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2023-10-24潘芝波李充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教师应初中生

潘芝波 李充

在“双减”背景下有效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能够减少初中生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使其感受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从而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语文学科本身便具备枯燥性强的特点,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仅采取灌输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同时,在作业设计方面也多数以“一刀切”的理念为主,未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初中生缺少学习语文内容的动力和热情,这并不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对此,为转变该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教学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案,充分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有效减轻初中生的作业负担,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目标。

一、丰富作业形式

在“双减”背景下,为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创新性,充分调动初中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语文作业作为巩固学生知识体系,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主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普遍存在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布置死记硬背的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使得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语文内容。对此,为转变该现象,语文教师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重视作业的新颖性,不断开阔学生知识视野,陶冶其情操,以此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太空一日》一课为例,该节课程讲解了航天人员杨利伟第一次在太空的飞行经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先以问题导入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向学生提出“通过学习该篇文章,你能说说为什么杨利伟被称为‘航天英雄吗?”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随后,当学生掌握课文中心思想后,语文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借助网络技术了解航天员杨利伟的相关资料,并说出你想了解的太空生活内容”课后作业,学生在搜集航天员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提高其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该种作业形式不仅能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也能减轻初中生的课业压力,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分层语文作业

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基于“双减”政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作业,满足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与讨论语文知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若教师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仍采取传统作业设计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业优化设计方面,需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语文作业进行合理分层,全面提升语文作业质量。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三峡》一课为例,该节课程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较大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呈现三峡的景物图片,让学生能在欣赏三峡美景的同时,了解文章内容。当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后,语文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三个层次,并给学困生布置“阅读文言文,并说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课堂作业,扎实学困生的知识基础;给中等生布置“根据积累的诗词尝试翻译文言文”课堂作业,逐步提高中等生的学习能力;给优等生布置“整理与三峡文章有关的古诗词”课堂作业,开阔优等生的视野,发展其思维。通过分层作业设计,能够提升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语文素养,缓解学生作业负担。

三、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将语文作业设计联系初中生的生活,既能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初中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作业设计与日常生活脱节的现象,使得作业设计过于枯燥,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为转变该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较好培养。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春》一课为例,该篇文章主要讲解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憧憬未来、热爱春天的情感。在教学完成后,语文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写作一篇文章的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思维。另外,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语文作业,还能发展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明白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设计实践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体会到学科的趣味性,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语文学科虽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但教师也不应忽略实践环节,而是要适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效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夯实基础。以统编版初中语文《苏州园林》一课为例,在教学完成后,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探索文化遗产”为主题,给学生设计实践性的活动。先依托网络技术整理关于“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利用假期时间前往苏州园林游览,并以自己的语言介绍当前“苏州园林”的时代风貌和景观。通过该种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不仅能加深初中生的学习印象,还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此外,当前语文作业的设计有着十分多元的方法,但若想达到理想的作业设计效果,就需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活跃自身创造思维,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实现语文课堂增质减负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雙减”背景下合理设计初中语文作业,能够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与作业负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明确双减政策的意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将作业分层,并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完善。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双减教师应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