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上最古老的帆船

2023-10-25梁二平编辑田宗伟

中国三峡 2023年6期
关键词:莎草尼罗河帆船

◎ 文 | 梁二平 编辑 | 田宗伟

约为公元前2120 年至前1750 年的绘有“荷鲁斯之眼”的陪葬船模。 供图:梁二平

世界各地的先民很早很早就知道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最早的运输工具除了独木舟和排筏,你可知道还有用纸莎草制造的纸莎草船?在蒸汽船取代帆船之前,你可知道帆船是最好的水上运输工具?而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帆船又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人类最早的船是独木舟,顾名思义,其为木制。《周易·系词》有言“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中国萧山出土的跨湖桥独木舟,大约制作于8000至7000 年前,外国也有同一时间的类似发现。

不过,就在世界多地“刳木为舟”时,木材稀少的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畔的先民却利用河岸盛产的纸莎草,因地制宜地编制出独特的纸莎草船。埃及人制作的纸莎草船,不仅替代了木质的独木舟漂行尼罗河上,还率先在纸莎草船上升起了世界最初的风帆。

“一苇杭之”的纸莎草船

中国《诗经·卫风·河广》云:“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为“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行”。这诗句放在埃及纸莎草船身上,也同样适用。

纸莎草船依赖纸莎草本身的浮水特性漂浮,但吸水达到饱和后就会变形或散架,所以寿命只有1 年左右。不过,就地取材的纸莎草船,造价低廉,尼罗河畔的贵族人家和普通人家都拥有自己的纸莎草船,他们共同挥洒了纸莎草船在尼罗河上恣意航行的壮观画卷。

上埃及赫利奥波利斯“彩绘墓”中的大幅壁画,描绘了尼罗河上的六艘纸莎草船。 供图:梁二平

1898 年9 月,英国考古学家弗雷德里克·格林(Frederick W.Green),在涅加达城南部的希拉孔波利斯城古墓群发现了一座“彩绘墓”(Painted Tomb)。由于当时埃及圣书文字(象形文字)还未诞生,所以看不到墓主的名字,但看得出这应该是一座贵族墓。考古学家将其编号为T100,它属于涅伽达文化II 期(NaqadaII)的遗存。

这里要说一下“涅伽达”。古埃及,在地理上被人们依尼罗河划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其上下分界为孟斐斯(今开罗附近)。在上埃及沙漠高地基纳(Qena),尼罗河像中国黄河河套地区一样拐出一个大大的基纳湾。这里有许多重要城市,如希拉孔波利斯、底比斯、涅迦达与阿比多斯(Hierakonpolis、Thebes、Naqada、Abydos),是埃及史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后世学者以“涅迦达”之名将埃及史前文化划分为:涅迦达文化Ⅰ期,又称为阿姆拉特时期(公元前4000 年至公元前3500 年);涅伽达文化Ⅱ期,又称为格尔塞时期(公元前3500 年至公元前3200 年)。

这个编号为T100 的贵族墓,呈长方形结构,内衬砖块和灰泥,西壁有一幅长497 厘米的彩绘壁画(此墓后来被毁,开罗博物馆收藏有此壁画)。壁画描绘了在尼罗河两岸驯服和诱捕羚羊的场景,还有表现权力与威严的“英雄斗双狮子”图。在尼罗河中,突出描绘了6 艘纸莎草船,其中5 艘月牙形的船被涂成白色;船头挂有被风吹抚的芦苇,或是某种神圣装饰;画中央的一艘船被涂成黑色,船头高高耸立。这些船的上部都有简易的船舱或棚屋,船头有锚,船尾有侧舵。从墓葬位置上看,这些船头都朝向北方,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这是迄今所知涅伽达文化Ⅱ期发现的唯一壁画。

令人疑惑的是,这幅绘有6 艘船的壁画上,竟然没有一艘帆船。而在涅伽达文化II 期的岩画和陶器上,考古人员却发现了许多帆船的描绘。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彩绘墓”船画是涅伽达文化Ⅱ期前期,即公元前3500 年左右的遗存;岩画和陶器上的帆船可能是涅伽达文化Ⅱ期晚期,即公元前3200 年左右的遗存。

总之,涅伽达文化Ⅱ期时,帆船在尼罗河诞生了。

古埃及第12 王朝第5 位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的陪葬坑壁画绘有众多木帆船,最大的船图长1.5 米,最小的船图长仅为10 厘米。供图:梁二平

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风帆船

在说埃及“始祖级”帆船之前,先说说埃及刮的是什么风。

尼罗河是南北流向,受印度洋季节风影响,夏吹西南风,冬吹东北风。尼罗河源头在埃及南部,上游船向北航行时,借助水流,直接漂流而下。船逆流向南航行时,则要克服逆流。聪明的古埃及人就在船上立根桅杆,扯上一块方帆,借助冬季的东北季风吹动帆,使船逆流而上。顺便说一下,尼罗河由阿斯旺至入海口流程约1000 多公里,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便于行船。这种天赐的季风条件被尼罗河人享用。于是,世界最早的帆船就在这里诞生了。

