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写作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23-10-24胡润泽
胡润泽
【摘 要】本文站在青年教师视角,以个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教育写作的实际经历为例,阐释如何从教学实践中选题、如何努力提升个人写作质量,总结教育写作与各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关联和价值。
【关键词】教育写作 青年教师 教师成长
阅读、听课、执教公开课、教学研究、教育写作,均在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师从熟悉教学(学徒期)、积累教学经验(成长期)到理论认识教学(学者期)的必经之路。各种活动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广泛阅读文献和听课可辅助优化个人课例,教学研究主题往往源于课堂,最终又以教学论文的形式输出。以上活动中,对大部分教师而言,教育写作最难也最易被忽略[1-2]。一方面,教学工作繁重,教师愿意将时间更多关注课堂教学,而不愿进行以评定荣誉为目的的功利性写作;另一方面,虽有教学经验却不知如何将其转化为文字。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自身仍处于职业适应期、教学模仿期,对教育写作的价值和路径的认识仍较为模糊。青年教师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学徒期以反思性教学写作为导向进行写作实践助推专业发展?如何基于个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选题与写作?笔者结合自身写作经历,从青年教师角度浅谈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
一、题目根植于教学实践中
教师进行教学写作一开始遭遇的困境多是不知写什么,或是担忧自身教学经验还不足以成文。教育写作作为教师表达自身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一种方式,是将内隐于心之“思”与浸润于教学实践中的“做”以“写”的方式外显用以构筑教育生活[3]89。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杂糅,有观察借鉴、学术钻研,亦有个人明悟,更易陷入有故事卻无法转化成文字的尴尬境地,因此可将教育写作视为“讲好一篇故事”,从以下两方面定题。
1. 留心教学日常,记录点滴妙思
教学是一门有无数意外和未知惊喜的科学,小到建构知识点,大到建立新课程体系,都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同一内容可做到百师百课,因为教学内容、要求虽然一致,但不同教师对内容的结构化把握、情境素材的选择乃至课堂活动的设计均可能存有差异。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教师处理亦不同,往往差异之处所展现的便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精彩之处。教育写作的价值便是能以文字形式留存精彩、记录成长、塑造理性、启迪同仁、润泽学生[2]86。因此,留意日常教学点滴便可回答“教育写作能写什么”。
入职不到两个月,作为新进教师第一次执教校内公开课时,为了使课堂主线和活动设计既体现学科价值又逻辑井然,笔者仔细阅读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使用前后出版的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三个版本新旧共六本教材。同一版本新旧教材间纵向比较可见新课标导向下教学内容逻辑顺序的变化,而不同教材间横向对比则提供了教学素材更新、课堂演示实验完善改进、课外资料拓展等教学提示。撰写完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后,笔者便将教材分析部分单独列出,并以新课标背景下新旧教材核心概念选择差异为侧重点撰写了一篇教材对比分析学术论文。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职责,事务繁杂琐碎。然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于青年教师而言,正因教学经验尚少,所以才更应该在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中多做多思,许多意外经历往往能转化为教育叙事类文章的好素材。曾有学生在笔者办公桌的留言小白板上留下脏话挑衅,作为新手教师,笔者在咨询多位班主任、查阅相关案例解决措施的基础上,选择与学生长谈沟通开展教育,最终妥善解决此事,并将前因后果以记叙文的形式凝练成为一篇教育叙事文章。一边写作,一边重建整件事的处理过程,再次反思自己的言行与处理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自我更新[2]87。
备课时广泛查阅文献总结既往教学得失,便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文献综述写作;听评课时对比不同风格教师同课异构各自精彩与待完善之处,相互对照可总结共性,提出该主题下的教学策略;个人公开课对课堂管理、评价、活动设计、素材选择等均有考量,若教学反馈良好则可改写为优质课例;甚至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处理亦可作为写作切入点。妙思虽多,但未必每点都以写成专业化学术化文章为目标,有些内容过浅或积累不足时,不妨随手记录下一段一两百字的短文,后续可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体会,一段时间后可从其中筛选质量较高的教学体悟拓展成完整文章。
