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嗨,小翠!

2023-10-25张海华

浙江林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东钱湖朝外小翠

张海华

“啊!翠鸟,翠鸟!”我喊道。

“它飞得好快!就像一支蓝色的箭射过湖面!”一位妈妈激动地说。

曾带孩子们在宁波市区的日湖公园观鸟,运气不错,居然两次见到翠鸟。一次是看到它在湖上掠过,另一次是发现它停在小河边的树枝上伺机捕鱼。

翠鸟,跟麻雀差不多大,善捕鱼。因其羽色艳丽,娇小可爱,被“鸟人”们称为“小翠”。小翠不是罕见鸟,在城区的月湖公园、绿岛公园等几个有水域的公园,在郊外的小河边以及四明山的溪流里,都可以见到。

它喜欢停在水边的枝条、苇秆、树桩、石头等上面,静静地低头注视水面,一旦发现小鱼踪迹,就会立即弹射入水。它的眼睛能迅速调整水下因为光线折射造成的视觉误差,因此在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视力,故捕鱼本领很强。出水后,通常会返回原地。

守株待“鸟”

翠鸟机警异常,殊难接近。刚拍鸟的时候,我好几次撞见它,但由于心急,都被鸟儿先发现了,来不及按快门,它就已飞走了。

后来我决定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

2010年夏天,鸟友在东钱湖发现了一对正在育雏的小翠夫妇。它们在附近的一个泥洞里筑巢,翠鸟夫妻每天早晚忙着捕鱼,带回家给洞里的孩子吃。我们研究了它们的捕食、飞行路径,决定在其必经的湖畔搭好迷彩的伪装帐篷,隐蔽起来拍小翠。

好多次,我在凌晨4点起床,驱车直奔东钱湖,在太阳露出山头之前就钻进迷彩帐篷,架好“大炮”等候翠鸟。

“滴滴!滴滴!”伴着发电报般的清脆叫声,小翠飞来准备捕食了。没多久,一只雄鸟叼了条鱼儿,飞掠过来,停在树桩上。可怜的小鱼,还在拼命甩尾挣扎呢。

只见这位鸟爸爸衔着鱼使劲左甩右拍,搞得水花四溅,树桩上尽是鱼鳞与血迹,原本活蹦乱跳的鱼儿很快被敲晕甩死了。这时,翠鸟爸爸又把鱼往空中一抛,等接住的时候,已经是鱼头朝外,然后它迅速飞走,给家里的宝宝喂食去了。

鱼头得朝外?对,这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如果小翠最终把鱼头朝向自己喉咙,那么这美餐就归它自己了;反之,鱼头朝外的话,就是给孩子们去吃的。不仅育雏期如此,早在求爱的时候,雄鸟逮鱼向雌鸟献殷勤,也会把鱼头朝外,喂食给自己的亲爱的。为什么要这样?因为鱼头比较硬、鱼尾比较软,而且按鱼刺的长法,也是先鱼头后鱼尾比较顺,总之是为了便于吞咽。

那年,曾连续出现39℃以上的高温天,从早晨5点到7点多这段时间还可以拍拍,接下来在毒辣的阳光下,帐篷里气温飙升,闷热难耐。这时,小翠也怕热,基本不出现了,为避免中暑,我也只好在7点多就撤退。

翠鸟争鱼

2009年8月23日清晨6点48分,我拍到了迄今为止最有戏剧性的小翠故事。地点还是在东钱湖,不过具体位置换了,是在环湖东路旁的一个池塘——可惜如今池塘旁造了酒店,人太多,翠鸟都不敢来了。

那天一大早,我就在池塘边蹲守。稍后,只见翠鸟爸爸叼着一条小鱼飞来,就停在离我最近的那根竹竿上。它的一个孩子也几乎同时赶到,停在略微下面一点,张开嘴巴讨鱼吃。

一见这难得的场景,咱就来了劲,摁住快门不放!突然,相机取景器里又出现了一个翠鸟宝宝,它从远处飞来后又立即在空中急刹车,鼓翅悬停——哇噻,抢鱼来了!

先到的那只翠鸟宝宝扭头一看,啊呀,事情不妙啊,当即张嘴表示强烈抗议!

后来的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灯,继续张开大嘴猛扑过来!

啊呀,怎么啦怎么啦,鸟爸爸竟然叼着鱼飞走了!看来,鸟爸爸见兄弟俩为了一条小鱼而争吵,生气了,干脆谁也不给吃,还是给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吃吧。此前,我就已注意到,这池塘里的翠鸟夫妇育有3个孩子,它们都已经出窝了。

那天,我拍完这组照片,竟激动得忍不住在荒郊野外独自拍起手来。

哈哈,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傻。

告别“点翠”

童年时,我曾坐在老家河边的船上钓鱼,发现一只色彩鲜艳的小鸟从芦苇枝上扑向水面,转瞬间就叼起了一条小鱼。当时我并不晓得这是什么鸟,后来才明白这是翠鸟。顺便说一句,翠鸟的规范中文名应该叫“普通翠鸟”。这不奇怪,好多鸟名都带有“普通”二字,如普通鸬鹚、普通秧鸡、普通鵟(音同“狂”)等。

在女儿航航读小学三年级时,她不会像爸爸小时候一样去河边钓鱼,但她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关于翠鸟的课文,并且配有一幅插图。有一天我偶尔拿过来一看,越看越觉得这幅翠鸟图别扭,原来,这幅图至少有三个地方画错了:

其一,嘴不应该是全红的。实际上,雄翠鸟嘴全黑,而雌鸟也就是下喙的基部是红色而已;其二,上喙画太长了,应该是上下喙等长;其三,胸前应该是单纯的橙红色,并没有鱼鳞纹。

有一篇跟翠鸟有关的有名的寓言: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意思是说,翠鸟因为爱护孩子,恐雏鸟坠落受伤,而两次把巢移到更低的地方,结果反而被人方便地把小鸟给抓走了。且先不管现实中是否真有翠鸟会移巢,我所觉得奇怪的是,我所看到的所有译文都想当然地说,翠鸟先是在树的高处筑巢,然后又把巢移到树的低处。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因为翠鸟科的鸟类并不像一些雀鸟那样在树上搭建一个鸟窝,它们通常是在河岸、泥壁上挖洞(或利用原有洞穴)为巢。

关于翠鸟,还有一件事曾闹得沸沸扬扬。2015年,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曾在微博上炫耀她的“点翠”头饰,结果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网友纷纷指责她毫无生态保护意识,也没有爱心。

点翠,是一种传统的饰品制作工艺,在明清达到极盛。这种工艺,是金属与羽毛的结合,需要捕捉大量翠鸟,然后拔取其背部的蓝色羽毛镶嵌在饰品表面。如今,随着生态保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点翠这项古老的“精湛”技艺也已经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烧蓝等现代工艺。

我相信这位演员本无恶意,她的炫耀更多的是出于无知。

有句话叫做:保护源于关心,关心从了解开始。以上所举例子,都是人们对翠鸟不熟悉(当然更不会真心喜爱)造成的。

让我们在野外見到翠鸟的时候,轻轻地说一声:

“嗨,小翠!”

这就很好。

猜你喜欢

东钱湖朝外小翠
喝酒的理由
鞋尖朝外
聊斋志异小翠
东钱湖摆出首届全域旅游“春宴”
金雅妹的故乡
小翠的眼泪
生命之门
夏天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