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
2023-10-25贾才毛加
贾才毛加
只有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深厚文化元素,通过艺术、戏曲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本文在文旅融合视域下对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贮存状况和“活态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探索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
一、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贮存状况
互助县是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典型农业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流传久远,包括:传统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技艺等项目。互助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 项(如表1),省级21 项、市级23 项、县级20 项,传承人共117 人。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互助县始终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普查申报为基础,培训提升为抓手,宣传展示为载体,传承发展为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中有进,传承活动有序开展,有力助推了文化名县建设,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建立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同保护机制,以盘绣文化、酿酒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脉,积极建设完善多样性并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利用的工作机制。
表1 互助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表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机遇
(一)政策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的正式组建,拉开了文旅融合序幕,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巨大机遇,出台了很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和大量扶持政策。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逐年增加。
(二)市场机遇
改革开放40 多年,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对精神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成为一项重要需求,文旅融合在提供旅游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文化熏陶和精神满足,提供了市场机遇。种类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了游客的多样性需求,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市场中有了更多份额。乡村振兴的实施和文旅融合的推进,使旅游业快速发展,这也使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新发展模式。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深刻认识,逐渐认可并产生了保护意识,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基础。
(三)新产业创造了活力平台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模式不断产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和创造提供了坚强后盾。随着文旅融合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和视频制作宣传等技术支撑下,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渠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同。
三、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现状和困境
(一)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多姿多彩。以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为载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成功举办了互助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宣传周活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轮子秋大赛”“端午节盘绣技能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万家”等活动,让群众从现场体验中了解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风采。联合县教育局和琴韵戏曲艺术团积极配合各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极大丰富了戏曲文化,使传统戏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得到了不断实践和创新。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工作有序进行。开展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普查、整理工作,树立“稀缺项目重点挖掘、濒危项目重点保护、活跃项目重点推广”的理念,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重点普查民俗村历史遗存文化,收集有关实物资料,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做到定期完善更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抢救、传承、创作和数字化保护等计划,通过文化馆网站、文化云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全面系统地记录文化资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步伐不断扩大。根据文旅融合发展需求,在互助县土族故土园景区、油嘴湾花海、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展示、“活态传承”等活动。通过项目培训、常态化展演、品牌打造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实景呈现。互助县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立足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优势,充分挖掘互助县特有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禀赋,坚持走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践行旅游行业“见人见物见生活”总要求,依托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景区内涵提升、创意产品研发工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活动,创新研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百余种,其中:盘绣、酩馏酒等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了全县旅游经济发展。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荐传承人参加省内外各类传承人研修班,通过研修学习提高传承人业务技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打牢基础。同时,举办丹麻土族花儿会、土族盘绣、土族轮子秋、土族宴席曲、互助秦腔,太平哥等培训班,有效灌输文化知识,充实传承人思想内涵,提升传承水平,壮大传承人队伍。召集全县39 名传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讨论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遇到的疑点、难点。
(二)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
1.文旅融合发展不足。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内涵丰富,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形式较为单一,还停留在展板、宣传册以及旅游节庆等传统宣传层面,忽略了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凸显地方特色方面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间组织和团体也是各自为政,缺乏与周边旅游景点有效整合,弱化了资源潜在价值,无法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
2.传承方式单一。互助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方式较单一,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缺乏系统性传承方法和渠道。这种传承方式范围有限、局限性大。传承方式单一的问题要得到解决,需要整合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优势,采用多种多样的传承方式,如:书籍、影像资料、数字媒体等。
四、文旅融合视域下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路径
对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和产业开发,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互助县文旅融合,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
(一)搭建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培养更多传承人,需要系统教学体系和学习资源。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具备内涵丰富、提取方便、能实现立体等特点,可通过扫描文字、图画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存储,且方便查阅。首先,要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现技艺和作品的数字化存储与立体化展示。其次,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过程、创作要素等分类记录,用通俗的语言或者土语进行解读,方便传承人学习或者教学。最后,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宣传平台的维护与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二)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共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意”,而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增强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体验感,调动游客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的认同感。在旅游场所开发土族盘绣、土族轮子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游客传授技艺,满足游客的多重感受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催生诸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业态,还可以丰富旅游供给,激发文化资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市场迈进千家万户。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新业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元素融入旅游发展中,吸引游客赴其原生地找寻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表演艺术类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境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情景再造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模式;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生产较多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包括:服饰、装饰品、摆件、挂件等,这些工艺品既具有装饰功能,又具有收藏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利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化
充分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打造一些类似主题公园或展示中心等场所。整合区域内现存文化资源,采用产业化运作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俗文化、神话传说、传统美术、传统体育等有机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民众观光娱乐需求融为一体,采用产业化运作模式,坚持政府参与、市场运作、集优发展原则,深度挖掘可延伸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政府、企业、传承艺人及社会力量合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化,搭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上、线下交流和销售平台,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和传播途径,有助于民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了解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