农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二、農村学生初中生物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一)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陈述性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简单再现或者简单陈述的情况,通常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共涉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的简单分类、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结构层次以及生物的进化等32个方面的知识。分析对比数据后发现,农村学生对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明显弱于城区学生。通过访谈发现,农村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能够记住一些基本知识,但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本质。如不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无法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关系。(2)将部分知识混淆。例如,认为虾、蟹、蜘蛛都属于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门,但属于不同的纲,很显然在进行动物划分时混淆了纲和门的概念。(3)对于一些知识只是了解一个大概,未能熟练掌握。例如,认为所有的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表明学生缺乏对光合作用的全面认识,如有些植物不具有叶绿体,也属于消费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不是所有器官都具有叶绿体,不是所有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4)以偏概全,概念理解不到位,对知识未能很好地联系和区分。例如,知道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因此认为病毒也是通过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进行遗传和传递的。很显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透,只知道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但不知道病毒是不存在细胞核的。

(二)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程序性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N市农村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明显弱于城区学生。其中一个原因是农村学生对一些程序性知识掌握不佳,无法利用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笔者翻阅了学生的答题卷后发现他们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还存在以下问题:(1)阅读水平不高,缺乏提取信息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通过某一植物在一天中的物质变化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曲线图推测中午是哪一段曲线,并简要说明理由。从学生所写的理由来看,他们未能基于生物知识进行阅读,不会用生物思维从所给的图像资料中提取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2)孤立地看待知识,未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试题考查了生态系统,涉及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平衡、碳氧平衡、生物的多样性、水循环等一系列知识。学生只是能够比较熟悉地判断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把食物链与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一系列生物知识联系起来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认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认知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体,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应用和创造,再应用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往往较高。通过考试情况分析发现,N市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性知识水平整体较低,但城区学生的认知性知识掌握情况要好于农村学生。学生的认知性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关联,还和学生学科能力、学科态度(对科学的兴趣程度、对探究方法的重视)等有较大的关联。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很好地运用生物知识去评估与设计实验,对于实验探究的设计原则、思路不清晰。如试题中实验探究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要证明光是否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有影响,学生不知道用对照实验去进行比较,即使部分学生知道用对照实验去比较,但也不知道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不知道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探究。(2)缺少一定的证据意识,缺乏基于生物知识利用证据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的意识。试题中,把等量天竺葵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这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所测结果判断如何才能提高氧气的含量,以及通过实验结果寻求光的颜色和天竺葵的各部分器官影响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证据,从而发现提高氧气含量的最佳途径。对于这一试题,城区学生的答题准确率为75%,农村学生的答题准确率仅为31%,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农村学生在学习生物时缺乏一定的证据意识,不知道根据实验需求有目的地去寻找合理的证据,缺少证据推理的能力。(3)语言表征不清,缺少一定的学科思维。试题中提问学生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可以提出哪些建议。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应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想当然地回答,没有基于生物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

三、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建议

N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这给初中生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实践依据。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理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把每一个生物学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应用中,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1]。比如在教学“消化系统”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大分子和小分子的概念,以及为什么在消化过程中需要把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消化道和消化腺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营养物质和人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等。这样,从学科基础知识出发,可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学生获取了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后,才会具备较好的学科能力,才能把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验中各类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二)注重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考试中发现,农村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较弱,也缺乏基本的实验探究能力。对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丰富学生的实验内容,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态度表现、能力表现,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而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实验原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假设的能力,以及基于假设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学科观念

从试题分析中发现,农村学生所掌握的生物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他们不能把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地串联起来,这样势必导致他们不能綜合运用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整个初中生物知识的要点,把初中生物知识网络化和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体系化不是使简单的知识复杂化,而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学科观念[2]。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准确提取真实情境中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学科观念得到有效培养。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养成,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从试题分析中发现,农村学生缺乏证据意识和证据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证据,然后利用证据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证实或者证伪。例如,在生物进化有关内容的教学中,在讲授某一门类动物或植物时需要让学生寻找这类动物或植物“高等”的证据。如藻类植物无根,苔藓类植物假根,蕨类植物是不定根,根的类型可作为判断植物进化的证据;鱼类有心脏,是一房一室,用鳃进行呼吸,而两栖类的心脏有三个腔,成体用肺呼吸,肺还不发达,需要用皮肤进行辅助呼吸。以上证据可以说明两栖类要比鱼类高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就问题的解决寻找证据,并学会利用证据证实或证伪,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语言表征能力

从试题分析中发现,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部分学生阅读时缺乏耐心,走马观花,缺少必要的思考,无法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部分学生无法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对问题和思考的结果进行表征。具体表现为学生无法利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表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教材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完后再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对材料认识的片面性、局限性,并通过学习与借鉴丰富自身对阅读材料的认识。从教材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征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评价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发现农村学生的学习亮点,践行多元、开放、动态的评价理念,开发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工具。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魏威.理综高考生物学答题失误分析与备考建议[J].生物学教学,2007(2):50-51.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