2. 善于类比迁移,教研助推写作
关注研究热点和已有研究也有助于选题,笔者习惯每天阅读至少一篇教育教学文献,不拘泥于学科、学段。教学研究论文中教材研究、课例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实验改进等均有一套相似的理论支撑,业已形成较固定的研究范式,各学科间并无严格壁垒,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均强调宏观与微观视角相结合认识事物本原属性,也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科理解的推动作用。从笔者个人经验看,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迁移至本学科也可成为学科融合教学契机。在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系列教学研究论文时,笔者接触到“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在这一阅读理念的指导下选择了美国化学家鲍林撰写的化学领域名著《化学键的本质》,将该书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与结构化学模块的课堂教学同步对应,并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模式应用中的问题和亮点加以总结,完成了《学科交叉视域下整本书阅读融入理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一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研究与写作并不割裂,研究以实践为载体,实践中亦能发现研究切入点,其他学科已有的研究范式可结合自身学科加以化用,本学科已有研究可改换适用范围在不同教学主题下使用,学会迁移也是教育写作中的选题方法。
二、从模仿走向成熟的写作之路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但哪怕定好了题目,仍有许多教师困惑于怎么写。当前,越来越多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进入教师行列,这类新教师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出色的学术科研系统化训练下的科学思维,但面对教育叙事、教材研究、课例分析等不同于一般科研论文的教育写作时常常犯难。作为教育硕士,结合自身写作经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发力。
1. 明确自身优势,学习弥补不足
与散文、小说等需要文学艺术加工的文体不同,教育写作讲求真实性、逻辑性,讲求直面遭遇的真问题,洞察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以厘清教育写作思路[4]。除记叙性较强的教育叙事外,其他类型的教育写作均强调问题论证的逻辑严谨性,且学术研究论文也有别于其他文学类作品,应有意避免过于艺术性的描写、拖沓赘述与个人情感抒发,以简练严谨为上。
教育教学理论缺失确实是部分青年教师遇到的阻碍。一篇高质量文章不应只是个人所思简单陈述与堆砌,这种“流于表面”的教育现象似乎无法满足解决教育问题、揭示现象背后教育规律的研究旨趣[3]91。教师写作优点在于扎根于下,内容源于个人教学实践,但往往缺少具体理论支持或未从表象问题深入剖析内里。高屋建瓴的教育理论往往能予文章根骨和灵魂。笔者在进行高中化学热化学板块教学时,通过分析新旧版本教材撰写了一篇《新旧高中化学教科书对比研究—以热化学为例》,从文本内容、栏目设置、插图选择、编排顺序等分别做了对比,这一写作体例在当前教材对比研究中十分常见,但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指导专家审阅后认为,全文大多直接罗列对比,简单地将几本书翻开找不同,只是堆砌差异而没能阐明这一差异产生的内核原因。而后,笔者向研究生导师寻求帮助。导师指出,新教材体现新课标意志,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结构化是一大亮点,何不以此作为理论支撑,而内容结构化分析若能结合流程图分析法则显得更科学严谨。在导师的指导下,文章找到了理论根骨,笔者改写出《结构化视域下新旧三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比较研究—以热化学为例》一文并投往化学教育领域某核心期刊。
2. 阅读品质文章,模仿行文章句
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写作刚起步时,不少青年教师连论文结构都不知如何排布,遣词造句拖沓累赘,章节结构各部分之间逻辑缺少呼应,通篇都是个人观点却少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引用论述,凡此种种皆可归结于“读少了”。文章发表并不是教育写作的最终目的,但能发表在优质期刊上的文章代表着经受住了编辑部三审三校的考验,其行文、选题乃至研究方法均有可取之处。以高标准对标个人写作能无形中推动个人进步,所以写作需要先坚持看文献、读专著,输出前必然要有高质量输入。动笔前,列明大纲后还可利用数据库集中下载阅读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形成简单的文献综述,对个人研究写作起参考提示之用。
天下文章何止千万,又当如何挑选所谓的品质文章?可利用文献梳理软件或被引量高低分析找到领域内中心文献,继而找到该研究领域内的大家,文章的来源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SSCI等)亦可作为筛选标准。读文百篇,对文章结构、行文章句等了熟于心,写作时便会有意向其靠近,从模仿起步,逐步提升个人写作文笔,妙笔自现。
3. 坚持每日随笔,努力必有回音
