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得见的运气,看不见的努力

2023-10-25杨梅

读者 2023年20期
关键词:宋军采石浮桥

☉杨梅

《宋史》记载,樊若水是南唐时期一名普通的书生。当时南唐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像樊若水这样胸有鸿鹄之志的人却不被任用,连进士都考不上,他非常郁闷。他听说崛起于北方的赵匡胤有雄才大略,正招贤纳士,便产生了投奔的想法。

数月之后,樊若水抛家舍业,跋山涉水,一口气跑到大宋都城开封,然后直接向皇宫里递送了一封自荐信。读了自荐信的赵匡胤,竟仰天大笑,高呼一声:“南唐李煜小儿,已尽入我袋中。”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拍板:“人才难得,此人重用!”

而樊若水的人生,也就此飞黄腾达——先被特许参加进士考试,然后官至舒州军事推官,到任不久,又升任太子右赞善大夫。

樊若水的平步青云招来了其他官员的羡慕和忌妒,一封封弹劾批评的奏章呈上了赵匡胤的案头。

开宝八年(975 年)十一月,大宋军队在樊若水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越过长江天堑,直捣黄龙,俘虏了南唐国主李煜。

原来,当樊若水决定投奔后,他就想给赵匡胤送上一份不同凡响的见面礼。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大宋之所以长期攻不下南唐,绝不是军事原因,浩荡的长江屏障才是宋军最大的障碍。樊若水颇懂兵法,也读过不少有关地理和水利的典籍,加上他长期生活在长江边,对长江的渡口、关卡、要塞等都了如指掌,便决定帮赵匡胤架一座浮桥。

在那个年代,要想在广阔的江面上架设一座浮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技术,还要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得出江面的准确宽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架桥的物资,并在岸边搭建浮桥的固定设施。为掩人耳目,方便勘察测量,樊若水经人介绍,到具有地理优势的广济寺,当起了和尚。

一有机会,他便来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下图纸,标上记号。为了得到长江水面宽度的准确数字,他经常以垂钓为名,划着小船,带上长长的丝绳,在采石江面上不知疲惫地往返数月,反复测量。

为了给将要建造的浮桥做好固定,樊若水又向广济寺捐献了一大笔钱,建议寺庙用这笔钱在牛渚山临江处凿出一个个石洞,供奉佛像,名义上是保佑过往船只平安,实则是为宋军日后渡江做好准备。

他“请造浮梁以济师”的计策和精心绘制的堪称人类桥梁工程学新纪元的技术报告《横江图说》,令宋太祖惊叹。书信上不但有详细的施工规划与精巧的设计,就连采石江面上的水纹深浅都有标注。几乎每个字,都是他冒死在江面上往返勘测得来的。樊若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发明者和缔造者。

猜你喜欢

宋军采石浮桥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郑杰
家乡的那座浮桥
隧道工程采石坑段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被保姆欺骗而赠与对方房产,这份公证过的遗嘱能否撤回?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宋军在三川口、平夏城两场战役中的防御战术之比较
开路先锋舟桥部队
Fault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ind Power Systems
李后主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