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问”助力整体改革见实效
2023-10-24李延吉厉亚敏撰文屠轶钦摄影
李延吉 厉亚敏 撰文 屠轶钦 摄影
2023 年9 月26 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三楼会议厅华灯璀璨,主席台上方红色横幅引人注目,呈“回”字摆开的会议桌旁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热烈,《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专题询问会正在此举行。这是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专题询问,也是省人大闭环构建“立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整改落实报告—专题询问”的一项重大举措。
本届“首问”,为改革创新安上“监督之翼”
“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来部署和推进,推行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多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前进,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为党和国家深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2021 年11 月25 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部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创制性法规,条例的制定出台,首次明确了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基本制度框架,起到了基础性、综合性、牵引性的重要作用。2022 年1 月30 日,党中央批复同意《浙江省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浙江由此成为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省份。
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022 年3 月,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试点新要求,决定增列一个年度重要监督项目,即从条例的贯彻实施入手,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改革试点任务加快落地;同年9 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形成了五个方面8 个具体问题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
2023 年初,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以紧盯不放的韧劲,继续将相关议题纳入监督工作计划,专门就上一年度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9 月25 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26 日上午进行了分组审议。
9 月26 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五个方面8 个具体问题”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金彪总结讲话,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兴夫主持会议。省政府分管副省长胡伟,省司法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等9 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
真问真答,让专题询问“跃然生色”
怎样提高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实效性?赵乐际委员长在2023 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提升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的针对性、有效性。此次专题询问将这些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细处。
在上年度监督成果基础上,省人大常委会打出了“立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整改落实报告—专题询问”的闭环履职组合拳,推动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逐条逐项“回头看”,增强监督刚性,提高监督质效。
询问内容紧贴调研报告指出的实际问题、紧扣省“1+8”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综合考虑了每个部门的执法特点,其中有提问、有追问、也有一问多答,每个题目切口较小、内容具体、指向性强。
此次专题询问还首次探索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询问。闭卷即应询部门负责人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接受现场自由提问,由于设置了“5 分钟摇铃即止”机制,应询者更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赅。
执法事项的赋权划转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在跟踪调研中发现,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还不够精准、综合执法事项实施率偏低,办案量靠前的还是原城管领域的内容,这个问题事关改革的基础是否牢固。作为此次跟踪监督的组织实施者,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朱恒毅率先抛出了这个基础性、源头性的问题,询问省司法厅厅长王中毅如何做好精准赋权,来解决“应授未授”“执法真空”的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等与会同志开门见山、提出询问。
王中毅表示这些问题的确客观存在,省司法厅对此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强赋权指导,各乡镇可根据各自实际确定赋权事项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下放事项对基层而言“有需求”同时“接得住”。二是加强综合监管,已梳理完成全省“监管一件事”75 项,“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59.9%,有效提升了跨部门综合监察能力。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省司法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三年培训计划,今年以来依托省市县三级党校开展了三期全省行政执法队伍及行政执法公务员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专题培训班,另外还加强了考核倒逼,目前全省赋权执法事项的实施率从原来的不足20%提升到今年第三季度的53.5%。
一个问题之后,朱恒毅又接着追问了省司法厅另一个问题,也就是针对一线执法人员的调查显示,有83%的受调查者反映了“法制审核人员缺乏”,许多乡镇事实上也没有能力配备专职的法制审核人员,是否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基层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王中毅继续作答,他表示今年以来省司法厅把加强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作为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法律专业本科及以上乡镇执法人员队伍、部署实施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专项行动、在全国首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标准、在全省县(市、区)设立合法性审查中心等措施,确保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有人做”“规范做”“做得好”。目前这项工作已见成效,27 个试点县(市、区)中有22 个今年实现行政诉讼零败诉。
开场就是“两连问”,每个问题都直击要害、毫不避讳,让与会人员感受到这次专题询问“不一样”。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剑侯、蒋国俊、陈瑶、倪永军、张金根、周华富、陈桂秋和省人大代表丁杭缨等与会同志,围绕执法事项管理、执法监管协同、执法队伍整合、执法监督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询问。9 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对应作答,态度诚恳,重点突出。
到了“背对背”出题的“闭卷考试”环节,没有题库、没有脚本、没有“彩排”、没有标准答案的预设让应询部门的回答更见真功。例如,针对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李波提出的“如何维护药品市场秩序,防止过度医疗的现象发生”的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文杰积极应询,他指出,过度医疗的成因复杂,就医疗腐败本身而言,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在医疗企业合规性检查、反商业贿赂、加强药品药械审查和维护市场秩序等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你来我往间,问出了群众关切,答出了政府担当。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会气氛热烈、紧张、生动而务实,问询方真问、敢问、会问,应询方不回避、不遮掩、不袒护,其中既有政策解读,也有措施陈述,更有对今后工作的展望与承诺,取得了问出真问题、答出真内容的预期效果。
整改落实,将“人大之问”进行到底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检视问题、推动工作,达到让人民满意的效果。
陈金彪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次跟踪监督和专题询问在延伸链条形成工作闭环、直面矛盾查摆短板不足、密切协同明确整改举措等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当前“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指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本次监督和询问为契机,锚定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关键、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履职尽责,在提升法治竞争力、回应人民新期待、促进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条例规定全面有效实施,推动我省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开好头、起好步。作为本届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的“首秀”,询问主题紧扣中心工作,询问之前充分调研、精准“命题”,询问之中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人大专题询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写好监督的“下半篇文章”,让“人大之问”真正“问”出实效。
此次跟踪监督与专题询问所形成的宝贵实践经验,应该得到及时固化提升和拓展运用,成为可供参考借鉴的“浙江样本”。
应询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开诚布公、回应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