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

2023-10-24陈彩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渗透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陈彩君

【摘要】在新课标这一改革浪潮下,语文作为众多学科中的基础性课程,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涵盖知识范围非常广泛,蕴藏丰富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只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德育育人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对生活、人生有明确目标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文学素养等各方面的能力,将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落实到实践之中,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9-0049-03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往老旧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脱离出来,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丰富教学内容,融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知识探究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朝着综合型人才的方向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筛选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德育育人的功能,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启发学生对各种道德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对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应当注重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主要以文字语言为主,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注重学生道德发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一)提高整体效果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各个学科基础中的基础,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学科之间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还要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根据教学内容来引出德育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色。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不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德育育人的作用及价值。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元素,通过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掌握德育方面的知识,并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加强学生德育意识,突出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塑造正确三观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智、认知、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很多家长、教师会认为学生年龄太小,不宜过早培养学生三观,感觉离小学生有些遥远,还是把心思回归到学习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关注,并没有把塑造学生三观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从小被家长溺爱,成为家中的小太阳,导致他们很自我,目中无人、无理取闹,心中缺乏道德这一概念,对未来的成长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德育融入其中,塑造学生正确三观,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思想。语文教材中就的唐诗宋词、精选佳作等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深厚的内涵,加上德育的引入,體现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三)丰富教学资源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讲授内容、讲授风格有些沉闷、枯燥,课堂失去活力,使学生们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学习态度过于被动,思维逻辑不够清晰,有一种盲从心态,这主要成因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掌握程度有限。若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将德育知识与语文内容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饱满、新颖,制造多种多样的氛围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以及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德育教育的引入,是语文教学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延伸,获得丰富的德育素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和思维,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始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建立明确德育目标,将德育知识科学、合理、有序地穿插在教学之中,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文学素养以及道德素养。

(四)培养自主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握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和优势,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德育的价值,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用性、思想性等特点,成功地将德育与智育绑定在一起,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彰显学科特色,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始终,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一定要有自主性和钻研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身能力。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能够带来较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避免畏难情绪,将语文知识与德育双重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分析思考,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实现德育育人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

(一)挖掘教材,道德品质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应用性等特点,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学者、专家以及团队对每一篇文章精挑细选,编写成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德育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语文教材认真研读,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删减一些边缘内容,汲取重点知识进行讲授,并将德育知识融合进来,全方面进行整合,通过各种渠道或方法来搜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材料。同时,教师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认知、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来采集信息、挖掘资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道德观、是非观。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新颖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探索欲,带领学生一起吃透课本,将知识学精、学透,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主要表现这五名英雄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中对狼牙山五壮士神态、动作等描写惟妙惟肖,从描写豪言壮语的词句中体会不服输、不畏惧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学生,这样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中。又如,在学习《刘胡兰》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这篇课文中,从刘胡兰与敌人的对话,能够体会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还有那句“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这段对刘胡兰进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淋漓尽致。教师带领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去体会,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坚定的信念。

(二)唐诗宋词,民族精髓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孕育着中华人民敢于追求、自主创新、实现梦想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古诗词作为国学经典,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时间的跨度,从古至今词义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语境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也截然不同,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当注重古诗词中一些词语的变化,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便于接收、深入理解,能够掌握古诗词中的词语内涵,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古诗词的语言精湛短小,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每一个字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朴实自然、发自肺腑,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字词句的意思,更要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中都蕴藏着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充分表达古人高尚的追求,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理解古文的能力,多读、多背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寻找到学习古文的正确方法和技巧,体现出古文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真正价值。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不同诗风,如田园、咏物、抒情、叙事等写作手法纷繁多样,同时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王安石的《梅花》,让学生们了解到梅花在腊月开放,“凌寒独自开”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梅花颜色洁白,暗香扑鼻的特点。还有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儿垂钓》,诗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河边聚精会神学钓鱼的情境,让学生们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千古佳话,充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要让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感和好奇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获取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领会到诗中的道理和品质。

(三)德育为先,书写习惯

见字如面,通过写出的字就能大概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语言文字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能看到宣传栏中张贴的几个大字“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果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传递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培养应从小学开始,要想练得一手好字,也要对汉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書写的笔顺、字体的结构、书写的规范等都要熟练掌握,采用科学引导的方法练习写字,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有助于写字教学的全面开展。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阶段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度有所提升,培养学生书写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方法,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对一些坐姿不端、字迹潦草、握笔姿势等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在教师的监督下规范书写,强化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意识和行为。如果没有改变学生对写字的思想观念,很难从行为上有所改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对汉字的讲解、故事引入等方面建立学生正确书写意识,写字练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勤奋练习,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书法展、写字竞赛等活动,转变学生对写字的消极态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加入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讲一些关于练字的小故事,比如岳飞在沙中练字、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为练字太入神,把墨当成芝麻酱吃掉了等等,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还能听一些有趣的故事,调动写字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每一个方面树立典型、树立榜样,比如遵守纪律、劳动卫生、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都可以作为正面教材进行教育。教师需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好的行为、好的言语、好的作风去影响、去感化,不要求去强硬地改变一个人,但是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班风、树立榜样等去影响他人,在具有正能量的环境中,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慢慢地提高自身意识和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种一颗德育之种,每一个学生都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绽放之前,应当积极引导和启发,挥洒阳光、浇灌雨水、修剪枝叶,给予学生滋养,不断接受道德熏陶,培养学生心智,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德育之花无限绽放。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2):57.

[2]鲁秀芬.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6(12):166.

[3]黄涛.浅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A].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C].2016.

[4]陈千.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今天,2021(22):1-2.

猜你喜欢

渗透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