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文博热”
2023-10-25刘佳璇
□刘佳璇
在线上打开敦煌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可以毫米级高精度地观察敦煌藏经洞文物;在距北京故宫博物院2000 多公里的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高达5.3 米的裸眼3D 故宫藏品以“数字文物”形式与观众互动……
科技正在文博领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博物馆的文物展示与知识传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建模与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文博领域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更加深入。
筚路蓝缕
“壁画在退化!壁画在退化!”20 世纪80 年代末,这句话日日夜夜出现在时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锦诗的脑海,她梦见石窟壁画一片片剥落,自己却无能为力。
在为敦煌石窟建立纸档时,樊锦诗认识到敦煌文物保存的严重问题——时间会让暴露的文物走向退化甚至毁灭,建立可长久保存文物信息的档案刻不容缓。
纸档与胶片都会随时间受损,樊锦诗想找到与时间抗争的真正方法。90 年代初,她在北京第一次见到电脑,“图像数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不变”这句话让她兴奋不已。回到甘肃,敦煌壁画数字化试验开启项目攻关。
后人对这个故事津津乐道,因为“数字敦煌”30 余年的征途由此开始。
在相近的时间点上,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提出在世界范围内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其永久性保存并使公众得以共享。这标志着文化遗产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2000 年,首都博物馆筹建新馆,祁庆国被任命为首都博物馆资料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负责新馆数字化建设工作。
在北京孔庙(首都博物馆旧址)的小屋中,祁庆国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一名专家描述心中蓝图:“以建新馆为契机,建立集成数字化信息平台,从文化遗产管理、自动化办公,到数字采集、展示,全方位支撑业务流程并服务公众……”对方微笑,却不置可否。
新馆于2006 年5 月正式开馆,祁庆国带领团队历经4 年多建设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数字化集成应用体系”落地。该体系涵盖了首都博物馆全业务流程,为全国首例。在展厅中,公众第一次突破展柜的空间限制,通过电子触屏观察高清文物影像和多维度文物信息。
“ 你所说的竟然都实现了。”那名曾与祁庆国交谈的考古专家在参观后对他说。
“数字敦煌”的开端与首都博物馆数字化的初期建设,是世纪之交我国文博数字化筚路蓝缕的缩影,一头指向文物保护、研究和管理,一头指向博物馆的数字化重塑。
2013 年,南京博物院开国内博物馆之先河,创造性地推出数字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崭新的观展体验。由此,博物馆数字展览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展示形态,进入国内观众视野。
随着技术应用加速迭变以及公众需求的改变,更多想象变为了文博数字化实践。
超越时空
2022 年,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6500 余份敦煌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
2023 年4 月,敦煌“数字藏经洞”上线,以4K 影视级画质、中国风现代工笔画美术场景与交互模式,让观众穿越晚唐、北宋、清末等历史时期,在关键场景变幻中直观感受和了解敦煌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于敦煌,时间不再不可抵抗;于公众,空间不再成为界限。
如何突破时空限制,是呈现大型文化遗产价值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以北京中轴线为例,在长达700 余年的历史中,全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对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产生深刻影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陶迎春说:“中轴线的最大特色在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实地探访时,在任何一个遗产点都无法一览全局。而数字产品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让大家体会到中轴线的独特神韵。”
2020 年,北京市测绘院组织一支近200 人的技术团队,对中轴线各类遗产要素进行了超精细化的测绘和三维建模。2021 年12 月,北京市文物局和腾讯联合启动“数字中轴”项目,基于数字采集成果,“数字中轴”推出了“了不起的中轴线 让我们一起来守护”互动小游戏、中轴声音邮筒、4D“时空舱”等多个数字产品。
如今,在各大博物馆,带来交互体验的数字化展览不断涌现。
在北京鼓楼,沉浸式数字互动体验展“时间的故事”以古建筑加数字展的形式,阐释了北京钟鼓楼的古代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民俗及鼓楼与北京中轴线的关系。
在上海天文馆,满天繁星笼罩下,硕大的地球和月球呈现眼前。地球表面上演着四季交替、风云变幻,月球表面则仿真显示坑洼不平的场景。不远处,巨大的投影屏上有一个红彤彤的大火球,靠近时,能感受到热浪扑面而来……在已开馆两年的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家园”展区,参观者宛如置身浩瀚宇宙。
通过宏大的沉浸式场景设计、3D 打印高仿真立体模型、极具视觉冲击的视觉影像、AR 互动及大型OLED 曲面交互媒体等技术手段,“家园”展区生动展现了日、地、月的关系,带领观众从宇宙视角重新审视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