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偏头痛难愈,病根竟在心脏
——谈谈心脏疾病卵圆孔未闭
2023-10-24项瑞龙指导专家陈彤宇制图刘浩琪
文/项瑞龙 指导专家/陈彤宇 制图/刘浩琪
患者故事
卵圆孔未闭,一种偏头痛的“元凶”
“患者的卵圆孔未闭,在做Valsalva动作时,房间隔水平右向左分流Ⅲ°。”超声诊断科主任熊文峰在给董阿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发泡试验后,证实了神经内科医生的诊断。
正常人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就像4个小房间。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由房间隔和室间隔相分隔。在胎儿期,房间隔上有一个小洞——卵圆孔;正常情况下胎儿一出生,建立正常的肺循环后卵圆孔即自行闭合,但也有一小部分在出生后,没有马上闭合,即形成卵圆孔未闭。
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会诊后,向董阿姨解释道:“您这样卵圆孔未闭的情况,说明心脏上有个小洞没有自然闭合,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流经这个洞的异常血流就会造成各种相关症状。困扰您30多年的偏头痛的‘原凶’,正是这个小孔。建议您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这是唯一可以根治的办法。”
“我这几十年头痛看了好多医院,一直查不出原因。今天终于搞明白了,原来不是脑袋的问题,是心脏的问题。谢谢你们,医术真高明!”但董阿姨忧心忡忡,“可我胆子小,心脏开刀这个手术很大吧?”“别担心,我们采用微创介入方法,一个针眼、一根导丝手术就做好了。”陈彤宇主任说。
卵圆孔未闭心脏结构示意图
介入手术封闭过程示意图
手术当天,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超声科熊文峰主任给董阿姨放置了食道超声设备后,陈彤宇主任为其施行了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医生从患者的右侧腹股沟股静脉进行穿刺,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在食管超声及DSA透视下,导管配合导丝顺利通过卵圆孔,采用专门的封堵器将董阿姨未闭的卵圆孔堵闭。“手术成功!”整个手术仅用半个小时,手术伤口只有一个针眼大小。术后超声提示,原先未闭合的卵圆孔被封堵器完全贴合。
平躺24小时后,董阿姨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想到我以后再也不用被这讨厌的偏头痛纠缠了,真是太开心了!”
专家解析
卵圆孔未闭为什么会导致偏头痛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在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两个月左右融合;若超过一岁未能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据估算成年人中有2 0%~2 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密切相关。
大多数患者的卵圆孔未闭不会出现心脏内血流分流或分流很小,因此无症状。当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时,卵圆孔未必可能使心脏内血管血流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异常分流,从而导致反常栓塞、偏头痛等相关症状。
专家提醒
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要做个心脏彩超
由于很多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出现的症状是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患者往往会先去神经内科求诊,当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后,通常会联合心内科、心外科综合考虑,给患者制订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脑梗死等症状,尤其是年轻患者,更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考虑卵圆孔未闭的可能,并做相关检查。卵圆孔未闭主要是通过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来诊断。
介入封闭卵圆孔,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上海岳阳医院心脏中心卵圆孔未闭M D T团队由心脏中心、卒中中心、超声诊断科等组成,成熟开展经皮介入卵圆孔封堵的微创治疗技术,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的痛苦及术后并发症,恢复较快。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创伤较大,可能会引起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着心导管技术不断成熟,有相当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可谓是小手术解决大麻烦。
但封堵术也并非适合所有患者,为此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术后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快速放松、呼气、尖叫、咳嗽、用力排便等可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动作。
猜你喜欢
—— 巴基斯坦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