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势开张,秀美飘逸
——宋代文人书法特点研究

2023-10-25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0期
关键词:蔡襄书风米芾

刘 林(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一、简述宋代历史与文人文化

谈到宋代,我们最能感受到的就是文人气息了。其实书家身上所具备的文人气和当时“重文抑武”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杯酒释兵权”可以说是最好的例证了。宋朝延续了三百多年,历代曾见的“盛世”似乎与它无缘。谈到盛世,我们脑海中会浮现“汉武盛世”“文景之治”“康乾盛世”等,但是宋代却没有盛世,不过宋代仍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

宋代无论是从民生还是民乐上看,都是一个极盛的时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当时宋代积弱积贫的社会环境,可能在经济输出转化上出了问题,而文化输出这一面却堪称历史最佳。宋人十分注重感情的宣泄和心灵的解脱,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文化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元素特别丰富的时代。宋代文人雅士的性格直接成就了宋代书法绘画的大放异彩。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二、宋代书法与宋代美学

宋初,因科举制度的大力推行,培养了大批文人雅士。动荡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一代文人的心理,从而形成了以书斋生活和文房趣味为特征的高雅的日常审美情趣。一部分书家以尺牍手札形式的书法作品问世,形成了一种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文人气。文人间思维的相互碰撞和情感上的惺惺相惜,使一批文人开始转向书法层面,开启了优雅的书斋生活。书法对宋朝的影响不仅是时代潮流的大体转向,更是一种文人雅士的思想解脱。书法赋予了文人别致的情愫,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追随魏晋风流的文人雅士,当时平淡天真的书法界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

书法的肥瘦与人审美形态的区别,要从秀美和古拙两个角度去分辨。任何一种书风一旦流行,背后肯定有不少人在推波助澜。正如唐代的书风和时人对美的标准,雍容华贵最好,所以唐朝书风大气而不落俗套。不拘泥于秀美,而偏执于醇厚古朴之风。主流书法家徐铉、李建中等人无不以字体丰腴、风格浑厚为主格调。随着时间的过渡,一些不沾惹世俗的书家,如林逋、苏轼、黄庭坚等人也开始了字势开张、秀美飘逸的书风。

宋代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不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形似,而要表达内在的风神,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宋代诞生了一大批的艺人、文人。这里就会出现所谓的层级问题,有人热衷于长篇巨著的书法长卷,也有人喜欢方寸之间的尺牍手札。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节点,会出现不同风格的书法。

宋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有的是通过宋词极力表现,有的则是通过书法来纾解情绪,当时还出现了一大批士人,无人不出口成章。宋词成为一种茶前饭后的精神必需品。宋词不仅是一曲简单的曲子,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讲究品质、讲究格调的生活方式。其实无论是宋代,还是千年后的今天,雅致无疑是一种追求美的生活态度。

三、宋四家的尚意实践

(一)宋代尚意取向

宋代的书法,通过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不断实践,成为一颗明珠,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由于行书掺杂了较多的个人情感因素,往往流露出书家自身的情绪与思考。宋代书法有种“卑唐”的理论,其实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晋人书风的恣意风流。禅宗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宋人对书法的理解,而诗人、词人又给书法注入了新的情感语言。宋人对事物的迷恋,有的人会通过文字语言来表现,有的人就通过书法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言方式促成了宋代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宋代流行的禅宗思想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意”书风自然也或多或少地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正如黄山谷有云:“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

图2 米芾《值雨帖》

图3 黄庭坚《题黄州寒食诗卷》

宋人书法尚意的思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发扬了自由烂漫的书风。艺术家不是疯就是癫的形象已经成为当下人对艺术家的一贯印象。向往极端艺术的人,通过手中的毛笔和宣纸的同频共振,宣泄情感和抱负。当这种方式不足以表达内心深处情绪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这就是宗教无形的潜在魅力。追求和渴望成了书法艺术的根源,书法的线条成为书法的核心,不同的线条表现了不同的人格魅力。简单的书写有了复杂多变的形式,表现的全部是人们对当下生活的态度。

“尚意”一词是从苏轼的诗词中摘取出来的。苏轼提出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思想,告诉人们要摆脱世俗的种种束缚,进入一个随心所欲的人生状态,在点画之中寻求方法,在尚意书风的笼罩下寻求理想的人生状态。苏轼的书法作品中,每一件尺牍手札都代表着他某个时期所对应的人生经历,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婉约、有的豪放。从尚意书风开始,一些书家就开始感知艺术,并以文人自居,傲立于世。