教育写作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均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写作没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节点。写作并不是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的专利,青年教师在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观察一天、思考一天、体悟一天,教学内容或许会有循环,但学情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每一天工作相似中又有差异。但是,没有时间尺度的写作往往会让人产生疲惫感,此时外在的评价和关注便可成为督促教师不断写作的推力。发表文章并不轻松,也可换用其他方式。在工作前笔者申请了个人公众号进行自主“公开发表”,用关注者的期待勉励自己坚持写作。工作后确实忙碌,但考虑到推文公开发表的属性,便还是坚持对文本内容进行打磨。一年时间共推送二十篇文章,近八万字,包括分享教学课件、针对教学中某一主题的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各种课型的教学反思,甚至还有两篇高考下水作文。偶尔翻看以往的体会,又能在新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进行指向生活体验的反思性写作[3]91,成为积淀个人教学智慧的重要载体。
刚入职时,笔者常以“忙碌”作为不动笔的借口,后来,给自己确定了三个目标:第一,每天至少写一百字;第二,一年有十万字的产出;第三,一年内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第一个目标是划定的可坚持底线,若是坚持好,第二个目标便水到渠成,第三个目标是对自身写作能力进步的期许。工作第一年,担任化学教师的同时兼任学校化学竞赛教练,结合竞赛教学特点,笔者将研究生组会模式迁移应用到竞赛自主学习阶段培训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写下了近万字的教学体会和工作总结,利用假期重新整理并集中补充阅读其他相关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同时对教学效果做了反馈测查,经历两次返修数易其稿后终于被化学教育领域类核心期刊《化学教育(中英文)》录用。首次返修时审稿专家给出近三十条建议,修改过程也充满艰辛,笔者带着提升个人写作质量的目标沉下心来继续修改,光最终提交的修改说明便有四千余字。用心对待自己的作品,結果必将报之以成功。
4. 争取点评机会,积极向外投稿
教育写作能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体会创造的欣喜和成长的幸福[1]68。青年教师最好能从一开始便摆脱对教育写作的功利性认识,若将教育写作等同于职称评审的条件,一来容易产出灌水论文,二来一旦收获论文有了评审底气便容易丧失继续写作的动力,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但青年教师仍应当积极参与省市教学论文评选、积极向各类期刊投稿或参与各类各级研讨会或学术论坛,评选审核提供了检视写作质量的平台,也侧面推动每一位作者以高标准对待个人作品,部分期刊论文审稿后哪怕不予录用亦会给出点评意见,这更是难得的明确改进方向的机会。教育写作有其私人性,是个人思考感悟的结晶,但也有其公开性,只有敢于公开、敢于听取评价,我们才能在写作之路上行稳致远。
三、教育写作与青年教师成长
已有许多研究深入阐释过教育写作之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二十位特级教师在接受访谈后不约而同地提到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独特路径[5]26。若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活动阅读、教学、研究、写作加以分析,可绘出如图1所示的关系示意图,各类活动彼此关联,如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教学研究的开展也依赖于一定研究文献的深入阅读等,而各种活动又均以教育写作作为学习反思、提出个人教学主张的输出路径,可见其核心地位。
广泛阅读,深耕教学,教研相长,广大青年教师应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各项活动中深刻体悟,不断反思,在反思基础上改进实践,成为“理性的实践者”,从而产生系统化的思想和更强大的教育生产力[1]66。真正做到文字生发于教学,让文字反哺教学,在写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智慧[5]30,踏上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阶。
参考文献
[1] 颜莹.教育写作:教师专业表达和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20(6):66-68.
[2] 许贵珍.教育写作的实践价值与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6):86-90.
[3] 叶波.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9(1):89-92.
[4] 李润洲.问题逻辑:把脉教师的教育写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24-28.
[5] 丁昌桂.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基于20位特级教师的问卷调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5):26-32.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