在涅伽达文化Ⅱ期的上埃及和下埃及,考古人员都发现了帆船的考古物证。注意,不是孤证(科威特曾在欧贝德文化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的绘有双桅杆的船模陶片一件)。在上埃及底比斯西部沙漠的被命名为荷鲁斯Qa-a 干河谷和东部的Hammamat 河谷岩画中,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应属于涅伽达文化Ⅱ期晚期的单桅方帆船图像。似乎为了与上埃及的发现相呼应,在下埃及都城格尔塞(距开罗80 公里)墓葬区,出土了许多绘有帆船的“格尔塞陶罐”。比如,人们比较熟悉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格尔塞陶罐”,就绘有一艘清晰的单桅方帆船,其船头高高耸起,与前边讲过的彩绘墓壁画上的大黑船完全相同。再如,德国威兹堡马丁·冯·瓦格纳博物馆收藏的“格尔塞陶罐”,上面不仅绘有单桅方帆船,在罐的下方还绘出了风帆和上层建筑的分解图。同款的“格尔塞陶罐”,在柏林国家博物馆和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也都有收藏。

涅伽达文化Ⅱ期的“格尔塞陶罐”上描绘的单桅帆船,船头和船尾都向上翘起,特别是高高的捆扎船头,描绘的无疑是纸莎草船。从陶罐的画面看,船帆像是由棕树叶编织而成,桅杆也许是一株棕桐树干。令人不解的是,如此高大的桅杆没有坚固的类似中国帆船桅座板很难在船上立住。这种船有可能利用了局部船底板等少量木质构件。涅伽达文化Ⅱ期,埃及还没有纯木制的帆船,但有可能产生融合了部分木质构件的帆船。

涅伽达文化Ⅱ期绘有帆船的“格尔塞陶罐”,左为大英博物馆收藏,右为德国维尔茨堡马丁·冯·瓦格纳博物馆收藏。供图:梁二平

在涅伽达文化Ⅱ期,上埃及和下埃及都出现了帆船的描绘。至少说明,这一时期的尼罗河帆船,可以“顺流而下”,也可借助风力“逆流而上”。事实上,约公元前3200 年萌生的埃及圣书文字(象形文字)中,“航行”一词本身就是“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的意思。虽然,人们无法得知公元前3100 年前后,古埃及开国国王美尼斯(Menes)是用文的方法还是用武的方法统一了埃及。但尼罗河上的贸易往来,极大地促进了上下游的文化融合与相互认同,帆船的发展令上下游共同享有了帆船文明,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

一切恰如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扬帆出海

虽然,2012 年考古学家在埃及开罗以西的吉萨省阿布拉瓦须的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150至前2890 年)6 号陵墓北部的古墓群发现一艘木质陪葬船。经鉴定认为,这艘丧葬仪式用的船属于第一王朝的法老德闻(Den),年代约在公元前2950 年。这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埃及陪葬船。陪葬船由11 块长6 米、宽1.5 米的雪松木板组成。

不过,一直到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 年),纸莎草船仍是尼罗河水运的重要存在。比如,在开罗城南边的塞加拉阶梯金字塔旁边的第五王朝宰相普塔霍特普(Ptahhotep,约公元前2400 年)墓中,仍可看到系列建造纸莎草船的壁画。此时的纸莎草船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有Hammamat 河谷岩画证明,涅伽达文化Ⅱ期晚期甚至发展出了带有单边架浮艇的纸莎草船。

辛努塞尔特三世陪葬木帆船长约 10 米,由雪松木制成。 供图:梁二平

在开罗城南边塞加拉皇家墓地的第五王朝(公元前2350 年)宰相普塔霍特普墓的壁画中,详绘有建造纸莎草船的过程。供图:梁二平

当然,无论多么高级的纸莎草帆船,都难以完成扬帆出海的任务。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古埃及第12 王朝第5 位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sostris Ⅲ,公元前1878 年至前1859 年在位)时代,埃及木帆船已成为重要的水运工具。在阿比多斯的辛努塞尔特三世墓的陪葬坑墙壁上,描绘古帆船画数量有120 幅之多;同时,在另一个陪葬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五艘葬礼船。每艘船长约 10 米,由雪松木制成。它们曾经被涂成鲜艳的颜色。这些图像与实物反映了3800 多年前埃及人制造木帆船的真实情况。据考古人员称,这些木帆船可能参加了运送法老棺椁的葬仪。

不过,还没有什么可以证明埃及人率先将帆船用于海上贸易。只能说帆船跨海贸易,至少在公元前1600 年前后,已是东地中海国家的贸易常态。

现在,让我们走入尼罗河西岸卢克索的帝王谷,看看埃及早期的跨海大帆船。这里有一座祭祀古埃及唯一女法老、第十八王朝女王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专属神庙——达尔巴赫里(Al-deir Al-bahari)神庙。经过3500 年的岁月洗礼,神庙仍残存着许多珍贵壁画和雕像,为人们形象地讲述着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的故事……这位女法老的故事有很多,但最吸引航海史研究者的是一组绘在墙上的几艘平底大帆船的彩色壁画。