在“尚意”书风的大舞台上,苏轼是响当当的主角。苏轼的人生经历是他书风转变的重要基础,每一次人生转折,都离不开他个人情绪的表达,每一种情绪又给他带来不同的作品。和苏轼交往密切的黄庭坚、米芾则是这个舞台上的重要演员。由苏轼主推,后面两位则是用自己的方法来实践尚意书风,不断充实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宣泄与遗世独立的意念,从而体现了独特个性。

(二)欧阳修的提倡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在《集古录》中充分说明了对书法诸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欧阳修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士大夫,他骨子里对古人的崇敬与膜拜到了癫狂的地步。宋人比较讲究修养,这也是人们审美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气,无形之中导致他们书风的变化多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苏轼的引导

宋人尚意,也表现在行草书上。书法作品的形成与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处世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苏东坡诗词文章豪放雄迈,书法功底深厚。他早年书法转益多师,后自成一家,跟他独特的执笔有很大关联。苏轼擅长用侧锋取势并独创蒜头笔法。其书早年姿态流美,中年朴厚圆润,晚年稳重意沉,于法度之中有新意,于豪放之外有妙理。线质上,浑厚饱满,淋漓酣畅;用笔上,中侧并用,沉着痛快,虽斜而势态全出。苏东坡首推尚意书风,为其后继者米芾的风强阵马、黄山谷的大开大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米芾的拓展

米芾擅长临摹古人的碑帖,能达到十分逼真的地步。他传世的很多作品都成了后人宝贵的财富,有小情趣的尺牍手札,也有大情怀的榜书大字;有秀逸多姿的蜀素,也有气势磅礴的多景楼诗卷;有平铺直叙的苕溪诗,也有酣畅淋漓的研山铭。米芾在学古之路上无人能及,这种书貌,使书家的心灵得以安逸而逍遥,精神得以自在地遨游,情愫得以真实地展示。如果说“集古字”阶段为米芾书风的形成做了充分准备的话,那么刻苦自励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其得以成功的根本保障。

(五)黄庭坚的延伸

黄庭坚则从《瘗鹤铭》中悟出结字的松紧关系,形成独特的放射状的斜侧结构,又从舟人荡桨悟出笔法的擒纵起倒,故用笔如长枪大戟,但他的矛盾对比有时过于强烈,使得书法整体观感并不协调,但他也并不真正避忌。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力求创造自家面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行草书。其晚年的作品《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都反映了其书风的自由与洒脱。草书《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以长卷的形式,赋予了诗文浪漫与洒脱的气韵和纯朴飘然的意态。经历过人生不同的境遇后,他彻悟了人生的真谛。从书法当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进退自如,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无比的震撼气势。

(六)蔡襄的创新

蔡襄的书法直接取法晋人,书法清健圆润、温润含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蔡襄的书法既能守法谨严,也能自出新意,在当时能够严守书法的法度,实属可贵。蔡襄认为:“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失去艺术的本质问题。”苏轼云:“蔡君莫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他的学术思想也引导了稍后尚意书家的创新之举。

(七)尚意书法的影响与遗绪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大家,前三家书法都具有开创精神,都体现了尚意的时代精神。宋朝书法的辉煌除了这几位大家之外,还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宋徽宗赵佶。他所开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领异标新。瘦金体运笔空灵,笔迹瘦劲,在转折处可明显看到藏锋、露锋等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字体。赵佶书法引领了时代的新风,在当时的宫廷画中备受瞩目。

图4 陆游《秋清帖》

书法尚意主张在宋朝经过欧阳修的倡举和宋四家的发展与完善,影响了整个时代的书家,如欧阳修的学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又如米芾的好友薛绍彭,还有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他们都接受了尚意的主张,并且将这一观点落实到他们各自的书法实践之中。

四、结语

宋代是一个出大文豪、大书法家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其实文学艺术界也是这样。比如“宋四家”,他们的书风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他们冲出固守思维的牢笼,他们敢于突破唐人“尚法”的观念,甚至“卑唐”的理论,掀起了“尚意”书风的大潮。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思想是超前的、是开放的、是自由的。他们四个人的书法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苏轼开宋一代尚意书风,是为当时书坛“宗主”;而黄庭坚主要成就在草书,以荡桨笔法著称于世,是宋草书的集大成者;米芾,他以复兴魏晋古法为志而开帖学新境界,以八面出锋的刷字纵横书坛;蔡襄,则是传承古法集大成者,必须占一席之地,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他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思想都受到当时宋代大环境的影响,才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书写技巧和审美情趣。宋代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这么说,宋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一座高峰。

猜你喜欢

蔡襄书风米芾
北宋·米芾《白帖》
胡子怎么放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蔡襄拒为皇后写碑文
软、硬笔临写宋米芾《方圆庵记》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为“君谟”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