壁画上的5 艘大帆船,从埃及运走啤酒、葡萄酒、没药、玻璃珠、首饰、小刀等,又从海外换取了香料、乌木、象牙、黄金、锑、猴子、长颈鹿,还有31 株活乳香树。远航成功后举行了盛大献祭活动,祭品正是远航带回的象牙和两人抬着的乳香树苗……壁画残留的象形文字记载:此船队主要贸易货物是乳香树苗,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把它祭献给太阳神阿蒙雷;船队是到一个叫“蓬特”(Punt)的地方进行贸易。

历史上没有“蓬特”的相关记载。有专家推测,它在今天的也门,或是索马里北部的邦特兰地区(Puntland)。从贸易货物看,这些物产接近南部非洲。如此说来,女法老的帆船队驶出了红海,进入了印度洋。

达尔巴赫里神庙的这组跨海贸易壁画,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已知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航海贸易记载。

埃及人最早绘出“船眼”

最擅长运用彩绘,并留下神奇纳尔迈调色板(公元前3200 年至公元前2850 年)的埃及人,不仅创造了最古老的帆船,还开启了世界最早的船舶涂装。他们为船头绘上神奇的“荷鲁斯之眼”(The Eyes of Horus),可以说是后世“船眼”之滥觞。

隼鹰神荷鲁斯是鹰首人身的神灵,双眸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手中握着生命的钥匙安卡十字架。至少在第五王朝的奈费尔卡拉(Neferirkare,公元前2477 年至公元前2467 年)时代的陶瓶上,就已出现“荷鲁斯之眼”图像。

“荷鲁斯之眼”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君权。大约在公元前3000 年“荷鲁斯之眼”被绘在陪葬的船模上。在柏林埃及博物馆,笔者曾看到大约制作于公元前2120 至前1750 年的绘有“荷鲁斯之眼”的陪葬船模——这或是世界最早的“船眼”。不过,埃及的“荷鲁斯之眼”多绘于葬船,很少绘于现实中的船上。

现实中,最早为战船绘上“船眼”的是希腊人。在古伊特鲁里亚(今意大利中部)出土的公元前675 年的彩陶双耳喷口杯上,可以看到撞角战船的船头绘有独特的希腊式“船眼”。不过,它不是“荷鲁斯之眼”,而是“海豚眼”。后来,罗马的战船上,也出现了这种希腊式的“船眼”。比如,公元200 年左右的突尼斯马塞克罗马战船画上,即绘有“海豚眼”。这种“海豚眼”是希腊和罗马战船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船眼”(亦称“鱼目”或“龙目”),不知与埃及和希腊有没有关系,总之,它出现得很晚。

公元200 年左右铺在突尼斯的一幅马塞克罗马战船画,绘有“海豚眼”式的船眼。供图:梁二平

从历史文献上看,在宋代《武经总要》的战船图上,看不到船眼;在日本描绘元日海战的《蒙古袭来绘词》中,元军战船上也没有船眼;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刊刻的《太上老君说天妃经救苦灵验经》卷首的郑和下西洋舟师图上,也看不到船眼;笔者在沈啓于嘉靖二十年(1541)完成的中国古代造船第一书《南船纪》的则例图中,倒是找到了“疑似船眼”:船首是佛教的卍字加圈构成的“眼”;船尾是道家阴阳鱼加圈构成的“眼”。还有只以阴阳鱼构成的“眼”。对于这种“疑似船眼”,作者在书中没有解释,不知其由来,后世也未见其传承。在成书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筹海图编·兵船》大福船、两头船、东莞县大头船等一系列船图中,看不到任何船眼的影子;较早的,又较为正规的船眼,笔者仅在荷兰人所绘的1633 年料罗湾海战时,郑芝龙的战船草图上,看到福船侧舷开设有两层火炮,船首绘有大大的船眼……中国海船上出现船眼,至少在明末已经出现。目前,还没有文献显示沙、浙、福、广“四大海船”中哪种海船率先绘出了船眼。有一种说法是,浙船中的“绿眉毛”率先绘出了船眼。

关于船眼的模式,民间有种说法:渔船的船眼,眼睛朝前下方看,便于观察鱼群;货船和战船的船眼,眼睛朝前方看,为的是观察航向;官船的船眼,眼睛朝前上方看,好像是观天,其实是表示地位高贵。不一而是。

今天,除了文旅活动外,已经看不到木船或木质风帆船的身影了。不过,曾经改变人类运输动力,使船成为更方便更快捷的交通工具的风帆船,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影子还在,我们时不时地还要接触到它。比如,人们对超高楼的称谓“摩天楼”,这个“Skyscraper”最初指的就是小型三角船帆,因为它比方帆高出许多,看上去好像接触到了天。再比如,太空飞行器就不叫“飞车”,而叫——“宇宙飞船”。

猜你喜欢

莎草尼罗河帆船
Keep tradition alive
尼罗河泛滥节,埃及人兴高采烈
气球上的五星期(七) 追寻尼罗河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帆船
尼罗河上的伊辛巴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